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遙控機器人:被遙控的宇宙探險者

遙控機器人:被遙控的宇宙探險者

你是否曾經開過一輛由虛擬現實系統操控的遙控汽車?或者是否了解過宇宙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相關新聞?如果這些都聽說過,那麼你可能已經對今天的主角——遙控機器人有了初步的了解。

遙控機器人是指人類可以在另一個地方遠程操作「千里之外」,甚至是「遠在天邊」「遙如宇宙」的機器人,這聽起來有點像科幻小說里虛構出來的,但其實已經在很多地方開始應用了。海洋遙控潛水器是海洋遙控機器人的代表,在對於潛水員來說太深或太危險的水域被廣泛應用。它們通常連接著水面艦艇的控制中心,由水面艦艇指揮控制,獨自下潛到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里。

此外,醫療器械和微創手術領域也離不開這些「高手」朋友。有了它們,醫生可以解決更多目前人工無法解決的醫療問題。可以說,遙控機器人的使用範圍多不可數,人類在哪裡遇到困難,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它們的身影。

今天,在遙遠的火星上,在廣袤的太陽系中,遙控機器人已經活躍著,這些宇宙探險者是人類探索太陽系的先鋒,為我們帶回了大量有關太陽系遙遠行星的信息。

關於遙控機器人優缺點的五個事實:

1、遠距離操控

遠程機器人技術使宇航員能夠在不需要親自前往火星的情況下遠距離操作機器,這使得火星探索成為可能。

2、降低風險:

由於不需要前往存在潛在危險的環境,留在安全的航天器中可以減少對人類生命安全的威脅。

3、更快地執行任務

遠程機器人可以實現在外星球用更短的時間執行任務的目標,因為我們不需要研發讓人類登陸的技術。

4、時間延遲

機器人接收信號還需要一些時間,這意味著操作並不是完全實時執行的。

5、視線的限制

當宇航員看不見機器人的時候,比如當他們繞到星球的另一端運行時,他們就會失去對機器人的控制。

遙控機器人在太空顯身手

今天,在太空領域,遙控機器人也已經做出了一系列的「功績」。這包括讓宇航員在太空站遠程操作機器人(「漫遊者」)執行命令,通過這種方式,宇航員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走出太空艙執行工作任務。然而,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可沒有閑著,為了更好地和機器人夥伴一起工作,他們一直在忙著練習如何精準地控制「漫遊者」的手臂移動和其他相關動作。另外一個太空機器人運用的例子,是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研發的一個名為「Justin」的人形機器人,它自帶攝像機,宇航員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們在做什麼,並已實現在軌道上控制它們的四肢和手的活動。

從技術層面來看,控制操作員的命令動作一般會直接作用於被控制設備的動作,例如無線電控制的模型飛機或繫繩的深水潛水器。但是,如果通信延遲,直接控制則不切實際(比如遠程行星探測車),加上希望減少操作員的工作量,設備將不會被直接控制,而是遵循提前設定好的命令路徑。隨著設置指令的複雜程度提高,該類機器人在避障等問題上會有一定的獨立處理能力,因此避障能力也常為行星漫遊者配置。

事實上,迄今為止,除阿波羅計劃外,大多數的太空探索都是用遙控太空探測器進行的。例如,發射到火星的漫遊者號和好奇號、發射到土星的卡西尼號、發射到冥王星的新地平線號等等。人類如何遙控遠在幾千萬千米甚至幾億千米之外的航天器呢?大部分都是由存儲的程序來進行操作的,而2003年發射到火星的「漫遊者」號的「駕駛員」,則在地面上每天編寫和輸入操作程序。由人類在地面站編程的航天器,基本上實現了一種長時間延遲的遙控操作。

漫遊者與火星探索

除了這些已實現的探索成果,在未來,太空遙控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更快速、更容易地探索其他星球,比如火星。截止目前,我們已經向火星發射了幾架漫遊者,它們都是由地球上的操作員控制的,交流方式是在地球上的工程師輸入指令,在火星上的漫遊者接收並執行這些命令。但是這種方式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平均每一個指令都需要14分鐘才能到達這顆紅色星球,可以說進程實在是太緩慢了。同時,漫遊者通常每天只能行走幾十米,或者完成一些很簡單的任務,比如從地表挖掘材料等。

那麼,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在未來,科學家很可能將宇航員送到火星近軌道上,這樣就不需要從地球發送指令了,從而實現宇航員實時近軌操作機器人,完成更多更複雜的任務。雖然火星是一個危險的地方,但火星軌道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所以通過這種操作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人類宇航員面對的危險。

也有科學家預測,在實現火星探索之前,這些技術很可能將被用於探索月球。美國宇航局及其國際合作夥伴目前正在開發一個名為「深太空門戶」的空間站,預計可以在未來10年內實現環繞月球軌道運行。在這個空間站里,宇航員可以像在國際空間站上一樣生活和工作。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在日常工作中,這些宇航員可以操控月球上的許多機器人(如漫步者)開展工作,它們的主要工作包括幫助宇航員在月球上建立可以長期生活的棲息地,或者協助宇航員探索月球上雖危險且黑暗但極其迷人的月球隕石坑。

令人期待的未來

展望未來,一些令人更加興奮的可能性開始湧現。像木星及土星這樣寒冷的星球,很可能有生命隱藏在數十千米的冰層之下。可惜的是,對於這些地方,人類的探索看起來沒有任何可能性。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將一艘機器人潛艇發射到其中一顆衛星的表面,再用一種方法融化冰面,然後機器人游到水下深處,情況將會是怎樣呢?這聽起來就讓人興奮不已!

當然,科學家還需要為遙控機器人解決一些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宇航員需要在太空中實時看到他們正在操作的機器人的任何動作,但如果機器人跑到月球的另一面則信號中斷,失去聯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需要發射一顆傳播衛星專門用來反射信號,以保持兩者之間的聯繫;另一個是可用帶寬的延展問題。因為發送到月球的數據總量是有限的,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遙控機器人的活動;再者,即使最終實現了宇航員在軌活動,也極大地加快了對於遙控機器的控制,操作延遲這個問題依然是不能消除的。即使是幾秒鐘的延遲,都有可能導致機器人出現故障,最終陷入困境。

即使有如此多的困難需要克服,但毫無疑問的是,遙控機器人的未來肯定更加令人神往,對於它們的應用,科學家們依然趨之若鶩。通過這些「聰明」的小精靈,人類得以在不威脅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更多、更快地探索其他的未知世界,可以確定地說,它們幫助人類探索了更多有趣和神秘的地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因為語言的不同分裂了人類?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