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上半年最值得全情投入的半馬 90分!

上半年最值得全情投入的半馬 90分!

如果男生能跑進前600名,女生跑進前300名,那麼你將直通下半年的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僅憑這一點,上半馬就註定不是佛系跑的賽事。一出發便「全力以赴」,「全情投入」,跑者用汗水很好地詮釋了slogan:雖半馬,但全速!

筆者1小時28分完賽,但抵達終點後,存衣車已開始排起了長隊。周遭的跑友閑聊:去年還沒這麼多人呢,說明大家越來越快了。微博網友@庄大腿兒說:21KM不帶一個尿點,誰跑誰知道。

那麼,上半馬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專業半馬賽事?

(@Dear-ReMix供圖)

Highlights

賽前

1,上半馬EXPO小而美

規模並不大,但視覺呈現、配套活動、文案質量都具有較高水準。主要分館內與館外,館內除了領取號碼簿、晶元、檢測晶元、參賽服等常規流程之外,就是主贊阿迪達斯的展示區。有互動區、U19體驗區、AR服務區、發布會舞台、遊戲區等。從搭建到視覺呈現,給人較為酷炫、時尚的感覺。

雖然規模不大,但整體感覺還是很用心的。主贊的Slogan是「迸發上海」,在遊戲區還有一些分slogan:「勁我所能」等。這些都無不與上半馬的主Slogan「半馬全速」相呼應。只不過,周六中午人少,現場氣氛一般。

迸發上海

館外是其它贊助商的展示區與配套活動。館內館外都有上半馬的周邊產品售賣。不過,並不存在大肆薅羊毛的機會,指望在這樣的Expo薅羊毛的跑者也許會失望,但你可以購買到配速帶、號碼扣等精美周邊。一個賽事的知名度、含金量可以通過周邊產品是否賣得動來衡量。光靠薅羊毛是培育不出好的Expo,還得鼓勵付費消費。

從地鐵站出來,就有志願者+指引牌給予引導。通往入口處,分布各種引導牌、提示牌。兩類證件通道入場,我是周六中午抵達的,人比較少,無需排隊。因半馬賽事的跑者以本地與周邊為主,可能領物高峰在周四周五。而組委會此前的官微推文建議大家避開周四周五的高峰期,也間接印證了這一點。

2,青山學院2選手參賽

日本青山學院兩位選手參加比賽,竹石尚人,半馬PB64分10秒;吉田祐也,半馬PB63分19秒。他們二人是國內跑者熟知的知名賽事箱根驛傳的主力選手。二人一起亮相了上半馬的EXPO,並第一次站上中國馬拉松的賽道。「有了中國選手VS日本選手的噱頭,也讓比賽備受期待。」

3,阿迪少兒迷你跑

4月20日,2019阿迪達斯上海少兒迷你馬拉松在前灘友城公園鳴槍起跑。這是上半馬的墊場賽。雖然賽後有足球、棒球、兒童瑜伽等嘉年華活動,但這個比賽本身可是專業賽事的標準。2個組別,分兩槍出發。參賽規模4000人,都是12歲以下的小小跑者,但每個人都佩戴計時晶元,與監護人一同刷出自己的成長之路。

迷你跑

5周歲的上半馬都有自己的墊場賽了!算下來,上馬和上馬系列賽有多場專門針對兒童、青少年的路跑賽事。其價值在於將「一個人的馬拉松變成一家人的馬拉松」,「更是培養了青少年體育文化,將正確的跑步禮儀、科學的跑步習慣、專業的跑步知識在青少年群體中進行傳播,從小培養孩子們科學健康的跑步理念。」

賽中

1,指引清晰密集 入場流線流暢

(@Dear-ReMix供圖)

首先,幾乎所有選手都被引導上天橋,下了天橋即被分流到ABC三個集結區。其次,通往集結區的路中間是一排集結分布的指路牌,還有專門負責答疑的「ASK ME」的志願者。在分流的岔路口,有大型指示牌和數名志願者喇叭引導。

入場引導

2,衛生間方面基本「沒有壓力」

東方明珠塔附近商區,包括我從2公里外的酒店到起點路上,公共衛生間原本就很多。這無形中減輕了起點集結區衛生間的壓力。尤其是女性跑者,應該沒有別的大賽如廁方面的那般焦慮。

在起點區域公共衛生間等設施方面,上半馬要比上馬更具有先天優勢。我所能觀察到的A、B兩區,沒有出現排長隊上衛生間的情況。目前微博微信上暫無C區衛生間方面的吐槽反饋。

而賽道上,基本上每個補給站後方都有數量不等的衛生間。

3,志願者手持大垃圾袋巡視集結區

各個集結區都有若干手持黑色大垃圾袋的志願者巡視,收集跑者手中的一次性雨衣等廢棄物。因此在A區出發的我,幾乎沒見到地面上有垃圾。這個環保做法簡便易行。

4,暖場宣講上海交法倡議

在上半馬參賽包里,放有一張呼籲跑友遵守交法的相關倡議書。3月15日起,上海決心對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開展攻堅整治行動,以根治頑疾。而在上半馬起跑前的暖場階段,現場主持人數次向跑者宣讀相關倡議。這可能與上半馬多數跑者來自上海本地有關。針對跑者的倡議,並非事事都要與跑步直接相關。參與城市文明建設也照樣有獲得感。

5,發槍儀式簡潔流暢

沒有領導講話、沒有冗長的嘉賓介紹。當現場主持人移交到發槍儀式後,負責主持的領導一上來就宣布:奏唱國歌!然後,倒計時、出發!這一點,最贊了!

6,補給站標識專業到位

沿途的補給站,冰站、噴淋站,越往後越密集。而且,會提前醒目地標註:雙側、數量、種類,及簡潔的圖標。

(如今5G幾乎成了國內馬拉松賽場的標配了,圖為中國電信5G服務於上半馬)

賽後

1,流線順暢穿過場館

過了終點後,選手被引導向東方體育中心場館內,領取完賽補給包。選手在此可以補給,緩一緩。我第二次持證進入採訪時,還趕上了主舞台舉行中國運動員頒獎儀式。現場跑者變身觀眾,李芷萱當仁不讓地成為最有人氣的運動員。光從粉絲吶喊的分貝就足見其人氣之旺。

在場館內休整後,再沿著指示方向出場館,晶元換取獎牌與毛巾。然後去存衣車領存衣包,即可離場。幾百米外即地鐵站,也正是賽前與Expo對接的地鐵站。

2,儀式感滿滿的

過了終點後,從進入東方體育中心場館到換取晶元,一路上都有志願者鼓掌祝賀。在進場館的通道里,地面上還有為跑者致敬、喝彩的口號。進入完賽包發放區,場館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3,場館內電子視覺呈現

為5周年生日,組委會在整個東方體育中心場館的上方顯示屏,投放了5周年生日的主題祝福語、向選手致敬的口號、各個贊助商logo的激光秀,環繞場館四周。這讓場館有了一種賽後Party的感覺,讓不少跑者紛紛駐足拍照。

(賽後跑者排著隊上領獎台拍照過過癮。沒人為這個維持秩序,自覺排隊!包括存衣車前自動排隊。晚到的都先詢問這是幾號車的排隊?上海跑者這個素質還是蠻贊的!)

問題與不足

1,李芷萱被衝刺帶行了「貼面禮」

李芷萱衝線的時候,因衝刺帶較高而導致帶子對她行了「貼面禮」。這暴露出拉線志願者的經驗不足,也是當天較大的輿情熱點。隨後,李芷萱通過微博回應了大家的關切:「感謝大家關心,眼睛一點事沒有,該近視還是近視連續比賽感覺到了吃力,也是難得的一次挑戰。調整調整準備好好的訓練啦。」 後來她在回復網友評論時調侃了一下:「沒事沒事。主要風大,再加上線也喜歡我。」對於「國寶」的稱呼,她回應:「嘿嘿沒事,沒那麼嬌氣,一切都好。」

2,賽事的競技水準還可以更高

受制於天氣等因素,冠軍成績的成色還不足夠顯眼。希望今後繼續引進更高水平運動員,也能間接提升與刺激大眾跑者。

3,賽道氛圍還處於培育期

與上馬相比,上半馬的賽道氛圍還有不小的差距。當然,這與賽道路線的選擇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身處浦東,比如濱江邊等。

此外,部分跑者對賽事獎牌持有看法。有設計師留言:「獎牌設計往往儀式感紀念性比較重要,這樣看你這個獎牌沒有賦予特性,符號隨意……優點是動感現代。」有人認為還是「去年的好看「,還有人認為:「負分滾粗」等等。

綜合評定

除了評分之外,本期評測我們還單獨提取一些其它維度來星級評定。與賽事評分沒直接關係,僅供從沒跑過的跑友參考。

賽道路線方面

(如果用五星來表示,1星為最差,5星為最優最美)上半馬可以評為3星半。與上馬賽道歷史感與現代感交融的特點相比,上半馬還顯得很年輕。上半馬的賽道在浦東,路過世博園區,附近就是每年上馬Expo所在地。有一段濱江道,其舒適度決定於是否有風。路面路況基本良好。我注意到,沿途樹蔭較少,假如是晴天的話,會比較曬。另外,因在浦東,個別路段賽道幾乎沒觀眾,氛圍一般。倒是沿途有幾支樂隊,填補了觀眾不足的遺憾。

賽道難度

(如果用五星來表示,1星為最輕鬆容易,5星為最難最虐)可以評為3星半,偏難。賽道整體平緩,類似2018上馬的賽道特點,但小橋小坡並不少,約7、8個。起伏雖不大,但對能力偏弱的選手,會影響其節奏。此外,賽程後半段彎彎繞,跑起來並不那麼輕鬆。

比賽天氣

(如果用五星來表示,1星為最有利最舒適,5星為最難最不利)可以評為4星,比較難。這也是上半馬不容易刷成績的另一個原因:或容易遇到高溫,或濕熱。本屆賽事趕上了陰天,預報是時有陣雨,但始終沒下雨。空氣濕度非常大,據上海預警發布的消息,21日濕度比較大,22日的上海濕度已經是100%。幾乎沒風,又悶又濕。習慣於乾燥環境下跑步的北方跑者如果前去參賽,須有心理準備。

從現場觀察來看,上半馬的本土特色很鮮明。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1,參賽的跑者以上海本地跑者為主,主要覆蓋包郵區,而其中外籍跑者和女性跑者格外多;

2,絕大部分跑者是結伴,而且幾乎都以跑團的形式集結,幾乎整個申城的所有跑團全部來上半馬刷個卡;

3,恨不得申城所有跑步的美女都來刷上半馬了,這是一個顏值很高的賽事。

此外,從賽事主Slogan「雖半馬 但全速」來看,組委會意在打造一個適合嚴肅跑者的專業半馬賽事,並與下半年的上馬相呼應。因此,採取了兩槍出發等舉措。如果你想刷自己的PB,並衝擊一下上馬的直通資格,上半馬絕對是優選。當然,難度也相當大。

綜合評定,2019上半馬的評分為90分。

那些跑過本屆上半馬的跑友們,歡迎來打分!滿分為100分的話,你給上半馬打多少分?

本期測評員:丁丁runn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丁runner 的精彩文章:

TAG:丁丁run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