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項羽已逃到烏江邊上,為何偏偏自刎,而非戰死沙場?

項羽已逃到烏江邊上,為何偏偏自刎,而非戰死沙場?

作為秦漢之間的風雲人物,霸王項羽一生充滿了傳奇,但也留下很多謎團,其中最大的一個就是:項羽為何烏江自刎?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項羽本來並沒有自殺的想法,而是想要渡江,回到江東!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項王乃欲東渡烏江。

垓下之戰後,在「兵少食盡」的情況下,項羽先和虞姬分離,然後一路奮勇衝殺,最終一句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顯然,從項羽行為舉動來看,項羽並沒有自殺的想法。

既然如此,為何項羽最終逃到烏江邊上自刎,且名將有名將的尊嚴,為何不戰死沙場?其實,這和三個小人物有關,可謂是一個比一個「陰毒」,將項羽推向了死亡之路。


田夫

四面楚歌之後,項羽軍心渙散,而且兵少食盡,於是項羽率800餘人突圍,「直夜潰圍南出」。天明之後,灌嬰以五千騎追之,經過一番廝殺,項羽只剩下100餘人。這時,項羽迷路了,就問了一個田夫。


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

所謂「迷失道」,反過來意思是項羽有目的地,就是要渡江。讓人始料未及的是,田夫卻給了一個錯誤答案,導致項羽陷入大澤之中,以至於被漢軍追上了。

田夫的這一舉動,給項羽兩個打擊:一是田夫與項羽無冤無仇,卻欺騙項羽,這會讓項羽產生「民心不在我」,或天下人不幫我的想法,二是田夫沒有欺騙項羽,但老天故意和我項羽過不去,偏偏讓我陷入大澤之中。


亭長

此時,項羽依然一心求活,想要回到江東,所以「遂斬漢一將..... 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之後,終於來到了烏江邊上。

「烏江亭長檥(yi,使船靠岸)船待」,項羽歷經千辛萬苦,800手下只餘20多人,見到烏江亭長的船隻,應該是趕快上船渡江才對。然而烏江亭長說了一番話之後,項羽卻不渡江了。


亭長: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烏江亭長肯定是為項羽著想,讓項羽委曲求全,做一個江東父老同情憐憫的「小王」,但這一番話,卻打消了項羽渡江之心,因為項羽性格驕傲,不願如此被人施捨。而且,8000江東子弟幾乎全部沒了,這讓項羽「無顏得見江東父老」,不如戰死罷了!


降將

從以上分析可見,項羽決心戰死沙場,所以「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項羽把自己的坐騎送給了烏江亭長,自己也下馬和漢軍作戰,顯然斷絕逃跑之路,而和漢軍決死一戰。既然如此,為何項羽最終卻是「烏江自刎」呢?

其實,這和項羽在臨死之前,遇到的降將有關。在項羽將最後一次豪邁灑向漢軍時,突然發現了曾經的手下也來圍攻他,不由的心生感慨,不如成全故人算了。

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

既然「所殺漢軍數百人,身亦被十餘創」,到了這一地步,為何不繼續殺下去?從史料上看,項羽選擇自刎,和呂馬童密不可分。所謂呂馬童,章邯的部下,老秦人,巨鹿之戰後投降項羽,劉邦後來擊敗章邯時又投靠了漢軍。

項羽離別虞姬時,說「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表達的是老天讓他戰爭失敗,非他之過,卻還沒有死意。但隨後田夫、亭長的行為和項羽的遭遇,於是在烏江邊上感嘆「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這時才是真正的心死。

顯然,項羽之死,和田夫、亭長有關,但之所以選擇烏江自刎,卻是呂馬童的原因。總之,一代霸王之死,固然有戰爭失敗的原因,但最直接的死因卻是小人物田夫和亭長。小人物雖然名不見經傳,卻能改寫歷史,田夫、亭長、呂馬童就是這樣。如果項羽渡江,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西方學者:中國象棋源於印度!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西方學者:黃帝是古巴比倫國王!中國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