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商鞅變法:秦國的一場「救亡圖存」運動

商鞅變法:秦國的一場「救亡圖存」運動

商鞅變法是我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這場驚天動地的變法改革為秦國掃滅六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西漢名臣賈誼在他的《過秦論》上說道:「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這句話的大意就是,秦孝公有并吞天下之心因此才任用商鞅實行變法。

那麼秦孝公真的如賈誼所說實行商鞅變法是為了讓秦國一統天下嗎?事實上,秦孝公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商鞅變法」和後來清朝維新變法一樣是一場「救亡圖存」運動,《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公孫鞅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乃遂西入秦。」秦孝公的夢想就是收復東邊的失地(河西之地),恢復秦穆公時秦國的霸業。公孫鞅(商鞅)聽說之後便從魏國到了秦國通過景監的引薦見到了秦孝公。

商鞅和秦孝公的初次會面並不愉快,《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秦孝公對於商鞅的長篇大論絲毫不感興趣,事後秦孝公甚至還大罵了商鞅的引薦人景監一頓。過了五天之後,商鞅再次請求景監將其引薦給秦孝公。商鞅和秦孝公第二次會面又不歡而散,景監再次受到了秦孝公的責罵。直到商鞅第三次箭秦孝公時,秦孝公對他才友善起來。原來商鞅前兩次都是在給秦孝公講王道,他希望秦孝公的能建立像三代(夏、商、周)開創君王那樣的功業。《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鞅曰:「吾說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遠,吾不能待。且賢君者,各及其身顯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數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國之術說君,君大說之耳。秦孝公認為以秦國目前的狀況,在他有生之年統一天下簡直是天方夜譚。因此他的想法很實際那就是在他有生之年能恢復秦國以前的霸業就很不錯了。商鞅在第三次會見秦孝公時明白了秦孝公的真實想法只談彊國之術而不談帝王之業,這才受到了秦孝公的待見。

秦國在春秋時期獨霸西戎,但到了戰國初期卻面臨著一個強敵那就是剛建國不久的魏國。魏國是從晉國里分裂出來的一個國家,魏國的第一任國君魏文侯是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魏文侯在位期間招賢納士起用了一大批人才,這些人里有法家鼻祖李悝、兵家著名人物樂羊、吳起和儒家大師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魏國崛起之後,魏文侯任吳起為將西侵秦國盡奪秦國河西之地。可惜魏文侯去世之後,魏國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了中原和韓、趙、齊、楚打得不可開交又加上吳起被小人誣陷從魏國出走等因素才讓秦國有了喘息之機。

河西之戰後的秦國正如鴉片戰爭後的清國,它讓秦國後來的國君逐漸明白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這也解釋了秦孝公為什麼只對彊國之術感興趣的原因,以當時秦國面臨的形勢商鞅和他談帝王之業是不切合實際的。秦孝公此時的願望就是先讓秦國通過變法稱霸,先將國家從危亡中拯救出來,再謀求國家的生存。儘管推行」商鞅變法「對於當時落後的秦國來說很困難,但秦孝公還是克服了一切阻力支持商鞅將變法進行了下去。

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一直被山東諸國邊緣化。河西之戰後,秦國對於當時天下的影響力已經微乎其微了。秦國成了戰國里最沒有存在感的國家之一,倘如秦孝公不實行商鞅變法那秦國被魏國吞併只是時間的問題。《史記 商君列傳》記載:衛鞅說孝公曰「秦之與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由此可見當時秦國和魏國之間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關係」。

馬陵之戰後,魏國被齊國打的大敗。此時的秦國經過變法之後實力逐漸增強,商鞅趁機說服秦孝公攻打河西之地。魏國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元氣大傷不得已只得將河西之地割讓給秦國以求和。河西之地再次易主納入秦國的版圖,魏國迫於秦國的壓力將都城從安邑遷到了大梁。秦國收復河西之地標誌著戰國時期秦國霸業的開始,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最終帶領著秦國實現了救亡圖存的偉大目標。

參考資料:《過秦論》《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他是野心勃勃的漢室宗親,與劉秀爭奪天下遭部下背叛敗亡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是迫不得已?歷史的真相併沒那麼簡單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