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果孩子被打罵後有這種表現,家長最好住手,對內心發育沒好處

如果孩子被打罵後有這種表現,家長最好住手,對內心發育沒好處

如今有許多年輕父母仍秉承著「打罵孩子」的教育模式,至於說辭有許多:「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一頓打,孩子上北大」、「孩子不打不成器」……可是打孩子,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打罵孩子,確實可以起到內立竿見影的效果,讓孩子短時間內不再犯這個錯誤。但打罵孩子,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認同感,時間一久會逐漸變得小心敏感、緊張焦慮、急於自我保護,影響性格的健康發展。

如果孩子被打罵後有這種表現,家長最好住手,對內心發育沒好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尤其是那些平時對孩子打罵成性的家庭,你們有沒有發現打罵這一招已經不太好用了呢?這些孩子很可能已經走進了一個惡性循環,挨打→擔驚受怕→慌亂出錯→挨更重的打→更加不知所措……

在這個惡性循環中,孩子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而且還容易會給孩子一種錯覺——過不去的事情就用武力解決。而當孩子出現主動把笤帚遞給家長、挨打時不再反抗、挨打後不掉眼淚等情況,請您馬上住手。

因為這時孩子已經對挨打這件事已經麻木了,即使家長再對他出手,也幾乎起不到任何教育意義了。這時孩子已經與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溝通越來越少,性格可能正在往自閉的方向發展,且與同齡孩子相較具有更強的攻擊性。

如果孩子被打罵後有這種表現,家長最好住手,對內心發育沒好處

而且根據最新的研究發現,童年挨打次數越多的孩子,越容易在成年後出現濫用物質的情況(包括嗜煙、嗜酒),同時主觀獲得的幸福指數,也比同齡人低很多。

看到這裡,肯定有父母會說:「我家孩子不打就是不長記性,我總不能任他胡來吧」。孩子犯錯之後家長首先需要盡量保持冷靜,然後言明利害,如果在此之後孩子仍然不聽話,那麼各位不妨嘗試一下國外的「Time-Out」育兒法。

如果孩子被打罵後有這種表現,家長最好住手,對內心發育沒好處

什麼是「Time-Out」育兒法?

相較於打罵來說,「Time-Out」育兒法是一種更加溫和的懲罰方式,普遍適用於3~8歲的孩子。這個規則很簡單,就是通過罰坐或罰站的手段,暫時對孩子的不規範行為採取冷漠對待的方式,讓孩子真的意識到自己錯了。

如果想要獲得長期有效的結果,那麼父母在實施過程中最好銘記這幾點:

如果孩子被打罵後有這種表現,家長最好住手,對內心發育沒好處


1、指出孩子的不規範行為:

許多孩子在犯錯的時候,家長都處在憤怒的狀態,這時有些父母根本沒心情跟孩子講清楚什麼道理,上來就直接罰,這是不對的。

事情發生後,家長應該先撫平自己的情緒,然後站在孩子的角度跟他一起分析。語氣平和地告訴他錯在哪、為什麼不應該這麼做,接著再實施接下來的懲罰。

如果孩子被打罵後有這種表現,家長最好住手,對內心發育沒好處

2、制定固定的時間和地點:

家長需要在家中劃分出一個懲罰區,這樣在形式上能夠製造出一定的嚴肅性。然後可以事先準備一個鬧鐘,讓孩子嚴格遵守這個時間。固定的地點和時間會讓懲罰具有更強的儀式感,增加孩子對規則的服從感。


3、將懲罰貫徹到底:

看到孩子眼淚汪汪的樣子,或是聽到孩子服軟認輸的話,許多家長都會感到心有不忍,然後與孩子妥協。但這種做法會嚴重打破懲罰的儀式感,讓孩子對此重視不起來,事後依舊犯錯連連。

各位家長,打罵孩子不是最好的方式,不如早些更換。如果還有什麼問題的話,不妨留言告訴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爆炸母嬰課堂 的精彩文章:

你是什麼年齡生的娃?最佳生育年齡是這時候,早了晚了都不行
還在讓孩子學習興趣班?在這個年齡前學,實際上是在害他

TAG:爆炸母嬰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