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詳解釣魚小葯的搭配原理

詳解釣魚小葯的搭配原理

許多釣友一直在煞費苦心的去琢磨餌料、研究小葯,想著怎麼去誘惑魚,卻不知自己已經被神秘的餌料迷惑住了。今天給大家詳細說說餌料。

一、思路(味型 成份)

1、從魚出發考慮問題,而非從自己出發

通常情況下,釣友會說,我要拿什麼配什麼,這就是被餌料迷惑的。我們應該從魚出發考慮問題,魚需要什麼,你去調配什麼。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思路,當不了解魚的時候,你配什麼都是瞎配。當你去一個黑大坑的時候,第一時間要考慮的就是:這裡的魚愛吃什麼?而它最愛吃的那款餌料恰恰就是最合適的餌料。

有釣友就會問道,怎麼知道這裡的魚最愛吃什麼?分三步:觀察、詢問、嘗試。然後必須在第一時間做出判斷和決定。

如何去觀察?

你到了黑坑邊上,老闆有沒有喂顆粒,有沒有投料機,旁邊有沒有垛著的飼料。你拿過來一聞不就知道了嘛。

如何詢問、了解

確定這樣的思路:從哪來的魚啊?了解當地的釣友,船夫,任何知情的人。如果這幾個方法都無效,那麼去試,配出一款餌料去試,然後再配出另一款餌料來試。你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要知道這裡的魚最愛吃什麼。

2、從簡單出發考慮問題

黑大坑沒有極特殊情況,它都是養殖魚。養殖魚50%以上都是吃顆粒長大的,它最喜歡吃的就是哪種顆粒的味型,而我們要分辨的就是它吃哪種顆粒長大的,這就出了「原塘顆粒」的概念。但每個塘的原塘顆粒都是不同的。那怎麼判斷原塘顆粒是什麼味型的呢?你只要作一下判斷就可以了。目前市場上的飼料顆粒大約有七八十種,但常用的只有三種。餌料無非就三種,只是有些釣友被滿屋子的餌料弄亂了。一定要把所有餌料看簡單,其實就是三種東西搭配起來的。

這是釣友們最關心,也是最複雜的方面。但要和大家明確一個觀點,釣魚是一件簡單快樂的事情。很多釣友被誤導,自己產生誤解,才覺得釣魚很難。從觀念上不要把它想複雜,這個一定要明確。

釣餌無非就分三種:動物蛋白、植物蛋白、添加劑(強化動、植物蛋白的味道)。複雜在哪?動物蛋白分很多種:蝦粉、螺粉、魚骨粉、動物骨粉、烏賊粉、海藻粉、蟲粉等。問題在於魚吃餌時偏向哪一種動物蛋白。要配手餌無非就是:腥的、香的、腥香的,除外就是還要不要加強一下腥或香。這就是一個嘗試、分析、判斷、改變的過程。所以說如何找對味型需要釣魚人長時間的積累磨練才能學會的。

本味的、糧食味的顆粒

腥味的

蒜味的

這三種餌開兩款以判斷就可以了。本味的和腥味的區別在於動物蛋白含量不同。蒜味的即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入了蒜粉。加蒜粉的目的是魚在生長過程中,大蒜素可以殺菌,減少生病率,且促進魚的食慾和開口。尤其是北方的養殖塘主,為了提高水質,增強活性,減少生率都會採用蒜味顆粒。所以現在目前市場上,百分之八十的養殖魚都是吃蒜味顆粒長大的。所以第一選擇要從蒜味顆粒入手。

這時有釣友會問,剛開始魚很餓的時候什麼餌料都吃,這很容易判斷錯誤,開的餌料並不是魚最愛吃的,再改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怎麼辦?有兩個因素可以判斷出來:

第一、吃口猛不猛,通過漂相可以看出來,吃口猛的話,都是標準動作,一頂一頓黑漂。

第二、看周圍釣手上魚情況,如果有連桿的情況,上魚率很高,而你三三兩兩,那麼說明你的餌料並不是最對路的。那麼馬上調換。

舉例來說:當一個高手在不停的連桿,有釣友過去聞了下餌料,問在餌料里加了什麼了,你是怎麼配的餌?問題馬上就出來了,他連第一步都不懂,還是從釣手的角度出發,沒有從魚的角度出發。他這個問題應該怎麼問:你用什麼成分配的正對了口,用什麼方法實現的。然後涉及到第二個,簡單出發,告訴他,這是一款腥香餌。什麼概念,就是動物蛋白含的多,植物蛋白含的少。

如果是一款濃腥餌,就是動物蛋白更多,或者添加了動物蛋白的添加劑,強化了動物蛋白。所以這是濃腥餌。

反過來說如果是一款濃香餌,那肯定是植物蛋白含量高,動物蛋白含量少。還添加了強化植物蛋白香的添加劑,比如說加蜜棗誘、甜誘薯。這樣的話,他就不會再問我配餌的公式是什麼了,各個成分都加了多少百分比。這就是被餌料的亂象所迷惑了。

反過來說,一款濃腥的餌料,要不要去計較什麼牌子的?你只要知道濃腥它是以什麼為主的動物蛋白就可以了。因為一共就這麼多種,你去看滿牆的餌料,無非就是蝦粉,螺粉,魚骨粉,蟲子粉,就這幾種,而拿出餌料一聞,你自然就知道是什麼味道了。所以拿別人餌料一聞就知道這款餌料是怎麼配的了。為什麼,腥味你聞出來了。蝦粉味和蟲子粉味一定不一樣。螺粉,魚骨粉味道也不同,這是基於對餌料的熟識,熟悉它的味道,而不是看它的牌子。香也是那樣,無非就是草莓香,菠蘿香,蛋奶香等等,要從根本上簡化問題。

3、從科學出發解決、完善問題

餌料分動物蛋白,植物蛋白和添加劑就這三種,但是結合第一點說,從魚出發,魚需要什麼,我怎麼知道這坑裡的魚愛吃什麼?其實它最愛吃的,簡單講,就是這三種。但什麼叫科學,科學的特點就是再細化,再嚴謹,去完善這款餌料。比如說動物蛋白,它分很多種,而魚到底最愛吃哪一種,吃蝦粉、螺粉、魚骨粉還是動物骨粉,這些都需要一些科學的知識。

作為一名釣手,要想研究餌料這一步,首先應該去研究各種動物蛋白,它們具體是怎麼滿足魚的生理需求的。比如說養殖魚,它吃的是養殖飼料。而養殖飼料里是含有什麼的,那麼你配餌就要配有這種含量、成分的。也就是說,黑坑老闆去買餌料,買哪一家的,含有什麼為主的。因為每家工廠的餌料在加工的時候,原材料,工藝做工是不同的。有的飼料廠就用魚骨粉做,有的飼料廠用蟲子粉來做。有的飼料廠用羽毛粉來做,動物蛋白的添加是不一樣的。釣友就需要從這方面做出判斷,或者說了解到這個魚是吃什麼長大的,是吃含有什麼動物蛋白的成分長大的,那麼你配餌料的時候,比如說它愛吃的餌料里魚骨粉佔主要動物蛋白的。換句話說,如果它吃蟲粉長大的,那個蟲粉和魚粉都是動物蛋白,但是它味型不一樣,但是要用蟲粉做主攻。

比如說你判斷出來這個魚是吃魚骨粉長大的,你用荒食,因為荒食的主要含量就是魚粉,它是人們公認的,最貴的,也是全世界銷量最大的餌料。但是很多釣友用它仍然釣不著魚,為什麼釣不著魚啊,因為用它的時候,這個魚不是吃魚骨粉長大的。它不愛吃魚粉的味兒。魚骨粉和魚粉的區別:魚骨粉不如魚粉味正,魚骨粉只是魚的下腳料,同樣有魚的味,但是肯定沒有魚肉粉更好吃。所以說當魚吃魚骨粉長大的,你給他魚粉吃,它肯定特別愛吃。習慣這個味了,還更好吃。如果你知道這個魚是吃蟲粉長大的,你用紅蟲,用這種蟲粉為成分的餌料。

要科學嚴謹的去了解每一款餌料的成份。你才會知道用什麼餌料來搭配。也就是說這一款對路的餌料,實際上可以用任何品牌配出來。

4、從感覺出發(隨心所欲)

前面是發現問題,考慮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問題。當你有問題的時候去進行前三步。不能單純的講第四步,一定要認真研究透前三步。當達到一定程度,一個釣魚高手很熟悉前三步,他就可以直接用感覺來釣魚。

這四個層面是很重要的,只要研究懂這四個層面,你就可以配好餌料。其實沒有去分析什麼,不用去問,也不用去看,就看著水質,看著密度,實際上就配出了正對路的餌,到底要加多少果酸,到底要把他配多香,霧化狀態什麼樣,釣多少水深,這些都是憑感覺確定下來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準確的感覺?是因為重複了前三步幾百遍,幾千遍。基於對魚情的判斷,就會配出很準確的餌料。

所以一個釣友必須要釣多少次,判斷多少次,你的感覺自然就出來了。你說你釣一兩次魚,然後配了幾款對路的餌,你就能培養出感覺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正所謂:「吾亦無他,唯手熟爾」。這是強調了第四步,但前三步是萬萬不能忽略的。

二、餌料狀態

把狀態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很多釣友,尤其是新手,只關注餌料的味型,忽略了餌料狀態,本來一款很對路的餌料卻因為狀態的原因不上魚,結果又去換配方,而把自己弄得越來越迷糊。

狀態分兩種,一個讓它變得更散,一個讓它變得更粘。(雪花粉:讓它變得更散,輕,蓬鬆,密度低。拉絲粉:讓它變得更粘:很虛的粘,有網狀結構)

先了解與狀態有關的幾個詞:形狀、霧化、散落、膨化、軟硬、持鉤,比重。

形狀。

這個不用多講,大家都熟悉,就是指餌團的形狀,大、小、圓、方、三角、長圓、橢圓等,釣不同的魚要搓出不同的形狀。

霧化。

是指餌料入水後在運行的過程中,餌團中的細小顆粒脫離餌團主體,逐漸融散於水,並在魚鉤的運動軌跡中形成一道自上而下霧狀帶的現象。主要是餌料中的細微顆粒,作用是提高誘魚率。

散落。

是指餌料到位後在水的作用下,餌料中的成分由外到內逐層脫落的現象,和餌的粘度相對應。主要是餌料中的粗顆粒,作用是留魚,把目標魚控制在第一水層攝食,防止亂層。

膨化。

是指餌團入水後體積會進一步膨脹增大,體積變得更大、狀態變得蓬鬆,更接近食物的自然狀態。主要作用是降低魚的警覺性,提高適口性。

軟硬。

軟的優點:易入口,易刺魚,易霧化,易上餌,軟的缺點同時也是硬的優勢:易拋桿、持鉤性強、易散落、快速到底、有效防小雜魚、對釣大魚有利。

持鉤性。

指釣餌在魚鉤上的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餌料黏度大持鉤性就強,黏度小持鉤性就弱。不同狀態的餌料有著不同附著能力和持續時間。有的釣友揚桿後鉤上還有餌,有的釣友實際上是在空鉤釣魚(餌團持鉤性差,深水到底後實際鉤上已無餌),都是不對的。

比重。

是指餌料在入水下落過程中速度的快慢。下落速度快,餌料比重就大,所壓浮漂的目數就多,反之則輕,所壓浮漂的目數就少,也是餌團到底後是否會陷入爛泥底的關鍵,很多釣友並不知道有些塘底是爛泥底,比重大的餌團實際上是每次都陷入泥中,魚想吃吃不到。而比重是由餌料所用材料決定的,也與對水量的多少有關。越加粘粉比重越大,越加雪花粉,比重越輕。必須根據所釣魚種的大小,釣法,魚情水情將不同比重的餌料互相進行搭配來達到調整餌料比重的要求。

以上幾點只是對餌料狀態做個粗略的表述,到底怎麼樣才能配出一款狀態到位的餌料,還需多學多練,常思常悟。

三、上餌手法

開始的時候,用干散餌,增強霧化和散落,邊釣邊誘。(將餌團捏成三角形,圓柱形,中間捏實附鉤,兩邊敞口)

魚口好時,馬上換成軟黏的餌。增強適口性。

四、拋竿的落點

拋竿的落點要力求準確,其中有個細節,釣友一定要注意:如果你這一桿遠離了你的落點,一定不要糗(等)魚,馬上提竿換餌。因為當你等的過程中,窩子就散了。

總結

餌料固然神秘,但絕不能被迷惑其中。釣友們一定要從思路上確定方向,一切以魚出發,簡單科學的去考慮問題,不斷嘗試實踐,熟能生巧,最終才能胸有成竹,以不變應萬變,百戰百勝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釣魚 的精彩文章:

夜釣鯽魚的4要點!
無論什麼季節,在魚餌中加一點這個,連桿連的你魚竿都放

TAG:四海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