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所有的經歷,只為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所有的經歷,只為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周 蕾

在朋友眼中,王麗娜和楊卓爾是一對恩愛的夫妻,舉案齊眉;在生意夥伴眼中,他們是值得信賴的合作方,配合默契。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王麗娜和楊卓爾作為中國家族企業的代表站上了聯合國的講台,自豪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創新與實踐。其實,早在2016年他們的公司就順利通過了共益公司(B Corp)認證。截至2019年2月,全球60個國家150個行業2655家公司獲得共益公司(B Corp)的認證,其中僅有12家來自中國。

在中國, 王麗娜和楊卓爾的企業星碧科技是國內第二家取得B Corp認證的企業。

在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面對轉型的挑戰時, 他們作為新生代企業家, 用十年時間探索出了一條不一樣的接班路,帶領企業實現了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並行突破。正如王麗娜所說,「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經歷都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接班遇到轉型

2007年,一次和父親的對話讓身在英國的「學霸」王麗娜改變了繼續深造讀研的計劃。由於市場效果達不到預期,父親打算把一個已經運營了一年多的LED項目停掉。父親對她說,如果要把這個項目繼續下去,除非由她來接手。這個項目是父親在2006年為了企業轉型所考慮的項目。王麗娜在讀大學期間,也曾利用課餘時間幫父親完成過與該項目有關的市場調研工作。

王麗娜的父親王元成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創業。1989年,他創辦了星碧,浦江縣第一個水晶玻璃工藝品的品牌。酷愛美術的他將水晶玻璃工藝藝術與實業製造相結合,甚至還推動了一個行業的發展。據說,浦江縣70%以上從事水晶行業的人都跟他有所交集。由他創立的星碧水晶品牌是行業內的龍頭老大,他製作的水晶工藝品更是作為國禮出現在各種重要場合。

2006年,王元成開始思考企業未來轉型的問題。他將目光聚焦到了LED照明行業。在他看來,LED燈作為一種新型的綠色光源產品,將是照明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在十多年前,LED還是新興事物。對於中國的廠商和消費者來說,大家都處於觀望狀態。據王麗娜回憶,有時候她陪同父親參加展會,整個會場里可能就只有星碧一家是生產LED光源的。

當時一個LED燈泡的價格在50到60元,甚至上百元,而一個傳統的燈泡只要幾塊錢。高於傳統燈泡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也讓LED燈泡在國內市場的競爭中沒有絲毫優勢可言。

王麗娜進入公司銷售部以後,將目標鎖定在了海外市場上,從零開始,拓展客戶。半年後,為了幫王麗娜一起開疆闢土,楊卓爾放棄了擊敗99%面試者後獲得的令人羨慕的職業發展機會,從倫敦來到浦江。

遭遇最大危機

「很多時候在別人的眼中,我們從父輩那裡接過一個東西是從10開始。但我們實際的經歷是,我們是從負數開始。一路走過來,遇到過各種壓力和各種困難。就像蓋房子一樣,我們需要先把舊樓拆了,再重新建一幢新樓,這需要花費更多的努力。」王麗娜說。

剛剛回到公司的王麗娜和楊卓爾,立即全身心地進入到工作中,他們一方面專註在產品銷售的開拓上,另一方面也結合自己在國外所學對公司的運營和管理提出新的建議。在他們的主推下,公司利用阿里巴巴平台加強了產品海外銷售的力度,並在業內率先引入了CRM系統、ERP系統建立科學的管理流程。這時,他們也發現了公司在生產環節存在的問題。

「研發一個產品必須要經過一定的測試和實驗的考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質量控制,這樣才能把產品推到市場。但國內很多生產管理者的習慣是產品只要研發出來就開始銷售,在質量控制和測試實驗上都缺乏足夠的重視。我們嘗試去和當時的管理團隊溝通加強星碧LED產品的質量控制。但因為我們自己沒有生產的經驗,當時我們的意見並不被重視。後來,這成了一個很大的隱患。」王麗娜說。

2010年,在王麗娜和楊卓爾的共同努力下,星碧的LED產品被成功地推廣到歐洲很多國家,不少國家的第一次LED路燈採購就是星碧的產品。然而,在海外市場銷售前景一片光明時,國內後院卻突然起火了。因為在生產的過程中沒有經過足夠理論認證,某個批次的產品在交付使用後出現了質量問題。在英國的王麗娜和楊卓爾不得不臨時放棄洽談中的倫敦奧運會場館項目,緊急關閉英國分公司回國。

「這是我接班三年來處理的最大危機。我們在第一時間停止了銷售,並召回產品,處理客戶的投訴。因為產品的質量問題,讓多年的銷售努力都白費了。不僅如此,國內的團隊也散架了,大多數部門領導都在準備辭職。」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處境下,王麗娜被任命為星碧科技的總經理。

這次的危機暴露出公司在質量控制方面的漏洞,如何杜絕質量隱患迫在眉睫。然而,當時業內關於如何對LED燈泡進行檢測並沒有統一的行業標準,甚至一些海外測試機構對LED燈泡進行測試時,也是依據傳統燈具的測試標準。「我們對每個批次的燈泡進行隨機抽選,做成燈具產品後模擬實際使用情況進行不同的測試,包括高溫測試、高電流測試等。這些燈不間斷地每天點24個小時,連續點3個月,如果亮度沒有變化,那麼說明LED燈的質量沒有問題。如果亮度下降到原來80%~90%,那麼表明這個LED燈批次就是有問題的。」

在王麗娜和楊卓爾看來,這種辦法雖然費時、費電,但確實很有用。在用這種 「笨辦法」不斷地摸索和修正中,他們建立起了自己的質量控制系統。也是從那時起,星碧科技的所有產品,都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才能進入市場。

一款產品成為轉機

2010年的危機讓星碧科技在海外市場遭受了巨大損失,王麗娜和楊卓爾不得不將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產品研發上。2013年一款新產品的推出,讓他們重新建立起星碧在業內的品牌影響力,也讓客戶重拾對星碧的信心。這款新產品被命名為「360」,意思是3個主要零部件、6個款式和0質量問題。客戶在購買360產品後,只需要通過調整一些小配件,就可以組合出上千款產品,幾乎覆蓋所有的工業使用場景,例如公路、球場、體育館、倉庫、戶外廣告等。

這款產品的創意緣於一次展會,當時一位客人對於選擇哪一款產品表現得非常糾結,不知道如何取捨。這讓楊卓爾意識到,如果自己的工廠生產出一個能夠同時滿足客戶多種需求的產品,是不是可以解決很多客戶的困擾。

「起初,工程師認為你怎麼可能把幾個不同的燈變成一個燈,這是不現實的事。但是,恰恰是我們的不懂變成了我們的優勢。因為我們不懂,我們敢想。因此我們把客戶的需求告訴研發團隊。」楊卓爾說。

因為楊卓爾和王麗娜是從銷售入行的,他們會從整個銷售過程以及客戶反饋來綜合考慮產品,而不僅僅是從生產的角度。「我們為什麼會那麼在意品質,把質保時間做那麼長,因為我們是做工業照明為主,而工業照明設施的維護成本相當高,卡車、吊車現場施工的費用比燈還貴,因此我們寧可價格貴一些,也要保證品質。後來也證明了這個理念的正確性。」

經過一年多的研發和檢測,這個天馬行空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不僅僅實現了一盞燈變成多盞燈,還解決了不同場景的光學分布問題。因為在不同的場景中,對照明上的光學要求是不同的,「360」產品的優勢在於只需要調整幾個小配件,就可以達到不同場景的使用要求,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使用過程中能源的消耗和客戶維護的成本。

「360」產品的成功不僅為星碧帶來了生意上的成功,同時也激發了團隊在研發上的熱情。在星碧,研發團隊願意大膽嘗試,公司也為其提供創新的平台,投入時間和金錢讓工程師們把天馬行空的創意做成產品,並且在展會上展示,然後再將客戶的意見反饋給工程師,從而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通過對創新的重視和研發的投入,星碧建立起了自己的技術壁壘。從2013年起,星碧陸續將各種國內外研發專利收入囊中,僅國內的發明專利就有30多個,另外還包括一些歐洲、美國的發明專利。

楊卓爾自豪地說:「星碧是第一家進入美國燈具採購目錄高端系列(DLC Premium)的中國品牌,也是產品收錄最多的品牌。在採購目錄中的1100個產品中,星碧佔了1000多個,超過了傳統的大品牌飛利浦和GE。在美國奧蘭多球場的項目中,我們的產品在與國外大品牌競標時勝出,這個項目還讓我們在行業里拿到了最佳工程獎。」

成為更好的自己

星碧在研發上的突破讓公司能夠在競爭激烈的LED市場中佔得一席之位,但對於王麗娜和楊卓爾來說,星碧還可以做得更多。

從2012年開始,王麗娜和楊卓爾作為中國唯一的代表企業加入了關注可持續發展的Polaris項目—這個項目由全球最大的家族企業組織FBN發起。在第22屆全球峰會上,FBN成員達成共識,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形成能夠不斷持續的商業模式。Polaris是一個用於指導家族企業尋找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全面框架,採用涵蓋經濟、環境、社會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續性整體方法,幫助家族企業從Polaris框架中汲取靈感,找到一個真正明確的目標。在參加Polaris項目後,王麗娜和楊卓爾也開始著手申請共益公司(B Corp)的認證。

B Corp認證過程非常嚴格,包含 Governance(管理)、 Workers(員工)、Community(社區)、Environment(環境)和 Customers(客戶)五個方面的考核。

「申請過程幫我們整理了運營上的思路。有一些事情可能是我們能做,但沒有想過的。這個過程給了我們靈感。」王麗娜說。

王麗娜舉例,他們將工廠的屋頂進行改造,全部鋪設了太陽能板。在夏天時,太陽能發電可以覆蓋工廠一大半的用電量,如果有用不完的電,還能返回到國家電網。另外他們還重新建立供應商選擇標準,增加了距離在300公里以內優先考慮的條件,這也是在B Corp認證過程中獲得的靈感。雖然這樣可能增加一定採購成本,但也帶來了隱藏性的獲益,例如交期縮短、溝通成本降低,隨之採購壓力也得到減輕。

攜手歸國創業,王麗娜和楊卓爾共同走過了充滿挑戰的十年。在他們的推動下,員工們的思維和公司文化也在慢慢向共益轉變,星碧也逐漸成為一家使命驅動型企業。關於未來,他們顯得自信而從容。

(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19年4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上海車展┃值得你Pick的首發新車
雲,是一種模式,也是一場革命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