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17歲男孩跳橋自殺,中式家庭教育真的行不通

17歲男孩跳橋自殺,中式家庭教育真的行不通

前幾天一則新聞引發熱議,一名十七歲男孩因為和母親產生爭執,義無反顧地從天橋跳下,當場死亡,從男孩下車到跳下天橋,全程不超過5秒鐘。

網路上對此事各執一詞,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家長罵幾句就自殺。」孩子覺得「父母的語言暴力真的能殺死人,自己也曾想過自殺,可是沒有勇氣。」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鏡子。視頻中這位母親把車開著雙閃停在中間車道,只是為了坐在后座和孩子「講道理」,足以推測出這位母親的性格一定是急躁的,急躁得甚至都等不及回到家坐下來和孩子認真談談,急躁得甚至連把車子開到旁邊車道的時間都不想浪費。當時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我現在、立刻、馬上就要教育孩子,遲一秒種都不行。」

17歲男孩跳橋自殺,中式家庭教育真的行不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所以,當孩子受到了刺激,也毫不猶豫、刻不容緩地下車跳橋。當時他一定和他的媽媽一樣氣昏了頭、一樣的一時衝動、一樣的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他站在橋上十分鐘、半個小時,看著橋下的車水馬龍,望著這世上的燈紅酒綠,還毅然地跳下去,那我相信,他是真的對他自己、對他媽媽、對這個家庭絕望了。

但是,他以那麼快的速度跳下橋,快到連思考的時間都並沒有,我更覺得他是為了一時的賭氣。我想,如果再給這個孩子一次機會,他一定不會跳。

如今,做再多的分析都買不回孩子如花般的生命。這則新聞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掀起眾多網友一浪又一浪對中式家庭教育的抨擊,他們都是其中的受害者。

怎麼樣的教育才算中式家庭教育?中式家庭教育有哪些特點?為什麼中式家庭教育遭到那麼多人的抨擊?

父母代表絕對的權威

我們生活在以「孝」聞名的國家,從小我們都被灌輸這樣的理念:父母這麼辛苦地,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撫養成人,你怎麼能連父母的話都不聽呢?父母都是為了你好啊!

當孩子被打罵了,父母一定會使用的安慰模板就是:你別怪爸媽狠心,只有爸媽會把最難聽的話講給你聽,忠言逆耳。你別怪爸媽打你,打你罵你都是為了你好!

也就是,父母說的話就是真理,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因此孩子必須無條件的服從。哪怕父母說的話與孩子的想法南轅北轍,孩子只能壓抑住自己的想法。因為如果不聽父母的話,就是不孝;如果不聽父母的話,就會引發無窮無盡的爭吵,而孩子永遠是輸的那一方。

《論語》中有雲「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如果孩子發現父母有錯誤,就要據理力爭,一味地聽從父母的命令,怎麼算是孝順呢?

可見,孔子也不贊成一味地獨尊父命。

17歲男孩跳橋自殺,中式家庭教育真的行不通

可是有多少孩子在與父母高態勢打壓中「反抗」成功了?又有多少孩子在與父母表達出自己內心受傷的真實感受,卻被父母冠以「玻璃心」的標籤?

當父母發現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出現問題,卻告訴孩子「爸媽也是第一次做爸媽。」各位父母,既然你們是第一次做爸媽,那你們如何知道你們在教育孩子的方向和方式就是正確的呢?憑什麼讓孩子無條件聽從您的呢?憑什麼不讓孩子有自主的權利呢?

擅長使用語言暴力

隨著大環境的改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從備孕就開始了,當孩子一旦長得不如別人快了,不如別人好了,家長就開始各種的比較。

「為什麼別人都可以做到,你不可以?」「為什麼學校那麼多人都不打架,就你打架?」抑或是家長之間無意識的比較,都讓孩子產生深深的自卑,覺得自愧不如。

而孩子一旦犯錯,父母首先是從成人的固有思維考慮,「為什麼這個孩子這麼不讓人省心?」「為什麼自己付出那麼多總是不見回報?」然後開始劈頭蓋臉的一通責備。他們從來沒有坐在孩子的身邊,輕聲問問孩子,「你為什麼這麼做?」也從未與孩子站在同一條水平線上,好好傾聽孩子的心聲。

17歲男孩跳橋自殺,中式家庭教育真的行不通

他們更多的是將自己不滿的情緒發泄在孩子的身上,他們不能夠容忍、也不肯承認是自己的失敗導致孩子如今長成讓自己不滿意的模樣。他們不管不顧地對孩子謾罵、「教育」,這些話如尖銳的刀子又快又准地刺在孩子已經千瘡百孔的心上。

孩子所有的解釋都是多餘,有的父母甚至連給孩子開口解釋的機會都不給,直接一張口就把孩子所有到嘴邊的委屈硬生生地塞了回去。

當孩子說出「既然這樣,那我去死好了!」父母聽不出孩子背後的絕望和悲痛,也不能體會到孩子在用這種方式渴望父母對自己能夠溫柔一點點。父母認為孩子在意氣用事,在拿性命做威脅,也用冷冰冰的語言回復「那你就去死吧!」這樣的語言還不夠將人殺死嗎?甚至有的父母還拿出刀、槍擺在孩子面前,刺激著孩子。那不是在「教育」孩子,那是在逼孩子去死。

魯迅先生筆下人吃人的社會,不僅僅存在於舊社會,還存在於當下,存在於當下的家庭教育中。

唯學習成績論人生輸贏

家長心中有一張骨諾牌,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高中,就進不了好的大學,進不了好的大學,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就找不到好的對象,過不上好的生活。所以,孩子一定要好好學習。

人生豈是能用這麼簡單的「蝴蝶效應」來解釋的?我們倒過來思考,難道一個人能過上好的生活、組建美好的家庭、有個燦爛的未來僅僅是因為孩子會讀書嗎?讀書好是一個向上的平台,卻不是唯一的平台。

新聞中17歲的男生在一所職業高中就學,可想而知,孩子從小到大學習成績應該都不怎麼好。如果他沒有跳橋,他就是一個「學習成績不好,還喜歡在學校打架」的叛逆期孩子。我猜想,她的媽媽一定也對他說了這句話。而且,不僅僅說過一次,這句話也許是貫穿於孩子的從小到大。

17歲男孩跳橋自殺,中式家庭教育真的行不通

孩子天生知道讀書好是一件好事,可是孩子的自控力和自律性不強,他們無法做到自己想要的模樣。孩子心中已經很自卑,很內疚了。而家長卻拿著孩子這個痛處不停地戳,家長以為他們在給孩子刮骨療傷,只有一頓徹底的刺激才能打通孩子的任督二脈。殊不知,家長連孩子基本的穴位都沒有摸透。

儘管中式家庭教育中有很多弊病,但是我覺得大家要端正一個態度:抨擊父母的錯誤和鼓勵孩子追求積極生活的態度並不衝突。一味地放大父母的錯誤,鼓吹孩子自殺合理的做法實不可取。

因為,在教育孩子這條道路上,如果家長一味地溫聲細語教導,並不能感化孩子,糾正孩子錯誤。和諧的家庭教育就應如歌詞里唱的「該出手時就出手」,父母該強勢時得強勢,該示弱時得示弱。

堅持原則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認為,只有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會恃寵而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因此,家長在對孩子從小的教育上,都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原則,不能因為擔心拒絕孩子的要求,孩子會做出出格的事情而不斷地降低自己的底線。

共情餵養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很愛孩子,但我覺得他們只是在打著愛孩子的旗號肆意發泄情緒。試想,如果家長在單位中和同事吵了一架,回到家後是希望配偶安慰自己,還是對自己責備?毫無疑問,不論自己對錯,此時需要的一定是家人給予的安慰。所以,家長要有共情,當孩子犯錯或者出事了,家長應該想的是「如果我這時候出了這樣的事,我希望家人怎麼對我?」

17歲男孩跳橋自殺,中式家庭教育真的行不通

平等尊重

教育家尹建莉認為,父母之所以喜歡管孩子,是因為「管」這個行為很簡單,就算是小小的牧童都能夠管好一群的牛。電影《一出好戲》中,一個訓猴的人竟然能通過簡單暴力的方式把一群人像猴子一樣管教。所以家長千萬不能把孩子當做動物,而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平等和尊重,把孩子的話語權和自主權交還回去,告訴孩子,「我們是平等的,這個家你的位置同樣重要。」

《小王子》中寫道「所有成年人都曾經是一個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能記得這一點了。」所有的父母都曾是孩子,不管你們是否曾經接受過中式家庭教育,有沒有深受其害,都請你不要再將這套方法運用到你的孩子身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柏育兒漫畫 的精彩文章:

二胎家庭,為什麼老二更得寵?

TAG:柏柏育兒漫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