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除月球、火星外,中國空間探索新目標出現,預計2030開展任務

除月球、火星外,中國空間探索新目標出現,預計2030開展任務

嫦娥四號

經過年初嫦娥四號探測器的一鳴驚人,很多人都知道月球是國際深空探測的重要目標,當然火星也是如此,我國已經計劃在2020年擇機發射火星探測衛星,這將是我國首次實施火星探測任務。

眾所周知,在太陽系中火星是被認為最有希望成為人類第二個家園的星球。但是,在人類向火星發射的43個探測器中,成功的僅有18個。這是因為火星距離遙遠,對發射、探測、通信等技術都充滿了挑戰,也是因為如此火星被譽為「探測器墳場」。除了嫦娥工程以外,火星探測也是我國又一大空間探索項目。

據了解,我國火星探測器計劃在2020年發射,目前部分設計工作均已完成。曾有消息透露,如果我國能夠一舉實現「繞、落、巡」,那麼將在世界火星探測史上成為首次。日前,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火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透露,目前我國火星探測項目進展正常,飛行產品已經進入總裝和測試階段。

火星探測器

與嫦娥四號探測器一樣,火星探測器同樣後攜帶巡視器,並且「體重」要比玉兔二號重達一倍,約200多公斤。孫澤洲總師表示:「希望在2021年能夠安全、可靠著陸火星,並進行探測。」

可見,在深空探測領域,中國航天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值得期待的是,嫦娥系列各型號及火星探測器總指揮葉培建院士透露,今年嫦娥五號將有「胖五」發射,著陸月球樣品並返回,未來還要到火星取樣返回,同時還要對木星進行探測……

也就是說,中國深空探測新的目標區域已經出現,那裡就是木星。要知道,木星對穩定太陽系的運行至關重要,在前我國就已經在醞釀對木星及木衛系統的探測。中航科工集團研究院楊宇光曾介紹,木星擁有數十顆衛星,整個系統被天文學家稱為「小太陽系」,對木星及其衛星進行探測,對研究太陽系的演化具有重大意義。

木星

不過,火星距離地球約0.55~4億千米,而木星距離地球要比火星遠得多。因此,對於發射、通信、電源、軌道等眾多技術的要求也就更高、更複雜,同時相應的成本也會高很多,至今只有美國發射過2個專用木星探測器。儘管木星距離地球很遠,但是航天專家龐之浩認為在測控方面無需擔心。

如今,我國不僅將在2020年開展「繞、落、巡」三步並一步的首次火星探測,預計還將在2028年左右再探火星並且實施採樣返回計劃。更讓人期待的是,預計將在2030年前後開展對木星系的探測或行星的穿越探測等混合任務。龐之浩專家表示:「希望在時機成熟後,這項計劃能夠早日實施。」(叮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國網 的精彩文章:

舷號已塗!055大驅首艦一畫面被官微首度公開,尹卓高度點評
F35-A墜毀,印網友:日本和巴基斯坦共同對美軍機幹了一件事

TAG:強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