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是時候關注一下社交媒體從業者的精神健康了

是時候關注一下社交媒體從業者的精神健康了

作為當今社會的一員,網路已經佔據了我們太多的時間。但是作為社交媒體編輯,網上衝浪就是我們的工作本身。而社交媒體運營,一個十年前誰都沒聽過的詞,很快成為了如今 「高壓職業」 列表中的一員。

社交媒體真的有毒 —— 尤其是對於我們這種要在其中混口飯吃的人來說。憤怒的網民經常會忘了他們一頓狂噴的賬號背後其實還有個活人 —— 或者他們是故意忽略這一點的?

最近在德克薩斯奧斯汀舉行的網路新聞協會(Online News Association)大會上,我問了幾個社媒編輯他們是如何一邊經營社交媒體,一邊管理自身心理健康的。得到的清一色回答是:「嗯…… 這是個好問題。」 我立馬意識到,原來在座的大家都有著同樣的經歷、焦慮、應對機制和定期心理諮詢。

我們每個人都花了無數個小時給推送或微博排期、閱讀評論區、轉發,絞盡腦汁做分析,為用戶觸達率和增長率寫報告。我們的喜悅取決於轉發量、討論量、粉絲量的數字是否暴漲。可網路終究是個孤獨的地方,並且大部分時間還挺可怕的。我們的工作里,不管是公開的還是個人的,往往都充斥著騷擾和網路暴力。運營社交媒體賬號的人不僅能看到互聯網最好的一面,還能見識到最壞的一面。面對這些,大家很難不帶入個人情感。

「在網路里,傷害與被傷害如同自然法則。」 來自華盛頓特區的心理學家特雷西·斯潘思(Tracey Spencer)在我向她求助的時候說道。「噴子唯一擅長的就是傷人。這些人把自己的感受和不安全感全部投向別人,並且基本沒有共情能力。所以其實他們說的那些東西和你都沒什麼關係。」 那到底我們這個目前雖小,但正在不斷壯大的職業人群該如何在工作的同時保持理智和心理平衡呢?

Snapchat 創意實驗室主任艾瑞卡·威廉姆斯·西蒙(Erica Williams Simon)告訴我,「我會收到恐嚇郵件和惡意推特,原因僅僅是因為我是個黑人女性。」 她說散步、祈禱或者冥想,還有藝術對她會有些幫助。她還提到了 Snapchat 豐厚的員工福利里就包括大量的假期和免費的心理健康服務。

西蒙從不會參與熱點話題,對自己轉發的推特都非常謹慎,也不會加入任何惡性的爭論。「互聯網並不是我的生活。我得慎重使用我在網上的發言權。這其實還有點像現實生活,平時你可不會一聽到有討論就要加入或者一想到什麼就要說出來。」

她還建議同行們在經歷極度折磨的一天之後給自己看一些好的內容:「要記住,你是在不斷見識人性醜惡一面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美好的一面。」

《德州論壇報》的社交媒體編輯鮑比·布蘭查德(Bobby Blanchard)說,他的上司鼓勵員工在經歷艱難的一天後,為了心理健康著想好好休息。他的另一個小竅門是在下班之後把手機提示都設置成免打擾模式。《華盛頓郵報》的同行吉因·帕克(Gene Park)也提到了這點。

「我的同事們都在看著我,我得為他們樹立一個愛護自己且擁有健康工作習慣的好榜樣。我不想讓他們因為看到我一直在線上,而覺得自己也該硬撐著。」 鮑比說。《德州論壇報》的社交媒體團隊還使用 Slack 聊天軟體,他們在上面有一個頻道專門用來報告、討論和屏蔽網路噴子的賬號。

「公司搬去倫敦之後我才醒悟過來。」 Quartz 用戶增長部門的編輯主任薩里·曹德樂(Sari Zeidler)說。Quartz 是一家專註非洲和印度新聞的網站。她的上司不願在工作時間之外給員工發郵件。「這裡和美國的辦公氛圍太不一樣了,其實這樣反而能讓我工作效率更高。」 蔡德樂說道,「我發現我之前的問題就是工作過量,沒能及時放鬆。」 她的建議是:給自己設立可行的每日目標,記得屏蔽發過任何仇恨言論或者騷擾你的人。

話雖這麼說,即使你已經屏蔽了所有冒犯你的人,刪光了所有惡意的評論,那些話還是進入了你的腦子裡。所有的辱罵和仇恨言論在你下線之後還會一直縈繞腦海。斯潘思提醒我 「要阻止自己內化那些惡意的評論」,一定要把重心放在 「現實」 生活上。她建議大家設置好什麼時候是工作時間,什麼時候該下線退出登錄。「不管是什麼工作,都得留一些時間給自己。」

不得不承認,社交網路常常使我進入身不由己的狀態。我不會在下班之後把手機提示設置成免打擾,我經常去看評論區、轉發,睡不著的時候要看看各種熱點。可能我真的需要反思、平衡一下了。

「我們的創意靈感始終是有限的。」《德州論壇報》的布蘭查德說,「在這種工作上要做到遊刃有餘有時就意味著及時退出登錄。」

對於所有的業內(以及業外)人士而言,我覺得這是最靠譜的建議。

//作者:Chaseedaw Giles, Kaiser Health News

//編輯:林聰明

//Translated by:一小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這是一支死亡金屬樂隊,樂手都是 AI
誇尤拉的數字藝術讓人獲得了重新認識世界的機會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