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一張圖,「撲滅」父母的壞脾氣!

一張圖,「撲滅」父母的壞脾氣!

有一位爸爸在公司被老闆批評很生氣,回到家後不僅摔門,還指責妻子做飯不好吃;妻子很惱火,有氣無處發泄,便批評玩積木的兒子懶惰不上進;兒子很憋屈,生氣地丟掉玩具出門玩,路上遇見一隻小狗擋住了去路,兒子一腳踢過去;小狗受到驚嚇,狂奔中撞到了路邊的一位駝背老人,老人被狗嚇了一跳,心臟狂跳,繼而身亡……

一張圖,「撲滅」父母的壞脾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便是負面情緒的「蝴蝶效應」。

如果家裡有一個人常常脾氣壞,那麼一家人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無數父母脾氣壞,很多時候是來自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壓力導致的,就像最近網上一句話熱語所說的——「成年人的焦慮,往往是因為缺錢」,但他們不懂得在進門前,把負面情緒「丟掉」,而把壞心情帶進了家裡,甚至把家人和孩子當壞情緒的「發泄桶」,傷害了家人與他們的感情,影響了孩子的成長。

難怪知名教育學家瑪麗亞·蒙特梭利曾經苦口婆心地說服當時的父母(年代雖不同,但壞脾氣父母卻代代永存啊),「我們很難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生硬和粗暴,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儘可能溫和地對待兒童,避免粗暴。」

一張圖,「撲滅」父母的壞脾氣!

但是,無數父母都缺乏這種認識,他們常常說,「不發脾氣的人是神仙么」,「我也不想發脾氣,可是我忍不住」……他們在脾氣爆發中,有時會無意識地遷怒他人,比如,他們把孩子非錯誤的行為,當成錯誤加以指責,但這些父母卻意識不到自己做法的不妥,他們的腦袋甚至幫他們「造假」,給自己編造一個看似「合理」的理由——我沒有遷怒,是孩子的錯誤行為惹怒了我。那些後知後覺的父母,常常痛恨自己這種遷怒孩子的壞習慣。

我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的問題而變得很著急,有時會因為快遞不能及時送達、或天氣不好不能外出跑步等一些小事情而心情憋悶,導致我在跟孩子們相處時,有時也會出現不耐煩的催促語氣。

後來有一次,我們跟孩子一起打掃家裡的衛生,兒子的任務是清理客廳地板上被他玩耍時貼上去的雙面膠,因為貼上去的時間長了,變成了黑黑的臟塊,客廳的地板也變得很難看。但是打掃時間已經過去了半小時,他還在看他的兒童書,雖然他說「再等我10分鐘」,但沒多久,我便開始變得有些莫名其妙的著急。我隔一段時間催一次,到後面語氣也有些不耐煩了。

一張圖,「撲滅」父母的壞脾氣!

這時兒子也覺察到我的語氣,他站起來,用手指指著書架上的「著急蟲」圖說:「媽媽,你的『著急蟲』跑出來了,我剛剛說好的10分鐘,現在才過了6分鐘,你已經催了我3次了……」書架上的「著急蟲」圖,是我故意列印出來,給孩子們自我提醒用的。被兒子這一提醒,我尷尬地笑了:「還真是呢,我的『著急蟲』跑出來了,我還沒注意到呢……」

當孩子指出父母的壞脾氣,有積極作用。

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曾經描述過一位媽媽和女兒的相處故事:故事裡,一位4歲的小女孩,有一天被「無意」發脾氣的媽媽責罵後,小女孩一句「我不喜歡你說話的口氣」,讓她的媽媽感到驚喜。因為她覺得女兒很果敢,也幫自己意識到壞脾氣發作了。這其實是孩子從觀察者的角度,提醒了父母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幫助父母從「無意識」到「有意識」,促進了大腦理性思考的發生。

我有位朋友,她丈夫的工作經歷大變動,有一段時間回到家,情緒非常差。有一次他在暴怒中,把家裡的電視機都砸壞了。所以,每一次他下班回到家,家人看到他臉色陰森森的,都不敢大聲說話。這位爸爸有時也覺得自己「把負面情緒發泄在家裡」很不妥,但是他不知道怎麼辦。這位媽媽便和7歲的兒子、4歲的女兒一起,把一張「快樂蟲」圖貼在了自家門上;關門後,門的內側還貼了一句話語:進門前,請「脫掉」悲傷和焦慮,「戴上」快樂進門!

一張圖,「撲滅」父母的壞脾氣!

這位媽媽和孩子的做法,其實也是在「提醒爸爸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幫助爸爸大腦理性思考的發生。

這位爸爸後來說,他非常感謝他的妻子和孩子。每次進門前,看到這張圖,就會想起人生的意義——「辛苦工作,就是為了快樂生活;如今快樂在眼前,為什麼就要視而不見呢?」這樣想著,他的笑容就悄悄地爬到臉上了,多好!

「辛苦工作,就是為了快樂生活;如今快樂在眼前,為什麼就要視而不見呢?」我今天把這句話,也送給大家吧!

關鍵字:發脾氣、親子情感、親子溝通、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老人說「我吃鹽比你吃飯還要多」,這媽媽回懟得超「解氣」!
產前如母女,產後像仇人!為什麼很多老人難溝通?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