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去世後,他的老對頭司馬懿為何不趁機滅了蜀國?

諸葛亮去世後,他的老對頭司馬懿為何不趁機滅了蜀國?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名聲,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知不曉,他的故事被人們所談論,他更是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忠臣和賢能之人的代表。

當時,諸葛亮主持蜀漢北伐,七次出祁山伐曹魏,當時和諸葛亮針鋒相對的曹魏軍師,便是大名鼎鼎的司馬懿,可以說,司馬懿和諸葛亮多次交手,是最了解諸葛亮的人,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對抗諸葛亮不落下風,逐漸在曹魏集團里建立了自己的勢力。

但是,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可以說是失去了最大的堅盾,這時候,如果曹魏進攻的話,必然能夠一舉拿下蜀漢,但是司馬懿沒有那麼做,在諸葛亮死後,他不僅沒有進攻,反而直接是撤退了,不再過問蜀漢的事務。

他為什麼要那麼做呢?難道司馬懿不想吞下蜀漢的地盤嗎?其實,這裡面就是司馬懿的聰明之處了,作為曹魏大司馬,他擁有著極高的地位,但是當時司馬家的實力,卻遠遠不如曹魏,司馬懿的野心很大,他不甘心於屈居在曹魏之下。

所以,在蜀漢的諸葛亮去世之後,蜀國對於魏國來說已經沒有了威脅,畢竟,連諸葛亮這種人物都無法將蜀國帶向強盛的地步,更何況一個姜維?因此這時候,如果司馬懿起兵吞併蜀漢,花費一番苦勞後,卻是自己能建立下大功勞,但是這樣子他自然會被吞併了蜀國後實力變得更加強大的曹魏集團盯上,這對司馬懿來說是極其不利的,更是他不願意看的情景。

因此,在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便蟄伏起來,任憑曹魏和蜀漢、東吳兩國消耗,而他則是在暗中發展著司馬家的勢力,以圖大業。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極為正確,缺少了諸葛亮的蜀漢每天都在走下坡路,而留著這兩個隱患,讓曹魏時刻警惕著他們,無法轉過頭來針對司馬家的壯大。

最後,蜀漢羸弱,到了崩潰的邊緣,曹魏趁勢將其拿下,這時候,司馬家暴起發難,一舉奪下曹家的皇位,最終統一中原,此中功勞,司馬懿的沉默隱忍是必不可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歷史 的精彩文章:

軍人的綁腿有什麼用?二戰時為何大量使用?到了現代卻又不用了?
東北第一夫人于鳳至,一生痴情,卻挽救不了愛情,孤獨終老美國

TAG:鵬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