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夏天要到了 這幾個配件的溫度要了解

夏天要到了 這幾個配件的溫度要了解

眼看天氣一天天熱起來,雖然也有一些地方的小夥伴還在享受滿25減15這樣的「特惠」型天氣,但愛機的溫度還是不可避免地一天天升高,風扇雜訊提醒大家又到了特別關注電腦溫度的時候了。不過電腦內部的溫度到底咋看?多少度才算正常呢?這些大家還是要先了解下的。

先說一下怎麼看溫度,其實現在的主要發熱配件如CPU、顯卡(GPU)、主板(晶元組)、硬碟(SSD)中都內置了測溫頭,這些測溫頭的數據也都是開放的,在BIOS的Hardware Monitor頁面、各種系統優化工具、PC整體或配件測試工具中都可以顯示出來。

這些配件究竟能工作在什麼溫度呢?其實CPU、GPU、晶元組這些半導體晶元的耐受溫度都達到100℃以上,而在90℃下正常工作完全沒問題。比如CPU通常默認的降頻溫度就超過90℃,甚至可能在100℃以上。

不過能耐受的溫度並不是最合適的工作溫度,在高溫下晶元內部的金屬線路老化、損耗加劇,加上報告的溫度與內部實際溫度的差值問題,所以長時間運行時,最好保持測得溫度與降頻溫差在15℃甚至20℃以上,例如這幾種配件就最好保持測得溫度在80℃以下。

機械硬碟採用的磁片在高溫下很容易出現變形,會破壞轉動的平穩性,甚至造成數據錯位、丟失。此外其磁頭又距離高速旋轉的磁碟非常近,很容易和變形的磁碟撞擊,造成硬體損壞。所以硬碟的耐受和正常工作溫度比晶元低得多,顯示溫度應在50℃以下才比較安全。

至於SSD、內存等配件,它們雖然也是半導體晶元,但大部分沒有配置額外的散熱措施,一旦溫度超標就難以控制,為此也必須保持在較低的溫度,一般顯示溫度在60℃以下較為合理,在集成度較高的筆記本電腦、微型機中也不應超過70℃。

如果配件溫度超標了咋辦呢?如果在之前的使用中沒有出現溫度過高的問題,那麼就需要考慮散熱系統是否出現了問題。可以觀察CPU、顯卡和機箱風扇是否工作正常,散熱片和機箱濾網中是否出現了絮狀積灰,CPU與GPU的硅脂是否出現了老化問題等,進行相應的修整和清理即可。

如果修整清理後溫度仍未恢復正常,或者這台愛機之前根本沒有度夏的經歷,那麼它配置的散熱能力可能根本不足,就得購買更強的散熱器。此外可以安裝內存和M.2 SSD散熱片,機械硬碟和SATA SSD則可改裝到更加空曠的盤位或在其位置附近增加機箱風扇,提升散熱能力。

種類繁多的內存、顯存散熱片

經過這麼一番折騰,相信大家的愛機肯定穩定性大增,而煩人的雜訊、突然的卡頓甚至是藍屏死機的情況也會大幅減少。這個夏天對愛機和自己來說,都會變得好過許多了。

看了這篇文章,大家還會點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腦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軟網推薦:快速下載需要的谷歌瀏覽器擴展
軟網推薦:一軟在手 隱私管理全搞定

TAG:電腦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