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陸海新通道火了!八省區市攜手共建美好前程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陸海新通道火了!八省區市攜手共建美好前程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地處中國西部,如何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這曾是長期困擾西部省區市的難題。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推動下,2017年,以重慶和新加坡為「雙樞紐」的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簡稱「陸海新通道」)投入運行,中國西部就此踏上聯通全球的開放新征程。

作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運營中心,重慶與兄弟省份加強合作,攜手共建「陸海新通道」。今年1月7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寧夏、雲南、青海、新疆在重慶簽署合作共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八省區市攜手共建「陸海新通道」,猶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陸海新通道納入2019年國家重點項目National Key Projects

陸海新通道由2017年2月中方和新加坡雙方共同發起、2017年9月成功開行的「南向通道」發展而成。

陸海新通道銜接「一帶」和「一路」,同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等發展有機契合,為中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打通了一條重要通道,有助於推動西部地區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經過一年多的運行,陸海新通道形成了國際鐵海聯運、跨境公路運輸和國際鐵路聯運等三種物流組織形式。

隨後,西部越來越多的省區市,和重慶一起加入了陸海新通道的「朋友圈」,藉助陸海新通道加速開放開發:2018年11月30日,陸海新通道跨省區共建工作推進會在渝召開;2019年1月7日,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等西部八個省區市簽署了共建陸海新通道框架協議。在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提出全團建議,將陸海新通道明確為國家戰略性項目。隨後不久,《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正式發布,提出「規劃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新通道正式納入2019年國家重點項目。

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自2017年4月28日開通運行至2019年3月底,已累計開行901列,外貿貨物貨值累計約4.3億美元,內貿貨物貨值累計約23.1億元人民幣。

國際鐵路聯運(重慶—河內)班列從2018年3月開行截至2018年年底,在9個月時間裡共開行了55班次,其中去程6班,回程49班。

重慶—東盟跨境公路班車2016年4月28日首次運營至2019年4月8日,共計發車861車次,總貨值為83419萬元。2019年已發車200車次,總貨值為9827萬元。

越南班列力爭儘快達成每日一班BlockTrain

在渝新歐(重慶)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漆丹的辦公桌上,放著一份重慶渝新歐物流有限公司與越南鐵路運輸與貿易股份公司的合作協議,協議的下方,是厚厚一疊的會議筆記。

「這是我們近一年來多次研討如何進一步推動越南班列更快更好開行的記錄,目前,我們亟待解決的,不是回程班列的問題,而是如何豐富到越南的去程班列貨源。」漆丹指著寫得密密麻麻的會議紀要說。

隨著去程貨源的打開,為越南班列最終實現每日一班打下良好的基礎。

按照合作協議,重慶渝新歐物流有限公司與越南鐵路運輸與貿易股份公司將著力打造南向通道貨運路線,儘快實現中歐班列(重慶)越南國際班列,形成每日往返開行各一班。

同時,越南正與中國探索一站式通關的可能性,縮短進口商品的通過時間。

回想起自己一年前的工作,負責越南班列物流業務的余春說,變化來得猝不及防。

這個變化是一組精確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它是每個月40餘個集裝箱的數量,而今年2月,這個頻次已經變為了每周40餘個集裝箱。

指著自己正在整理的訂單,余春說,如今在越南,各個大公司都已經知道一個地名,那就是「重慶」。

「重慶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只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自此達四海的重要樞紐。」

來自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18年3月開始開行的越南班列,在9個月時間裡共開行了55班次,其中去程6班,回程49班。

漆丹說,越南班列的開通,豐富了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國際多式聯運運輸方式,實現了向北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向南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深入中南半島內陸,將加快重慶與越南、乃至中南半島的雙邊貿易和文化交流,使重慶成為經濟貿易轉口樞紐。

越南國際班列是中歐班列(重慶)大通道的向南延伸,主要採取鐵鐵聯運的方式。該班列將直達越南,深入中南半島內陸腹地,遠期可通過泛亞鐵路直達泰國曼谷、寮國、新加坡等,與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深入結合。

漆丹說,目前,渝新歐公司與越南鐵路方取得緊密合作,已實現通過鐵路「歐洲—重慶—東南亞」全程供應鏈「一站式」貫通。

國際鐵海聯運一個月創兩個「首次」CombinedTransport

最近不到一個月時間,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又跑出了兩個「首次」:

本月,一列「定製化」的班列從重慶發車,在欽州港轉海運赴印度;3月底,鐵海聯運班列首例保稅平行進口車抵渝。

如今,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主要貨品包括汽車整車及零配件、建築陶瓷、化工原料及製品、輕工及醫藥產品(飲料)、糧食、生鮮凍貨等8大貨類中的30餘個品種。

4月10日,首列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出口印度專列在重慶順利發車,這是一班「定製化」的專列。

當日上午,一列滿載25個集裝箱大櫃,貨值超800萬人民幣的汽車零配件貨運專列從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鳴笛出發,運至廣西欽州港後將換裝海運貨輪抵達印度。全程僅需要20天左右,較江海聯運節省14天時間。

這是「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平台公共性的延伸——在服務廣大市場運營主體小批量訂艙外,能夠滿足客戶「定製化」專列發運需求,提供更多元的一體化陸海聯運服務。

從目的地來看,「陸海新通道」去年底覆蓋全球6大洲71個國家和地區的155個港口,截至今年3月底,已經覆蓋全球6大洲71個國家和地區的166個港口。

第二個「首次」,讓重慶又增加一類平行進口車。

3月26日,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首例保稅平行進口車抵渝。

當日上午,4輛豐田塞納2019年款進口整車在重慶鐵路口岸開箱查驗並辦理通關手續,這是陸海新通道首例保稅平行進口車業務,作為重慶首例保稅平行進口車業務,標誌著重慶整車口岸獲批後的保稅進口取得了零突破。

本次運抵的4輛車從加拿大經香港國際中轉至廣西北部灣港,再運抵重慶國際物流園,這是繼中東車、美規車之後,又增加的一類平行進口車。

據了解,此次進口的車輛可在保稅狀態下存放於保稅倉內,暫不繳納進口關稅和代征增值稅等,待產品進入國內市場才繳納相應稅款,為企業節省了成本。而且,存放在B保的涉證進口車輛,除法律規定外,一般不需提交許可證件,只需報關進入國內市場時向海關提供,簡化了手續。

更為關鍵的是,本次取消了保稅倉儲3個月期限的限制,可以大大降低平行進口汽車的物流成本和資金壓力,進一步助推企業擴大業務規模、延伸產業鏈。

近億元貨物搭東盟班車直達目的地RegularBus

4月15日,滿載著機械產品、手機配件的重慶東盟公路班車集裝箱大卡車,從重慶公路物流基地內的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駛出,途經廣西憑祥,17日抵達越南河內。相比海運,這批貨物運輸時間縮短了近15天,成本約為空運的十分之一。

重慶東盟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業務運營部總監曾意介紹,重慶東盟公路班車目前已開通東線、東複線、中線、西線、亞歐線以及重慶—新加坡線等6條線路。其中東線是重慶—廣西憑祥—越南河內,約45個小時可抵達河內;東複線走向為,重慶—廣西欽州港—越南胡志明,約240個小時到達;中線則是重慶—雲南磨憨—寮國萬象—泰國曼谷,約98個小時到曼谷;亞歐線走杜伊斯堡—重慶團結村—重慶南彭—越南河內,約18天到目的地;西線從重慶—雲南瑞麗—緬甸仰光,耗時約79個小時;新加坡線則是重慶—廣西憑祥—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約7天。

重慶東盟公路班車不僅可按客戶要求進行「門到門」服務,還相比海運縮短時間,相比空運節約成本的優勢。

以重慶—越南這條線為例,「重慶到河內全長約1400公里,東盟班車採用汽運綜合運輸單價成本約0.63/噸公里,單面運行45個小時,與海運相比縮短了近15天,成本約為空運的十分之一。「曾易說。

正是有這些優勢,重慶東盟公路班車2016年4月28日首次運營至2019年4月8日,共計發車861車次,總貨值為83419萬元。2019年已發車200車次,總貨值為9827萬元。

目前東盟班車已形成覆蓋越南、寮國、泰國、柬埔寨、緬甸、新加坡等國的幹線運輸網路,國內外合作夥伴已達20餘家,在東南亞地區可供客戶選擇使用的倉儲分撥點近30個,運營線路從「定線」模式發展成為「定製」,可按客戶要求進行「門到門」的服務,形成重慶面向東南亞各國的跨境公路運輸網路。

「我們實現了原箱直達目的地。」曾易稱。比如重慶—新加坡線路,當天從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報關後出發,7天後抵達新加坡,全長共約4500公里。「班車以45尺集裝箱作為運輸單元,可實現原箱直達目的地,中途不掏箱,減少貨損貨差。」

曾易透露,今年將進一步加大開行力度,預計2019全年將發車800班次。」

文/重慶青年報記者 向爽 據重慶日報、重慶晨報·上游新聞等資料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徒步中國 的精彩文章:

救護車高速超車出車禍後疾馳離去,被撞轎車:已報案
「最美的是生活」教授47歲得女,繪千幅畫記錄孩子成長

TAG:徒步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