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金大受:十六羅漢圖

金大受:十六羅漢圖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金大受是南宋時代浙江寧波具有代表性的佛畫師。

由於寧波地方佛寺需要甚多的佛畫,因此有一批職業性的佛畫名家,專門從事佛菩薩像、羅漢像、十王圖等的繪作,如陸信忠、陸仲淵、普悅等人便是,這些人在中國畫史上均默默無聞,但東渡日本的宋元繪畫名跡上卻遺留了他們的手筆。金大受亦是其中之一。

十六羅漢圖,各幅有落款「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繪於慶元元年(1195)之前,當時的寧波被稱為「明州」,作為現存浙江佛畫中時代最早的作品而聞名。金大受所繪的羅漢筆鋒收斂,形態把握準確,其賦彩也是巧用中間色,採用協調的自然表現手法,在寧波所繪製的羅漢圖中也屬於佳作。作為攝州多田院的鎮院之寶而傳來。曾為原邦造舊蔵。

金大受所畫十六羅漢計十六幅,分藏三個處所,除了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了十幅之外,其餘分別由二個私人收藏家所收藏。十六幅中,每幅均有「大宋明州車橋西金大受筆」的落款,因此一直被誤認為作者是西金居士。後來才被判定為南宋寧波車橋之西的畫家金大受。

十六幅中,現藏於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的一幅,長117.4公分,寬50.4公分。尊者著偏袒右肩式僧服,外罩水田衣,微側臉注視手中的持花,其蹙眉掀鼻,張口露齒的表情,很是特出。畫中除尊者之外,另有侍者一人,以及伏在矮几的小童一人,尊者頭上的圓光,以青綠色為之,背後花樹盛開,樹枝上倒掛一朵蓮花,色彩精緻,筆觸細膩,採用了較幽沉的色調,卻烘托出尊者和圓光的明亮。

第一尊者

賓度羅跋啰惰闍尊者

群馬縣立近代美術館藏

局部

第二尊者

迦諾迦伐蹉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三尊者

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五尊者

諾距羅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六尊者

跋陀羅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八尊者

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九尊者

戍博迦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十一尊者

羅怙羅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十三尊者

因揭陀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十五尊者

阿氏多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第十六尊者

注荼半托迦尊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局部

來源:私享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齊白石只可能誕生在20世紀?
潘天壽:石濤用點,空空闊闊乾燥無味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