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甲午戰爭日本無力久戰,晚清卻不敢死磕,慈禧多少有些忌憚光緒!

甲午戰爭日本無力久戰,晚清卻不敢死磕,慈禧多少有些忌憚光緒!

甲午戰爭是影響著近代中日局勢,此戰之後晚清的喪失了崛起的機會,而日本則搶佔了台灣及附屬島嶼,加上2億輛白銀的賠款,這極大的刺激了日本的野心,而且日本軍事力量更是在清政府身上猛吸一口血後快速發展,可以說如果當時清政府和日本死磕,可能就沒有後來的中日全面戰爭了。

要知道當時的日本可不是幾十年後的日本,當時日本的國力有限,如果清朝拒不投降,不賠款,日本絕對有破產的可能,它當時從歐美各國借款發展軍事(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從英美法那裡獲得了大量貸款,特別是在北洋海軍被圍困於威海衛後,英國更是在明面上支持日本了,而且沙俄已經準備著從滿清身上割肉了),如果清朝不賠那些錢,日本的結局是什麼樣子?

日本若是繼續打下去會很艱難,當時海戰輸了陸戰日本的非戰鬥減員非常嚴重,病死的很多,而且日本國內經濟跟不上了,戰爭是消耗戰,日本上至天皇都節衣縮食來維持戰爭。清政府估計也會更加弱,會更加苦難,但日本也可能被滅國,因為其他列強的肥肉被搶,他會趁日本虛弱時攫取日本的果實這是必然的,日本必然得突出嘴裡的肥肉,不然他的國家也會被打的滅亡,你見過一群老虎會讓一隻狼吃他嘴裡的羊嗎,除非老虎吃剩下的骨頭,才會給狼留下一點,動物世界的規則同樣實用人類世界,只是高級一點的動物屬性而已。

其實清朝的武器裝備只有海軍稍微不及日本只是因為清朝已經很多年不增購新艦所致,但即使是這樣像濟遠,鎮遠這樣的鐵甲巨艦日本一艘也沒有,而陸軍裝備不比日軍差,但是都沒怎麼打,日本是用岸上的清軍炮台攻擊在港內清軍艦隊的,中日海戰之時南洋艦隊坐觀北洋艦隊與日交戰而不予援助,北洋官兵像南洋借軍艦交戰而南洋不借,政令不一派系林立最高統治者一味投降姿態根本沒有交戰的決心底下的官兵根本不知道聽誰的所以一退再退。

只能說晚清面對的爛攤子誰也收拾不了,國內以慈禧為首的滿蒙權貴眼中甲午戰爭只不過是日本和淮湘軍之間的事,並沒有觸及到滿蒙八旗利益。如果要將戰爭繼續下去的話,就只能是全國全民動員了,任何稍微有點政治歷史常識的人都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所以清廷根本不會甚至是不允許將戰爭繼續下去。

再者有一點讓慈禧有些忌憚,不敢繼續打下去,明眼人都知道,日本彈丸之地,無力長期作戰。慈禧主要關心自己的位置,繼續打下去,光緒皇帝就有可能成為抵抗運動的中心人物,從而獲得真正的權力。所以說只要清廷是為了國家民族利益而抵抗到底,日本必敗無疑。然而帝後權力之爭誤國誤民,多少還把大清社稷一塊誤了。

如果說當時晚清和日本死磕到底 ,日本有很大會攻破北京城,但限於自身原因應該不能繼續擴大戰果,只能佔據京城等待議和,而這個時候國內就容易生變了,因為為了打仗全國老百姓餓著肚子在支持,時間久了必亂,所以才會有談判,但當時晚清的電報因泄密早被日本掌握所以談判的底牌被伊藤博文提前得知,李鴻章在被動的談判中肯定處於不利,在這種情況下賠償白銀3億兩還割讓台灣島和澎湖列島,最後還傷了腦袋差點瞎了一隻眼為此要求少付幾千萬兩白銀,可以說是被日本人嚇破了膽子,他們是急需要和談的,他們沒有繼續打的準備。當然晚清也會先崩潰,北方流民四起,南方各督撫相互擁兵自重,各列強會扶植親近自己的割據勢力,中國很有可能提前進入軍閥混戰的時代。

再者日本體量決定了他佔領不了中國,列強也不會你坐視不管,也打不了持久戰,列強是不可能允許日本獨吞中國的,北洋政府剛成立時更弱小,卻在列強中不斷斡旋,保住了清的絕大多數領土,那時更加強大的日本想通過二十一條滅亡中華,結果呢,消息一出,全世界列強施壓,導致當時內閣倒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李定國缺乏這一方面能力無法挽救南明;南明困局朱棣早已埋下禍根
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多少和其獨特政治結構有關,晚清則恰好相反!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