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我的媽媽是粉紅色的,因為她很漂亮」

「我的媽媽是粉紅色的,因為她很漂亮」

這幾年,我們越來越在意「美」這件事。

雖然說審美不需要有高下之分,但真正的「美」總是能夠被大多數人感知。而且,隨著「美」的東西越來越多,人們的口味也變得越來越挑剔。

不僅想要視覺上的驚喜,還想要內心能夠為之一振。

這樣的要求多嗎?有一個品牌照此標準創造著「美」,已經有147年了。而且,它的主業並不是設計、插畫、藝術……它是資生堂。

「摩登」是觀感,更是力量

從海報、產品設計、西餐廳Parlour再到品牌雜誌《花椿》……資生堂的視覺形象散發著獨特的日式西洋風,線條簡單,色塊大膽,不冗雜卻熱情。如若有女性形象露出,必然是一位先於時代的「摩登女郎」。

昭和時代的廣告

60年代的資生堂口紅海報

為這一切奠定基調的人,是資生堂的初代社長福原信三。Google他的名字,你會發現維基百科將他介紹為:日本攝影師。

他是日本近代攝影的先驅者。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他遊歷歐洲學習藝術,沉浸在各式展覽之中,深受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影響。

福原信三作品,1940年攝於台灣

從父親手中接過資生堂後,福原信三便將運營和銷售交給了留學時的好友,自己則專註於產品設計與形象推廣。

福原信三說:「但凡事物皆必豐美。在日本美意識的基礎上,他融入了自己在西方所積累的審美閱歷,打造出一股新鮮的美學潮流。

制「花椿」logo

資生堂那枚像印章一樣的「花椿」logo,初始版本就是福原信三在1915年時繪製而成的。

100多年來,這枚logo經過了四次細微調整,但最根本的設計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成立「意匠部」,培養內部設計師

1916年,福原信三成立了「意匠部」,招攬美術學校的高材生和年輕畫家入社工作。當時,「設計師」這個職業在日本還未成熟,而資生堂的這群人聚在一起,為「美」做著各種嘗試。

1938年,平面設計師山本武夫工作中

如今,「意匠部」已被改名為「這裡是,銀座資生堂宣傳部」,100多位設計師的創意與靈感在此涌動。

設立畫廊,與藝術對話

1919年,福原信三成立「資生堂畫廊」用於商品展示。非展示時間,則無償地讓年輕藝術家在此展示自己的作品。

資生堂畫廊

如今,畫廊位於資生堂銀座大樓的地下,是日本現存的最古老的畫廊之一,依然在持續舉辦優質展覽。

創辦品牌內刊《花椿》,成為日本設計界的經典

說起好看的品牌內刊,很多人都會想到創辦於1937年的《花椿》。《花椿》的視覺設計跳躍、配色大膽、不受拘束,就像那些打破傳統的摩登女性,直到現在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花椿》

在那個年代,《花椿》除了推介美容信息,還會呈現藝術和生活方式,為當時的女性帶去了很多新鮮思想。就像資生堂所說的:「作為新女性,不但要貼近潮流,更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潛能。

《花椿》夏號

「美」的背後,藏著這幾個男人

資生堂所呈現的海報、廣告、產品包裝與空間設計等都保持著東方氣質,卻又現代感十足。

一個多世紀過去之後,初代社長福原信三所確立的美學風格沒有衰敗,反而越來越豐滿、鮮活。充滿生命力的「美」的背後,是一批設計師、藝術家在為它一點一點注入力量。

盧丹詩,歐洲人認識了資生堂

提起盧丹詩(Serge Lutens),也許現在很多人會想到香水。但在創立香水品牌之前,他是一位造型師,曾為Vogue的拍攝負責妝發與珠寶造型。25歲時,他就受Dior之託為其創立整個彩妝線。他也是一位攝影師,攝影作品曾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展出。

70年代末,資生堂已進入歐洲市場,卻沒有引起太大的水花。當時已在時尚界內赫赫有名的盧丹詩,主動加入了資生堂,擔當起形象設計的重任。

他為資生堂的彩妝設計配色,並為宣傳海報掌鏡。海報中的模特膚色雪白、眼影魅惑、黑髮、紅唇……他用西方藝術道出了東方的神秘感。

資生堂當時的社長說,因為盧丹詩,「資生堂的形象在五年之內,就被整個巴黎家喻戶曉。

仲條正義,40年的《花椿》藝術總監

經手《花椿》的設計師有不少,但最常被人們提起的還是仲條正義。1968年,37歲的仲條正義開始負責《花椿》的視覺設計,一做就是40年,讓這本刊物的形象深入人心。

他說:「為了讓這個漫長的過程不陷入無意義的重複,每隔一年到三年的時間,我就會推翻一切,進行全新的改變。

仲條正義時期的《花椿》

大概正因為此,仲條正義創造的「美」是跳躍在紙上的,很可愛,但不幼稚。他說:「雜誌弄得亂七八糟也沒關係,我就是喜歡那樣,太過漂亮反而無趣。

澀谷克彥,帶來一陣超現實之風

1981年從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後,澀谷克彥就進入了資生堂工作,直到2007年開始統籌包裝、空間、形象等方面的設計。

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是這幅斬獲了龜倉雄策獎的資生堂形象海報。傳承已久的唐草紋樣,象徵著永恆的能量與美。

資生堂總部的地面採用了海報字體

2012至2018年,他接手《花椿》,既維持了《花椿》的有趣與審美,又為其注入了超現實攝影風格。

澀谷克彥時期的《花椿》

澀谷克彥曾說,真正的「美」的價值,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得到。如今,資生堂依然在為創造這樣的「美」而努力著。

去想像美的生活

資生堂的「美」從來就不局限於化妝品和潮流,而是要「幫助人們去想像美的生活」

所以,它常常舉辦各式展覽、活動,用這些方式悄悄地將「美」置入人們的日常。

上個周末,資生堂中國的員工活動日在北京和上海一起舉行,LensforKids設計並策划了期間的一系列藝術活動,讓所有參與的員工及其家庭一起來創造「生活中的美好」

具體做些什麼呢?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過化妝品用不完的情況。於是,資生堂中國便請員工們收集她們平時閑置的口紅、腮紅、眼影等化妝品,交給LensforKids團隊進行加熱、溶解、調色。

經過處理後,這些廢棄的化妝品變成了繪畫顏料,有大紅色、粉紅色、磚紅色、沙茶色、橘色和紫色,大家會用它們來創造什麼呢?

一起來畫「花椿」logo吧!

第一個活動,便是全家人一起來繪製資生堂的「花椿」logo。

據說,當時福原信三將山茶花放入裝滿水的玻璃容器中,從而構思出了這幅圖樣。挺拔的一支山茶花代表著資生堂的目標與決心,「彎腰」的一支則是向顧客表達謝意。

100多年來經過多次調整,這個logo的形態與韻味都未曾偏離最初的模樣,非常經典。

向左滑動看「花椿」logo變遷

在家長的協助下,小朋友們用天真的、充滿幻想力的方式去畫「花椿」,那是他們眼中的「花椿」之美。

現場的部分作品,向左滑動看更多

用畫筆記錄身邊的臉龐

畫完「花椿」之後,所有人將接到下一個任務:描繪彼此的臉。

很多時候,面對越是親近的人,人們反而越不會仔細觀察他們的臉。所以,資生堂中國邀請員工們將透明的亞克力板舉在臉前,讓自己對面的人透過亞克力板進行觀察、描繪。

孩子畫父母,父母畫孩子,夫妻、情侶之間互相畫彼此……在不同的線條與顏色中,大家記錄著彼此的面孔,發現生活中「人」的美。

現場的部分作品,向左滑動看更多

畫完之後,員工們可以一起將這張「臉」裝裱起來帶回家。

今年,資生堂制定了新使命:Beauty innovations for a better world.美力創新讓世界更好。

這次,資生堂中國的員工活動日不正是這樣嗎?無論什麼事物,被注入新鮮的力量之後,便足以發現更多美好。

而每一個人,都可以是「美」的創造者。

在生活中,有什麼樣的瞬間讓你覺得它很「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留言點贊數最高的3位,我們將送出資生堂中國員工活動日的同款材料包一份喔~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項目策劃:LensforKids團隊

統籌:琢研 | 創意/設計:龍吟 | 編輯:yaoyao

Lens正在招聘新媒體編輯/資深編輯、

商業策劃、兒童美學職位及實習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努力了也沒有得到回報……」
有哭有笑,就把原來不懂的事看懂了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