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開國少將的經歷獨一無二,被關了10年,成了文化大家

這位開國少將的經歷獨一無二,被關了10年,成了文化大家

在開國少將中,李逸民的經歷非常特殊,甚至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就來看看。

李逸民是浙江麗水人,早年考上了復旦大學,但是風起雲湧的革命風潮,讓他深感學生的無力,於是毅然放棄了學業,考入了黃埔軍校第四期,跟林總、劉志丹、伍中豪、張靈甫、謝晉元、胡璉等人成為同學。

1927年南昌起義爆發時,李逸民正擔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24師教導隊政治指導員,起義的槍聲響起後,他立即動員全體教導隊官兵參加起義。可是,教導隊長頑固不化,無論如何開導都不同意,並暗中把槍運走了。

有人報告李逸民,說槍剛剛被隊長運到了戶井巷的倉庫里,準備凌晨再轉移。從教導隊到這個倉庫,大概有5公里,李逸民立即帶著3名戰士向倉庫狂奔。

後來有人計算出,李逸民5公里跑了17分鐘,按照現在的軍體標準,完全可以打滿分。

李逸民追到倉庫時,教導隊長也剛剛到倉庫,李逸民舉槍就打,將隊長擊斃,拿到了槍,成功帶領教導隊參加了南昌起義。

但是,南昌起義後,李逸民轉到上海,不久就被敵人逮捕了,而且被判處「無期徒刑」。

當然,到了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合作,李逸民就被放了出來,「只」做了10年牢。

請注意,從1927年南昌起義,到1937年抗戰爆發,正是紅軍如火如荼的10年,而李逸民卻是在監獄裡度過的,這在上千名開國少將中,都是唯一的一個。

那麼,李逸民在監獄裡的這10年都在幹什麼呢?答案是學習文化知識。

李逸民被捕後,關在蘇州軍人監獄裡,一直關心著我軍的發展情況,但是,監獄裡什麼資料都沒有,根本沒有途徑了解。

有一天,他發現外面探監的人用英文報紙包著衣物進來,看守人員看到是英文報紙,也看不懂,就沒有細查。李逸民靈機一動,偷偷把這份報紙留了下來。這可是外界信息的唯一來源,不管寫的是什麼,都是很重要的信息來源。

李逸民有一個表哥在上海行醫,每月都要來看他,他便讓表哥買來英文字典和相關資料,開始學習英語。

李逸民是復旦大學高材生,本來就有基礎,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可以閱讀這份英文報紙了,裡面竟然有紅軍的消息,這讓他驚喜萬分!

從此,他的表哥每次來看他,都要用這種報紙包些點心和衣物進來,看守人員也一直沒有阻攔。就這樣,李逸民一點點地積累紅軍的動態,還講給獄中的戰友們聽,鼓舞了很多人。

除了學習英語,李逸民還在監獄裡讀書,比如《史記》《資治通鑒》《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等,都看了好幾遍,成了監獄裡大名鼎鼎的文化人,連看守人員有什麼事都要請他幫忙。

因他優秀的文化功底,1937年出獄後不久,就被安排到了抗日軍政大學當教員,後來還成為抗大第三分校政治部主任。

建國後,李逸民也繼續擔任文職工作,曾是政治部文化部部長、解放軍報社總編,並被授予開國少將。

(圖:李逸民繪畫作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逸民在50歲時又開始學習畫畫,而且還是左手學畫。很多朋友說,學學可以,當個愛好就行了。但李逸民卻不這麼看,他覺得中國的書畫博大精深,畫里有歷史、有文化、有修養,必須認真對待。

為此,李逸民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畫畫,經過多年的練習,博採眾長,集大家成自家,終於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絕配,相得益彰,並多次舉辦畫展,在社會上影響非常大。

看看李逸民將軍的一生,其實可以給很多人啟發:你覺得沒有條件學習,那你看看李逸民,在監獄裡照樣可以學;你覺得年紀大了沒精力學,再看看李逸民,50歲才開始學畫,照樣成為一代大家!

所以,只要你想學習,就不要說沒有條件、沒有時間、沒有機會,這些統統都不是理由。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中國志願軍沒有雷達和探照燈,卻練了一門「神功」,威力無窮
這位國軍名將武功極高,用一把大刀,一夜砍死數百個日本鬼子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