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復活節島雕像之謎被解開,研究員:是他們留下的信件

復活節島雕像之謎被解開,研究員:是他們留下的信件

人類一路走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披荊斬棘,為活著、活得更好而奮鬥。面對物競天擇的法則,我們的祖先不斷地提升自身能力和探索外界,以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如今的人類已然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或許可以說是地球的統治者。人類的文明也輝煌燦爛,科技也卓有成就。

在科技足以支撐我們的夢想的情況下,我們實現了飛出地球、飛出地月系、飛出太陽系,並將飛向更遠的地方。我們對神秘的宇宙充滿了好奇,不斷地探索,並試圖尋找到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但也有人對此充滿疑問,以現在我們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地球的資源來看,我們再在地球上生活幾十萬年是沒有問題的,花那麼多錢去探索宇宙,尋找宜居星球,搞些有的沒的,究竟有什麼意義呢?這要從一個古老的故事講起。

復活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它位於南太平洋東部,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島。這個島第一次被外來者發現是1686年,那時那裡一片荒涼,但有許多巨大的石像矗立著,這便是這個神秘的島嶼給世人的初印象。而它的名字源於當時的海上霸主——荷蘭所成立的西印度公司的探險隊在復活節那天登上該島,那天也是那裡的土著人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不過那時的居民已經不多了。據說他們用火來崇拜巨大的石像,那些石像造型奇特,神情嚴肅,一律面向海洋,似乎在思考些什麼東西。人們覺得這實在太蹊蹺了,存在太多疑點了,於是展開深入研究。

據說復活島的第一批居民是在公元400年左右到達該島,並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得益於當時的復活島地理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人口得到空前未有的增長。但那時的人們只知道向自然索取,不知道保護自然,更不懂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島上的資源漸漸枯竭,他們只能砍樹造船,出海捕魚。樹也漸漸減少,周圍的海洋生物也漸漸消失。人們有時實在餓得沒辦法了,還殺害同胞、吃人肉。於是有人猜測,那些石像不僅是對神靈、祖先的崇拜,精神的寄託,更是對自己的反思和對後人的警示。

再豐富的資源也經不起肆無忌憚的開採使用甚至浪費。雖說我們目前還不用擔心地球的資源會完全耗盡,但我們得為我們的子孫後代考慮,煤、石油、天然氣等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總有枯竭的那天。如果我們不尋找新的宜居星球,註定只能像復活節島的土著居民漸漸凋零。所以,探索宇宙是有必要、有意義的。這不僅為人類永遠生存下去尋找希望,而且促進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

但這些似乎還有些遙遠,目前我們每個人能做到的、切切實實感受到的,就是節約資源、保護資源。如果我們繼續肆無忌憚的消耗它們,恐怕等不到找到宜居星球的那一天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奇物使者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楊利偉回地球後,16年過去了都不再上天?原因讓人尊敬

TAG:奇物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