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拜登宣布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是否「廉頗未老」?

拜登宣布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是否「廉頗未老」?

據CNN報道,美國前副總統喬·拜登於當地時間周四,通過發布一段視頻正式宣布,他將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從而對外界持續存在的揣測作出最終回應。

確認參選後,76歲的拜登將成為參與競選的候選人中,公共服務年限最長,且年齡僅次於伯尼·桑德斯的第二位「高齡」候選人,他亦被看作謀求連任的特朗普在2020年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這是拜登第三次參與到白宮的競選當中,他可能成為宣布參選的第20位民主黨人。幾個月以來,拜登團隊已經為前期競選投入緊羅密布的籌備工作之中。幾個月前,拜登接連陷入數位女性的「不當接觸」指控之中,也加劇了民主黨人對此的擔憂。然而,拜登即將面臨的挑戰似乎不止於此。

拜登為何與特朗普隔空「互懟」

拜登以超長的政治服務生涯為人所知。1972年起,拜登被選入特拉華州的參議院,此後,他在參議院任職司法委員會和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近40年,曾於1988年和2008年兩度競選美國總統,均告失敗。直到2009年,開始擔任前美國總統奧巴馬任期的副總統。

據政治新聞網站《政見》報道,「奧巴馬選擇拜登作為夥伴,有以下三個原因:一個是他的外交政策,一個是他的辯論技巧,一個是他對藍領階層選民的吸引力。」一位民主黨人表示。「拜登很明顯符合這三個條件,並且很多工會的領導人認為拜登是能提供幫助的人。」

作為民主黨內的「藍領階層」代言人,為了獲得支持率,拜登同樣提出了為藍領階層謀求福利的宣言。「我認為我是這個國家最有資格成為總統的人。我們國家當下所面臨的問題是我一生都在努力解決的問題,那就是中產階級的困境和外交政策問題。」在去年12月的一次演講中,拜登這樣說。

在拜登有意參與2020年總統競選的消息流出後,拜登隨即被外界稱為同樣將要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從而謀求連任的現任總統特朗普的最強勁對手。兩人的「隔空互懟」一時間引發媒體關注。

拜登此前在一場演講中稱,如果自己和特朗普還是在高中,他會把特朗普「帶到健身房後面,狠狠地揍一頓」。而特朗普隨後在推特上也毫不示弱地回應稱,「拜登這個瘋狂的傢伙,想表現得像個硬漢。事實上,不論是在心理上還是身體上,他都弱爆了。這是他第二次威脅我,對我進行人身攻擊。他並不了解我,他會敗得很慘,哭到最後。別再威脅人了,喬!」拜登於23日再次回應稱自己不應該說那些話,「因為不想和(特朗普)這個傢伙一起群魔亂舞」。

而早在2016年,拜登就曾說過想要「把特朗普暴打一頓」,而特朗普當時回應稱,十分「樂意」和拜登「約架」。

兩人「隔空互懟」被看作是2020年選舉的預熱。據CNN報道,與拜登相熟的民主黨人表示,拜登希望把握住這次選舉,從而完成民主黨最主要的任務——在競選中擊敗現任總統特朗普。但是,他同樣面臨一系列其他問題,比如,他身邊的民主黨人名單已經與他此前參加選舉時完全不一樣了,40年過去了,各種情況更加複雜,

據消息人士稱,拜登計劃於本周一在匹茲堡舉行他的第一場競選活動,並計劃在未來幾天內先後前往愛荷華州,南卡羅來納州和新罕布希爾州等幾州進行活動。

「行為不當」風波已過,拜登面臨新的挑戰?

不斷出爐的民調結果也與外界對於拜登的看好出奇一致。在4月16日出爐的一項民調中,拜登以31%的支持率獲得領先,緊追其後的是以23%支持率排名第二的桑德斯。然而,拜登的競選前半段路仍然註定不平坦。

據消息人士透露,最近幾天拜登一直在聯繫草根階層中的活動家們,以便在正式宣布參選後,獲得他們的競選捐助。

不久前,拜登遭到數例女性指控「行為不當」,而陷入醜聞之中。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上周五,內華達州前州議員佛洛雷斯在美國《紐約雜誌》撰文稱,在2014年,她參選內華達州副州長時,同黨的拜登於投票日前幾天來到拉斯維加斯的造勢大會站台,當時兩人正等著主持人叫名上台。那時,還是副總統的拜登把雙手搭在她的肩上,探過身嗅她的頭髮,然後「用力又緩慢」地輕吻她的後腦勺。令她感覺「不適且困惑」。

隨後,一系列關於拜登「行為不當」的新聞成為美國網民新的話題,拜登也陷入「人設崩塌」的危機之中。拜登通過推特發表聲明,對佛洛雷斯的指控表示了否認並承諾,將在未來更尊重每個人的私人空間。在不久前參與一期電視節目時,拜登更以此「自黑」:在擁抱一個小孩時,特意提及自己已經獲得了「允許」。

在桑德斯等候選人依靠大量的在線支持獲得可觀的籌款時,如何向草根階層支持者籌集小額資金,成為拜登籌集競選資金時面臨的不小挑戰。據《政見》報道,在周三向支持者及潛在捐款者進行講話時,拜登表示了對於籌集資金的擔憂。「資金是很重要的,我們會為在首周的24內籌集到的資金量而受到評價。」拜登告訴他的團隊。「人們認為愛荷華州和新罕布希爾州是競選活動中的第一道測驗,不是這樣的,首周的24小時是第一道關卡。」

除了籌集資金,拜登還需要對他往昔政治生涯中遭受的一些異議作出回應。

據《紐約時報》報道,拜登「在墮胎問題上的反覆成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個標誌」。他是克拉倫斯·托馬斯被提名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聽證會主席,會上指控托馬斯性騷擾的安妮塔·希爾(Anita Hill)遭到羞辱和貶低。儘管拜登對希爾受到的待遇表示痛心,但他從未直接向希爾道歉。

同時,拜登不得不將關伊拉克戰爭的辯論重新帶到公眾面前——他在戰爭授權上投了贊同票。他也需要向公眾解釋投票廢除《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Glass-Steagall Act)的原因,該法案解除了對銀行業的監管,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製造了條件。拜登曾表示,稱那是他政治生涯最後悔的投票之一。

《紐約時報》認為,對於那些迫切希望把特朗普趕下台的中間派來說,建制派拜登似乎是最安全的選擇,但是選擇一個「需要不斷為自己道歉的候選人」實際上是有風險的。「沒有人應該用2019年的標準來評判拜登的整個生涯,但如果他要競選總統,我們有理由去問,他究竟是不是適合當下的領導人。」該報評論道。

文/壹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外事兒 的精彩文章:

加拿大垃圾在菲律賓放了六年,杜特爾特怒了:不拉走就開戰!
特朗普曾被「通俄門」調查「嚇哭」?現在該笑了……

TAG:新京報外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