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轟動北京、驚動康熙的輪迴轉世

轟動北京、驚動康熙的輪迴轉世

人是否有輪迴轉世?靈魂是否存在,以怎麼樣的形式存在?

至少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辦法能夠證實前世存在或不存在。一些超離奇的案例,也真得神奇到讓人難以不相信!

有關誰誰是誰誰的靈魂伴侶,這個想法很浪漫,也就是說,即使他(她)們都投胎轉世了,人家還是會排除萬難找到彼此。

在古代,輪迴轉世是一個常見的話題,有些人能夠記得自己的前生,有些人再生後還能再續前緣。清朝人在這方面的記載有不少。

康熙帝朝服象

清代康熙年間,有一位為官清廉、聲譽很好的廣東高明知縣縣令,名鈕琇,字玉樵,江蘇人。從政期間,他還喜歡搜集民間的奇聞軼事,並記錄下來。他所寫的《觚剩》正、續二編皆作於廣東高明知縣任期。正編完成於康熙二十九年(1700年),分為八卷,有《吳觚》三卷、《燕觚》一卷、《豫觚》一卷、《秦觚》一卷、《粵觚》二卷。自序一篇。續編完成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共四卷。有《言觚》一卷、《人觚》一卷、《事觚》一卷、《物觚》一卷。自序一篇。

(微信搜索 新正述傳統文化 公眾號 看更多好文)

在其著作《觚剩》卷四中記載了一樁曾驚動皇上的輪迴事件:

八歲女孩續前緣

北京城東部有一戶普通人家生了個女兒,這孩子剛出世就與眾不同,能說話。女嬰說:「我是工部郎中鄭濂的婦人,怎麼在這裡呢?我想回家了。」女嬰的父母聽了她的話,便讓人尋找鄭濂的住所,原來鄭家離女嬰家只相距二里多路。

女嬰父親雖然知道了鄭家在哪兒,但卻覺的此事太過怪異,因此告訴家人要嚴守秘密,不許告訴女嬰鄭家在哪裡。

到女嬰長到能走路時,有時竟跑出巷外,說是要回鄭家。她的父母因此常抱著她、看管她,嚴防她私自出去。女孩越來越大,可她堅決要去鄭家的強烈願望竟然絲毫未變,看管已不是個好辦法。

女孩八歲那年,實在不得已,她的父親只好去鄭家,一打聽,鄭濂的夫人確實已離世多年,於是說出這件匪夷所思的怪事。鄭家一聽,趕快派車轎來迎接她。

八歲女孩來到鄭家,毫不生疏,雖然鄭家面積很大,房屋眾多,可她竟輕車熟路,直入內室,坐到床上,面朝南對眾人說:「我的兒子和媳婦在哪裡?還不快出來見我。」

眾人見這小姑娘擺出夫人的譜兒,都偷偷掩著口笑,雖不遵命但也不敢正眼看她。

正好鄭濂從外面進來,女孩站起身來說:「我與你分別已經很久了,難道你不認識我了?」

於是,她又指點自己前生的衣服放在哪兒,鞋放在哪兒,與鄭濂夫人生前的習慣絲毫不差。鄭濂覺的這事太怪異,當天又把她送了回去。但是聽到看到的人覺得此事太新鮮,於是到處傳說,很快京城內無人不知了,就連皇宮內的人都紛紛議論,最後驚動了康熙帝。

康熙帝聽聞此事,感到好奇,於是召鄭濂進宮詢問此事。那時候誰對皇帝撒謊,可是欺君大罪,要滿門抄斬的。鄭濂雙膝跪地,嘴唇哆嗦著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詳細稟報給康熙帝。

康熙帝聽後,認定此事可信,就恩准他續前世姻緣。

女孩到了十多歲時,鄭濂就奉旨與她結了婚,倆人恩愛如前。

《榆巢雜識》、《池北偶談》卷二十一等著作中還記載著其他清朝人轉生的故事。

念佛老嫗轉生成官員

清朝官場有一個官員叫蔡之定(1745年—1830年),也是當時的四大書法家之一。蔡之定,字「麟昭」,號「生甫」,晚年號「積穀山人」。他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考中進士。後來擔任高宗實錄館總篡官、侍講學士等官職。

當時人們稱呼蔡之定為「蔡老嫗」,姓蔡的老婆婆。怎麼會這樣稱呼他呢?據說,蔡之定生來就帶著前世的記憶,他曾說自己的前生是一個念佛的老嫗 。

蔡之定刻了一枚印章,上面刻著四個字「黑橋佛嫗」,意思是黑橋念佛的老太太。因為記得前生,所以今世沒有泯滅善根。他還是堅持每天誦經念佛,常年吃素,不吃葷腥之物。蔡之定的容貌清奇古樸,人們就以「蔡老嫗」稱呼他。

周西水與僧人

清朝初年,官員周西水也是生來就帶著前世的記憶。小時候他不能說話,但是他知道自己前世是某個縣邑的人,經常到什麼地方去玩。他還記得曾在院子里放了一個案幾,庭院里種著紅薔薇。今生他還經常夢到那個地方。

周西水七歲時,在門前玩耍。有個僧人路過他家門口,對他說:「我和這孩子有夙緣。」

僧人一說完,周西水應聲立即能說話了,周西水的父母都很驚訝,也非常高興。

僧人

周西水十四歲那年,再次遇到那名老僧。

僧人法名「寶蕊」,福建人。寶蕊很有才華,懂象緯、律歷、勾股、洞章等學術。

不到半年,周西水就學會了這些知識。

寶蕊離開之前,曾對周說:「十年之內,天下必會大亂。你是下一朝的人物。」

當時是明崇禎九年(1636年)。至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滅亡,大清入主中原。周西水也經過科考入仕,成為清朝的官員。

清朝初年,周西水以明經的資格成為候補官吏。他常常想到寶蕊臨別時贈送給他的詩,詩中有這樣一句話:「元夕燈前尋賈子,秋風台下拜鄒生。」

他百思不得其解。當他候補成為房山令的時候,時值上元節也就是元宵節,他和同僚們在賈公祠宴飲。周西水問:「這是誰的祠廟?」

同僚們告訴他:「這是唐朝詩人賈閬的仙祠。」

周又問:「他有子孫嗎?」

小吏回答說:「有個賈某,是他的後裔。因拖欠稅款,被押在監獄裡。」

聽到這,周西水便下令放出了賈某,自己代他交了拖欠的稅款。

當年秋天,周西水又調到平谷縣做縣令。上任的當天,他便出去勘察田畝。夜晚,他住在山村古廟。等到早晨天亮時,他起來看那祠廟的匾額,竟是鄒衍的仙祠。

至此,他才悟出寶蕊在「元夕燈前尋賈子,秋風台下拜鄒生」這句詩中早已有預言。

後來,他記述了寶蕊傳授的知識,撰寫出《三才儒要》三十卷。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在下方圖片隨意打賞,算是對我們的支持和鼓勵吧。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三才 的精彩文章:

命運的迷霧:班超看相
(2)佳麗三千 王美人封后有玄機

TAG:新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