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一位農民穿吉利服,拿狙擊槍射殺542個士兵,史上最有效狙擊戰

一位農民穿吉利服,拿狙擊槍射殺542個士兵,史上最有效狙擊戰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每個人對軍事的了解都不一樣,那麼差異大不大我來告訴大家。讓您養成天天熱愛看軍事的一種習慣如果意義不同,想法不同,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一起分享樂趣,謝謝你們的支持與關注,我會繼續的努力給大家帶來有意義有深度的軍事文章吉利服、98k其實都是真實的戰爭武器,吉利服的英文名是Ghillie suit,是蘇格蘭的一名獵人發明的,「吉利」一詞在蘇格蘭蓋爾語當中是「男孩」的意思,是蘇格蘭神話中住在山林里的精靈,精靈以樹枝、青苔為衣服。於是,外表和灌木叢、草地相似的偽裝服,就被稱為「吉利服」。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身穿吉利服的士兵

Kar98k其實是毛瑟1898年型卡賓槍,這種步槍在1898年的時候就有了,所以稱之為「98k」,98k是一種老式步槍了,不過,98k如果裝上瞄準鏡,是可以當狙擊槍使用的。

在真實的戰爭環境下,穿吉利服,端著狙擊槍,要挑戰悶熱,因為吉利服非常的厚重,內部的溫度有50℃,如此高的內部溫度,加上吉利服本身的粗麻布、樹枝、樹葉,使得吉利服成為了一種易燃物品,遇到煙霧彈、白磷彈很容易著火,因此,穿吉利服要想不暴露目標,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身穿吉利服的美國士兵

相對於外觀類似於灌木叢、草地的吉利服來說,雪地吉利服就要有很多的優勢,雪地吉利服比較的輕便,只要外觀類似於白雪,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偽裝的作用,在世界戰爭史上,就有一位農民穿著雪地吉利服,拿著狙擊槍,射殺了542個士兵,他被譽為史上最有效率的狙擊手。他就是芬蘭人席摩·海赫,席摩·海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蘇聯人稱之為「白色死神」。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身穿白色迷彩服的席摩·海赫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蘇聯人一直擔心德國會從芬蘭入侵蘇聯,而且蘇芬之間長期以來對邊境線有爭議,因此,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3日,蘇芬兩國爆發了「冬季戰爭」,在這次戰爭中,蘇聯獲得了勝利,得到了芬蘭的部分領土,但是,冬季戰爭也使得蘇聯損失慘重,更讓德國看出了蘇聯軍事實力的虛實,下定決心入侵蘇聯。

蘇芬戰爭,也使得世界各國開始普遍重視狙擊戰,在世界近現代軍事史上,狙擊戰長期以來是一個被忽略的戰術,「狙擊步槍」一詞在英語里是sniper rifle,「sniper」一詞來源於獵鷸者,在英國人殖民印度期間,英國的貴族有狩獵的愛好,當他們獵殺一種名為鷸鳥的水鳥之時,發現它行動非常靈敏、警覺性也非常的高,還沒開槍,就飛走了,為了獵殺到鷸鳥,英國的貴族就待在隱蔽的地方把自己偽裝起來,然後用精準度比較高的步槍去打鷸鳥,在這種情況下,鷸鳥一般猝不及防,還來不及反應過來,就中彈了,因此,狙擊戰術其實來源於狩獵。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使用狙擊槍的士兵

狙擊槍最早被應用於戰爭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當時的美國士兵使用步槍並配備3倍鏡,能夠在730米的範圍內狙殺對方的士兵,但是,當時的狙擊槍還十分的落後,有的步槍甚至只有「瞄準筒」,而沒有倍鏡,狙擊戰在戰爭中也並未發揮多少作用。

英國人開始正式組建狙擊部隊,始於布爾戰爭之後,而蘇聯人正式在軍隊中配備狙擊步槍則始於蘇芬戰爭之後。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狙擊槍瞄準鏡,現代軍事訓練場景

蘇芬戰爭期間,席摩·海赫是芬蘭陸軍第34團第6連的一名士兵,他當時參加的是蘇芬戰爭中的柯拉戰役,他原來只是一位農民,因為芬蘭的人口比較少,森林資源比較多,一些農民同時也是獵人,獵人和農民同時也是民兵,席摩·海赫的射擊技術,主要也不是在軍營里學的,而是平時打獵時練就的,更神奇的地方是,席摩·海赫作為一名狙擊手,居然不用倍鏡,因為使用瞄準鏡會在雪地里反光,反而讓他暴露自己的目標,他只依靠步槍身上本來就有的鐵制照門與準星進行狙擊射擊,不使用倍鏡,除了不會反光,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需要抬頭看瞄準鏡,進行狙擊射擊時,抬頭看瞄準鏡,不僅耗時,而且還容易讓自己暴露。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蘇芬戰爭中的芬蘭士兵

海赫使用的步槍也不是專業的狙擊槍,而是芬蘭國產的一種普通步槍,這種步槍是根據俄國生產的手動步槍改進的。

柯拉戰役發生於1939年12月7日至1940年3月13日,在將近100多天的時間裡,海赫使用狙擊槍一共擊倒了542名蘇聯士兵,平均每天狙殺5名士兵,射殺人數最多的一天則超過了25人,海赫的「精確打擊」使得蘇聯士兵一度感到恐慌,稱他為「白色死神」,當時的蘇聯士兵,並未全部身穿白色迷彩服,他們在雪地里跑來跑去,很容易被海赫發現,而海赫則身穿白色迷彩服,這種白色迷彩服同時也是雪地里使用的吉利服,海赫躲在雪堆的後面,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就擊倒了一名蘇聯士兵。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當時的芬蘭士兵

當然,發生狙擊戰時,有狙擊戰術,也有反狙擊戰術,最常見的反狙擊戰術就是放置煙幕彈,不過,在戰場上,還有一種簡單的反狙擊戰術可以讓狙擊手倒下,那就是使用炮彈進行狂轟炸,炮擊狙擊手只要知道狙擊手的大致位置即可,而不需要苦苦追尋其具體的方位,炮彈的殺傷半徑大,一旦有一顆炮彈落在了狙擊手的附近,狙擊手很有可能被炸傷,而無法完成狙擊任務。

但是,在柯拉戰役中,炮彈也奈何不了席摩·海赫,有一次,一枚炮彈就在他的附近爆炸了,由於爆炸的位置距離海赫還有一定的距離,他只受了一點輕傷。

軍事是最多軍迷熱愛的喜好,更是軍人心中的崇拜與敬畏地位是無比的堅定

席摩·海赫

1940年3月6日,席摩·海赫被蘇軍的一顆爆破子彈擊中了臉部,他受了重傷,沒過多久就昏迷了,等他醒來之時,柯拉戰役已經結束了,3月13日,實際上整個蘇芬戰爭也結束了,不過這場戰爭,席摩·海赫並不算躺贏,因為蘇芬戰爭最終還是以芬蘭的失敗而告終,芬蘭人只不過讓蘇軍受到了慘重的損失而已。

席摩·海赫在雪地里狙擊蘇軍的時候,步槍開火以後,雪花會揚起,為了不讓蘇聯士兵通過揚起的雪花發現自己,席摩·海赫常常站在雪堆的後面來隱蔽自己,長時間待在雪堆附近,呼出的熱氣會像一小團白霧一樣揚起,為了不使得自己呼出的熱氣暴露行蹤,海赫常常將雪含在嘴裡。

當有人問席摩·海赫是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時,他的回答很簡單,那就是多練習。

蘇芬戰爭結束以後,席摩·海赫被晉陞為少尉,而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位下士,席摩·海赫也成為了芬蘭歷史上晉陞速度最快的一名軍人。

戰爭結束以後,席摩·海赫後來一直當獵人,在芬蘭的一個小鎮里安度晚年,2002年4月1日,席摩·海赫去世,這一年,他96歲。

席摩·海赫的非對稱戰術以及他優秀的戰績,最終並未改變蘇芬戰爭的整體形勢,因為戰爭靠的是整體的工業、經濟實力,芬蘭的國力比較弱,縱然有優秀的狙擊手,也無法改變戰局,不過,席摩·海赫的優秀的射擊技術,也使得世界各國開始重視狙擊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白話說事 的精彩文章:

24架蘇35交貨完畢,下一步我們買這款戰機並非傳聞已久蘇57
俄羅斯收到一個壞消息:中國這款戰機已經定型蘇35基本沒機會了

TAG:大白話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