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iOS和安卓相愛相殺,到底誰抄了誰?

iOS和安卓相愛相殺,到底誰抄了誰?

點擊來回科技關注我們喲!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

精緻有趣的科技數碼體驗與測評

盡在「來回科技」

有鎖機全面科普

在手機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無數的操作系統

無論是早前統治市場的塞班,黑莓或是後起之秀Windows Phone

亦或是劍走偏鋒的Tizen和Ubuntu,他們都沒活到最後

後來的結果我們也看到了,Android和iOS笑到了最後,他們一起聯手統治了市場

截至目前,iOS佔有率大概為12%,安卓則是87%

對手是你進步最好的老師,這個理論放在手機上依然適用

安卓和iOS進化之路中,少不了相互學習

今天小馬哥要為大家帶來的是,安卓和iOS在發展過程中的相互借鑒,以及iPhone和安卓手機的相互致敬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安卓最早是為鍵盤操作設計的

在安卓的第一款正式產品HTC G1身上,就使用了令喬布斯笑掉牙的全鍵盤滑蓋設計,並用上了5顆實體按鈕

就連那可觸控的屏幕,看起來也像是為了追趕iPhone,在早先的原型機中倉促加入的功能

安卓原型機

再來看看它的屏幕,電阻式觸控屏,不支持多點觸控,安卓手機甚至花了好幾年時間普及多點觸控的電容式觸控屏

大概在之後的2009和2010年,市場上湧現了大批外觀上更那麼接近iPhone的安卓手機

例如三星蓋樂世的第一款產品,Galaxy S

而這時的安卓2.X系統界面,也遠比之前的安卓更像一個觸屏系統

最早的安卓UI

早前的iPhone受人詬病的一點就是,每個APP推送的消息會立馬出現在屏幕上,需要你立即做出反應,並且不能一次查看多條

安卓系統則不同,谷歌推出了通知中心,將消息進行整合,用戶下拉即可查看多條推送

於是在2011年的iOS 5上,我們見到了通知中心的iOS化

2013年的New HTC One帶來了全金屬機身以及三段式的天線設計

但這兩個設計真正成為智能手機的趨勢卻是被2014年的iPhone 6所帶動的,同時iPhone開始了大屏化

當然,類似的設計我們在之後的華為,OPPO,vivo等一眾國產品牌中屢見不鮮

看到這,你還會說國產手機抄蘋果嗎,我們明明抄的是另一家國產手機廠商

2013年的iOS 7採用了扁平化的設計風格,在安卓5.0上我們看到了類似的效果

那麼安卓是否借鑒了iOS呢。答案是否定的

2014年谷歌提出Material Design的設計理念,旨在讓像素具備維度,並且崇尚多彩

為了實現這種效果,谷歌添加了大量高光,陰影以及紋理等元素來實現立體感,並輔以各種活潑俏皮的色彩

基於對數字世界的理解,Material Design創造了圖案和顏色的完美契合,形成強烈的自我風格表達

而iOS所謂的扁平化設計則是運用大量毛玻璃堆疊的特效,拋棄了高光,漸變以及陰影,以求一種極簡的風格

甚至,iOS 7都無法稱之為扁平化設計的開創者

在桌面和移動端,微軟的Windows 8 metro界面才是真正具有影響力的開拓者

在安卓6.0上,谷歌為我們帶來了許可權管理。與iOS類似,應用申請許可權時需要經過用戶的同意

並且,我們還能夠在設置中自行管理許可權

當然,APP擁有的許可權過多也是安卓廣為人詬病的不同,相比iOS嚴格的許可權管理,安卓的管理機制的確有些過於寬鬆

谷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之後的安卓版本中,更加嚴格規範APP對某些API的訪問許可權

同時在安卓6.0上出現的還有,對移動支付的支持以及指紋識別功能的引入

要知道,在當時的2015年,安卓手機的指紋識別功能已經逐漸成熟,移動支付也蔚然成風,系統級的支持顯得極為重要

但這些,都發生在Touch ID和Apple Pay誕生之後,這不免讓人浮想聯翩

2016年登場的iPhone 7不僅消滅了3.5mm耳機孔,還帶來了IP67級的防水

當然,我們也不曾遺忘,曾經有一個廠商不遺餘力地支持手機防水,它的名字,叫做索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回科技 的精彩文章:

資訊丨明年iPhone將支持5G??丨?魅族16s售價?曝光,3598丨三星摺疊屏手機發布會推遲?
資訊丨高通蘋果和解,5G iPhone將臨??丨1499元起,三星A系列更新?丨1599元起,榮耀20i發布

TAG:來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