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蘭州市因黃河穿城而過,這獨特的地域特徵滋生出獨有的水上運輸工具———羊皮筏子。自去年羊皮筏子被省文化廳正式確定為第一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七里河區文化局又開始了羊皮筏子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工作。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皮筏分羊皮筏和牛皮筏兩種。黃河流域的甘南、臨夏、靖遠等地牛羊成群,為製作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最初是用牛皮胎進行水運,以後在實踐中得到發展,將牛皮袋捆在木排下製成皮筏,發展到後來,由於羊皮有材料多、製作簡便、便於組筏、輕便、易充氣、易搬運等特點,而興起了羊皮筏子。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蘭州羊皮筏子由清光緒年間興起,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傳承不斷。它是以蘭州為中心的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皋蘭縣及省內的靖遠縣、永靖縣、景泰縣;寧夏自治區中衛縣、青銅峽市;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市和青海省的循化縣等地的重要水上運輸工具。它是以羊皮為囊,充氣、扎縛,以木架捆綁而成,分為600個和460個皮胎的大型、360個皮胎的中型、330個皮胎的小型載貨筏和13個皮胎組成的載人皮筏4種。其特點是只能順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可謂「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羊皮筏子的駕馭根據筏子大小不同,由1名至8名筏工組成,由諳熟水性經驗老到的「峽把式」掌槳領航,其他筏工統一聽從號令。過去黃河水道既無水文資料,又無導航設備,運送過程十分兇險,所以形成了很多禁忌,如每次開筏前,筏客們都要沐浴凈身,選好「黃道吉日」,然後殺雞宰羊,祭祀河神或龍王,他們十分忌諱講「破、沉、撞、沒」等字眼,只許乘客稱呼他們為「掌柜的」或「把式」,不許稱呼「筏子客」或「航家」。路過一些「事故多發地點」時,禁止乘客詢問地名,漂流途中每見河神廟或龍王廟,都要停下來進廟燒香磕頭,祈求一路平安。他們的生活雖然十分艱辛、危險,但是苦中有樂,一路划槳,一路高唱嘹亮的「花兒」。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七里河區文化局負責羊皮筏子申遺工作的張世齊說,從光緒年間至今世代沿襲,羊皮筏子連續不斷承載了幾十代人的勞動、生活、交通運輸的歷史使命,這是它的歷史價值;羊皮筏子造型美觀、獨特,很具觀賞性,已被製作成雕塑、工藝品等,這是它的藝術價值;它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研究地區文化發展的重要項目,這是它的文化價值;它是食品的衍生製品,不消耗資源能源,製作容易,操作簡單,無噪音、無污染,所以它還具有經濟實用價值。

但是,目前由於現代交通工具的發達和交通設施的便捷,它的貨物運輸和載人濟渡的功能基本喪失,主要功能轉向娛樂。而成為娛樂項目後又能持續多久?無法預測,也許若干年後會被其他豐富的娛樂項目取而代之。因為需求量小,傳承人越來越少,羊皮筏子處於瀕危的境地,其實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運輸功能喪失、旅遊又尚未興起時,就曾一度中斷,處於消亡狀態。後來隨著旅遊業的興起,羊皮筏子漂流作為一種特色旅遊項目,由民間自發組織才又重露頭角。所以,羊皮筏子的搶救和保護迫在眉睫。

蘭州:黃河浪平筏子遠

如今,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視和倡導,羊皮筏子的保護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對羊皮筏子採取保護措施,首先是保護傳承人,將其製作工藝、駕駛技術、人文的生存狀態保存下來。而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成立專門保護機構;配備專門保護人員;列入名錄形成檔案;撥出專項保護經費。從去年開始,七里河區文化局開展了羊皮筏子的普查工作,主要是對其分布狀況、運營情況及傳承人的普查,同時請有關專家進行調研論證,並指定保護責任人,撰寫相關材料、申遺,保護工作才剛剛起步。

張世齊認為,現在蘭州羊皮筏子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經費問題,二是民間行為的運營方式缺乏管理和指導,今後應成立羊皮筏子保護協會,對其技術、製作、駕駛及運營等進行規範管理和文化意義上的保護。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羊皮筏子走到今天的境況,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如今它作為一種新興的旅遊項目,滿足了現代人的文化生活需要,仍是黃河文化的一部分,為黃河風情線增光添彩。故而就目前來說,它的精神意義遠遠大於實用功能。而將這一凝聚著古代文明的工具保存下來,讓後世人見到,本身就意義非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周作人:現代文化史魯迅之外的另一個異端
抗戰最精彩一仗:殲滅日軍16000人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