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兩大盟友對抗,美國從中使壞,敘利亞再次面臨危機

兩大盟友對抗,美國從中使壞,敘利亞再次面臨危機

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若不是得到兩大盟友伊朗與俄羅斯的支持,可能早已改頭換面,美國早就期盼著敘利亞政權顛覆,如今對敘利亞政府提供支持的俄羅斯和伊朗居然為了利益鬧對立,美國加緊對伊朗制裁,以色列不斷對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設施進行空襲,過去伊朗對敘利亞政府提供支持,不僅派出伊斯蘭革命衛隊,而且還運送石油,如今伊朗油輪已經被阻止通過蘇伊士運河前往敘利亞,敘利亞全國陷入油荒,雖然敘利亞政府軍收復了失地,但貧困與匱乏的加劇正在打擊民眾的信心。一場新的危機正在來臨。

敘利亞陷入油荒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敘境內培育和支持反政府武裝,目的是推翻巴沙爾政府,隨後伊朗軍事介入,派駐了近10萬革命衛隊,帶來裝備的同時還包括經濟援助,2015年在巴沙爾政權岌岌可危之時,俄羅斯也出手了,有了俄羅斯和伊朗這2位盟友的支持,敘利亞政府得以喘息,在2017年至2018年底,敘利亞境內反恐戰爭基本結束,隨後就是和平重建了,然而此時敘利亞的兩位盟友俄羅斯和伊朗卻面臨著利益的爭奪問題,俄羅斯和伊朗都為巴沙爾政權維持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們自然要爭取更多利益,比如俄羅斯在拉塔基亞附近有軍事基地,這裡被視為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但伊朗人卻從巴沙爾手中獲得了這個港口的部分運營權。所以這引發俄羅斯對伊朗的不滿,另外俄羅斯認為敘利亞反恐結束了,伊朗是該撤出了,而且俄羅斯認為伊朗在敘利亞的勢力過於強大,而且影響到了俄羅斯的利益。半島電視台4月20消息稱,俄羅斯軍隊和伊朗革命衛隊前一天在敘利亞多地發生了交火事件,導致多人死傷。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被俄羅斯軍隊視作挑釁,因為他們在敘利亞代爾祖爾省的一個地區竟然攔截俄羅斯軍警車隊,最後俄羅斯和伊朗發生了火拚。

普京與巴沙爾

伊朗是比俄羅斯派兵更早,出兵更多的國家。十幾萬伊朗革命衛隊的聖城旅和巴斯基民兵以及忠於伊朗的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拉克什葉派武裝來幫助伊朗人,這讓伊朗認為,他們可以當仁不讓地在敘利亞佔據頭把交椅。俄羅斯則是根據敘利亞的軍事合約出兵,因此始終把當地是做自己的勢力範圍。所以最終這兩個巴沙爾的盟友開始鬧對立了。

巴沙爾兩大盟友發生對抗,這讓美國和以色列發現了機會,因此可以藉此打壓伊朗了,本來美國去年退出伊核協議後,美國就加大對伊朗的制裁,以色列更是為防止伊朗坐大威脅以色列利益,主動向伊朗發動攻擊。曾經一艘排水量20萬噸的伊朗油輪,通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停靠在塔爾圖斯港,給敘利亞政府送來了10萬噸原油,這緩解了敘利亞政府不少壓力,然而近期在美國的壓力下,埃及政府宣布,將暫時禁止伊朗油輪通過蘇伊士運河前往敘利亞,如果伊朗還要向敘利亞輸送原油的話,只能通過南非好望角進入大西洋,再經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但這明顯也不可能,除了航程更遠運費更高外,伊朗油輪幾乎也不可能通過直布羅陀海峽。

敘利亞油站

沒有了伊朗的幫助,敘利亞境內富含油氣的地區又都在庫爾德控制區內,2011年內戰爆發後,敘利亞主要依靠伊朗與俄羅斯填補石油缺口,但自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全面限制後者出口石油,並將俄羅斯與伊朗多家運油公司列入黑名單後,敘利亞國內原就失衡的石油供求開始加速傾斜。目前敘利亞政府控制區內的原油日產量僅為2.4萬桶,遠不能滿足13.6萬桶的日需求,因此石油主要依賴進口,但由於受美國影響,伊朗停止向敘利亞提供信用額度起,就再也沒有運油船抵達過敘利亞的港口了。

巴沙爾面臨新危機

所以說現在來說,敘利亞正面臨石油危機,多地鬧「油荒」民眾叫苦不迭,敘利亞政府正面臨西方「經濟戰爭」。自2011年後,敘利亞的極端貧困人口比例已較2011年翻了一倍,達69%;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09年至今,該國56%的企業均已倒閉或遷走;該國失業率也從2010年的不足10%,飆升到了2015年的50%多。戰爭催生了更多的窮人,同時也讓更多入職者面臨無工作可做的困境。 雖然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佔領了該國80%以上的土地,但隨著國內油價上升,甚至無油可加,加上民眾的貧窮,焦躁與無奈的情緒很快演變成了衝突與爭吵,官員與民兵的插隊行為一度引發了暴力,這將成為新的危機之源。

8年前爆發內戰是因為國內危機,如今雖然巴沙爾政府打擊極端恐怖分子取得了勝利,但兩大盟友因為利益而爭吵,美國在其中使壞,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將面臨新一輪的戰後危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線一哨兵 的精彩文章:

為啥結束對伊朗石油豁免?俄羅斯一語道破美國的陰謀
烏克蘭大選結果還沒有出爐,波羅申科的總統令已開始「縮水」

TAG:前線一哨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