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靖江人的眼光和智慧:造船不斷出奇蹟,發展不斷出新意

靖江人的眼光和智慧:造船不斷出奇蹟,發展不斷出新意

文 |白孟宸

靖江人的眼光和智慧:造船不斷出奇蹟,發展不斷出新意

/靖江製造的巨輪。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靖江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擁有新世紀集團、新揚子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當筆者站在靖江城區牧城公園遠眺對岸江霧中時隱時現的江陰要塞時,腦中閃過了楊慎的這句詞。所謂「牧城」,是靖江的古稱。這裡最初就是長江中冒出的一片沙洲,三國東吳曾在此地牧馬。數百年的江流沖積,始有靖江。聚沙成洲不僅是靖江的地理特徵,也成為靖江人團結一心、追求美好的精神基因。

1949年的靖江不過是江北一處較為重要的水路交通樞紐。50年過後的1999年,牧城公園西側,一座當時「世界第四、中國第一」的懸索大橋——江陰大橋橫跨大江南北,天塹變成了通途。2013年,靖江港獲批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2015年成為長江北岸首個縣級億噸港。隨著長江12.5米深水航道開通,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保稅物流中心(B型)三塊金字招牌的靖江,大踏步邁向大船大港大樞紐時代,在開放融合的變局版圖中找准支點,在全球貿易發展新格局中搶佔先機,「長江未來港」的藍圖清晰呈現,新時代的長江之歌正在唱響,一座長三角地區有影響力的現代化港口名城加快崛起。

靖江人的眼光和智慧:造船不斷出奇蹟,發展不斷出新意

江陰長江大橋將江北的靖江和江南的江陰連接在一起,於 1999 年落成通車。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靖江的鄉鎮工業與蘇南同步勃興,為後續發展培養了市場意識、積累了技術和管理經驗。由此發端,靖江形成了6000多家工業企業為支撐、具有雄厚基礎的裝備製造主導產業。早在1949年,靖江已經成為江北重要的修船基地,能工巧匠們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將徵集來的數千條帆船翻修一新。48年後,靖江的造船人再次創造了奇蹟:靖江的江蘇新世紀集團建造了中國民營造船廠第一艘萬噸級貨船。隨後,一艘艘萬噸巨輪從夏仕港江口駛向全球,最大噸位的超級巨輪載重量32.5萬噸。新世紀集團、新揚子船業、南洋船舶等船企共同打造了靖江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在高端裝備製造業大發展的推動下,靖江的船舶、汽配、機電、通用設備、工程機械等優勢主導產業,正在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發展。

當年第29軍的重要渡江點羅家橋港,如今是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重點區域,其地標意義依然鮮明。這裡布局著一個個高端特色產業園。我們在精密製造產業園走訪,一家家涉及航空結構件、半導體設備配件、醫療器械、安防設備等領域的企業,不僅產品高端,其生產過程也全部智能化,機器人手臂、數控機床、3D列印隨處可見。「小米加步槍」的時代早已過去,在信息化、智能化大潮湧動的今天,靖江鮮明提出以船舶海工、汽車配套、空調暖通、電機電器、成套裝備、健康營養等六大智能製造集群,打造「智能製造城」,加快構建面向未來、高端引領、智造見長的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向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中的「智能製造」示範城市目標進發。

靖江人的眼光和智慧:造船不斷出奇蹟,發展不斷出新意

靖江市牧城生態園,現為江蘇省最大的綜合性濱江生態濕地公園。

站在牧城公園的長江岸邊觀賞大江美景,也讓人看到了靖江人獨到的眼光和過人的勇氣。就在我國部分地區還在以自然生態的永久破壞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時,靖江人已經開始琢磨如何保護長江沿江的生態。2010年後,靖江開始將生態保護和歷史文化遺迹的恢復和開發作為城市發展的關鍵環節。黨的十八大以來,靖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研究沿江綠色發展的問題,首創3個1/3的理念,即「三分之一岸線綠色發展、三分之一岸線開發性保護、三分之一岸線不開發」,被《人民日報》等央媒稱讚為「『不開發區』的智慧」。1949年解放軍渡江時的幾處重要出發地,例如九圩港、上青龍港等地,都被劃入永不開發區域,在相當短的時間內恢復了長江沿岸濕地面貌。

曾經硝煙瀰漫的戰場,正向著「生態宜居地」的目標奮進,一場不見硝煙的「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在靖江大地次第展開。這次採訪,我們集中看到了靖江「華麗轉身」的成果,牧城公園已經成為江蘇省最大的綜合性濱江生態濕地公園。但採訪中,靖江人坦承,發展理念的突然轉變,讓一部分老百姓無法接受。但靖江的幹部,卻以1949年帶頭毀家支前的黨員幹部為榜樣,從自己做起,帶頭拆除在政府規劃的生態保護區中的工廠和養殖場。有的幹部晚上回家做家人的工作,白天又要全心全意投入對群眾的說服和教育工作中。未來「生態宜居地」的靜美,一定與當下的靖江持續發揚渡江戰役「支前精神」密不可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魯迅唯一的孩子周海嬰:做業餘攝影師,不為獵奇,只為證明時事
麥克阿瑟是如何幫天皇逃脫罪責的?東條英機「說漏嘴」嚇到一群人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