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彎路也是必走的路,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彎路也是必走的路,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1967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發表論文,將父母養育方式分成三種方式。1983年心理學家Eleanor Maccoby和John Martin在Baumrind的基礎做了改進,總結出四種父母養育方式,從此成為行業經典。這四種父母養育方式分別與嚴格要求與情感關注相關,具體為:

獨裁式,高要求 低關注。這些父母要求孩子服從命令、尊重長輩,孩子沒有聽從指令時便給予懲罰。他們看重孩子的成就、遵守紀律與自我控制。他們的孩子在家裡承擔很多責任,沒有多少自由可以離開家庭。目前在美國,這種養育方式多出現於工人階級與下層階級的家庭里,但虎媽的養育方式也多少算在這個類別里。

寬容/放縱式,低要求 高關注。這些父母處處關注孩子需求,滿足孩子所有要求。他們對孩子沒有期望值,也不設置界限與紀律,對孩子從不說「不」,認為孩子不可能犯錯。他們希望孩子愛父母,和父母像朋友一樣相處。這種養育方式通常出現於較富裕的家庭里。

疏忽式,低要求 低關注。這種父母完全放手,有時甚至會出現玩忽養育責任的犯罪行為。他們完全不管孩子的生活,情感疏離,經常消失不見。有的家長甚至不給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食物、衣服或安全的住所。這種家長大多生活在極度貧困中,他們自己有可能有精神疾病。

權威式,高要求 高關注。這些父母給孩子設置高標準和高期望值,有明確的界限,讓孩子承擔後果。他們對待孩子很溫暖,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他們會跟孩子辯論,給孩子自由探索、失敗、尋求自己人生的機會。

四種父母養育方式| 圖片來源:Sustaining Community

「直升機父母」通常處於「獨裁式」和「寬容/放縱式」之間。在面對孩子的學業、課外活動時,他們獨裁地決定了孩子的人生道路,害怕孩子人生失敗,不理會孩子自己要的是什麼。當他們想討好孩子時,他們則變成了寬容/放縱式,包攬孩子所有的生活,不讓他們經受失敗或傷害,幫他們處理所有日常問題。

雖然「權威式」父母聽起來也是「獨裁式」和「寬容/放縱式」的結合,但比起「獨裁式」父母,「權威式」父母給孩子們解釋規則背後的原因,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理性的個體來對待,並且溫暖關懷孩子的情感需求;而比起「寬容/放縱式」父母,「權威式」父母不會讓孩子輕易逃避問題,他們在溫暖和嚴格、方向和自由之間做平衡。

「權威式」父母的做法聽起來非常難以平衡。在具體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呢?Julie Lythcott-Haims在書里提了幾個建議:

01

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

玩耍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工作。美國臨床發育心理學家Nancy Cotton在《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發表的文章里列舉了玩耍對孩子的作用:玩耍給孩子機會以學習訓練新的技巧,學會新的能力;玩耍是孩子控制焦慮的天然武器,玩耍可以使他們在日常生活的重負中解脫出來,塑造適應新環境的能力;玩耍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還可以讓孩子理解付出與收穫的關係。

當孩子們的時刻表被課外班排滿之後,孩子們失去了自由玩耍的時間。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在課外班不也是在玩嗎?但Boston College教授Peter Gray認為:孩子必須自行選擇玩耍的方式,並完全由自己主導怎麼玩,決定自己玩的目標。當承認決定孩子玩什麼、怎麼玩時,對孩子而言那就不是玩了。

Julie Lythcott-Haims給出以下具體建議:

尊重自由玩耍的時間。無論孩子是五歲還是十五歲,父母都要知道,玩耍和睡眠一樣,都是孩子成長發育的必需。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玩耍的時間,不要把課外班日程表排得太滿。

了解你的孩子,知道他/她究竟需要多少自由時間。設置時間與地點的限制,注重安全,在這個設置里讓孩子盡情獨立地做他想做的事情。

和其他家長一起決定。孩子喜歡跟其他孩子一起玩,這就需要你和孩子的父母一起討論怎麼在課外班之間找到時間一起玩。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找誰玩,並自己給他們打電話約時間。

提供有想像力的玩具。把一千塊樂高丟給孩子隨便玩,可以培養孩子想像力;一步步教孩子怎麼用樂高搭建城堡則無法培養想像力。可以給孩子日常用品,如布料、娃娃、盒子、塑料杯子等,讓他們決定要怎麼折騰。

讓孩子決定怎麼玩,玩什麼。讓孩子自己玩,即使孩子玩得非常笨拙,做出來的東西也沒有意義,那也是孩子在探索自己的能力。你也可以讓孩子無所事事,他會自己找事情做的,這已經是在提高他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給孩子一定空間。當你擔心孩子的安全時,你可以讓孩子在你身邊玩,但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你和孩子之間的空間要越來越大。不要在孩子玩的時候一直在他身邊喋喋不休。

允許孩子受輕傷。不要在孩子玩時猛撲過去,防止孩子任何一點磕磕碰碰。孩子受一點輕傷,哭一會是沒事的。你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安撫,準備一點創可貼。

讓孩子在戶外玩。和鄰居搞好關係,讓他們知道孩子在門口玩,給孩子明確戶外玩耍的空間以保證安全,父母只要看著孩子玩、保證安全就可以了,不要過多干擾孩子怎麼玩。

圖片來源:Pixabay

02

教育孩子如何思考

耶魯大學教授Bill Deresiewica在他的著作《Excellent Sheep》里寫道:許多年輕人像馬戲團動物一樣擅長跳火圈。這些火圈來自父母、教師與社會,一圈更比一圈高。訓練有素的年輕人一圈圈跳了過去,獲得了優秀的學業成績,走向精英大學的校門,步入一條更為狹窄的精英階級工作的道路。他們的思維保守,從未在智識的灰色地帶打過滾,也不會從他們背誦的知識里辨別正確與錯誤,他們只是執行別人要他們做的工作,從未考慮過他們自己是否想要這些東西。獨裁式與寬容/放縱式相結合的直升機父母只要求他們獲得好成績,並不在乎他們是否學到了什麼東西,是否學會思考。這使得孩子要麼通過獨木橋,在精英大學裡迷失抑鬱,或者沒能進入精英大學而自暴自棄。

2001年,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家Denise Pope在她的書《Doing School》里討論:美國中小學孩子們像機器人一樣學習,知識被填鴨進孩子的腦袋,然後用寫作業、考試等方式吐了出來。由於孩子們面對升學巨大壓力,他們採用各種方式來取得好成績,而不是真正在學習與思考。他們無法將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除了父母、教師、習題集之外,他們什麼都不會。

這些孩子的未來會怎樣?多本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Daniel Pink在2009年發表的《Drive: The surprising truth about what motivates us》一書里寫道:在21世紀的美國職場里,那些需要「演算法」來完成的工作(即給予明確指示,單向完成工作獲得結論的工作)要麼外包給發展中國家,要麼轉而由計算機來完成。而美國70%的工作增長機會需要「啟發性」工作,你需要思考工作的需求,設計實驗測試各種可能性而得出一個嶄新的結論。21世紀的員工需要能夠思考。

圖片來源:Pixabay

當孩子們的日程已經被課外班擠滿了,他們還有什麼時間可以學習思考呢?作者Julie Lythcott-Haims認為,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們討論周圍事物,鼓勵孩子們擁有自己的觀點,來幫助孩子學習批判性思考。無論家庭成員的日程有多麼繁忙,也要保證大家可以一起吃晚飯。家庭共進晚餐可以幫助孩子們感覺到自己對父母很重要,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與自尊心塑造很有幫助,從而可以提高孩子的學業成績。在家庭晚餐時,你除了可以和孩子討論他們的生活,也可以討論國家大事與社區問題,這可以給你們的討論增加一點理論挑戰,促使孩子們關注身邊世界,提高批判性思考水平。從孩子開始上小學起,他們便可以開始學習表達自己的觀點,並參與辯論促使他們思考。

Julie Lythcott-Haims給出以下具體建議:

討論一個多角度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來自你最近閱讀的書籍或觀看的電影,也可以來自學校的政策或社區的新聞。你可以給孩子展現這個問題的多個層次與角度,鼓勵孩子們理解並討論。

詢問孩子的想法。你可以問孩子是怎麼想的,為什麼會這麼想,這個觀點是基於什麼價值觀或前提條件?如果孩子的觀點不能勝出,他們認為會發生什麼事情?後果會怎樣?如果觀點勝出了,為什麼情況就會變得更好?

採取反方觀點。無論孩子選擇哪一個角度的觀點,你都可以表達反方觀點,解釋為什麼這個觀點的背景,告訴孩子為何這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觀點,基於怎樣的價值觀與前提條件。你需要採取鼓勵與玩耍的態度,而不是批判或要求孩子。

鼓勵孩子回應你的觀點。你需要鼓勵孩子在辯論中提出新的想法,但不要逼他。有些律師家長會把孩子辯論到掉眼淚——這並不是好事情。

當孩子習慣辯論之後,和孩子互換角度。看看孩子是否可以提出一些新的觀點來反駁自己之前的論點。

03

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斯坦福大學教育學教授William Damon的研究發現:使命感是獲得生活快樂滿足的必需部分。使命感是人類的終極思考,它可以回答許多人的靈魂拷問:」為什麼我要做這個事情?「」為什麼這個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Damon把使命感和短期慾望分開:考試獲得A、和喜歡的女孩約會、在團隊里獲得一個位置、進入精英大學……這些都是短期慾望,長期來說這些事情並不一定很重要。而使命感是畢生所追尋的事情。Damon教授認為:孩子需要認識到,他們得找到自己的使命感,父母不可能幫他們做所有的選擇,不可能給予他們使命感,就像父母不可能選擇孩子的性格,也不可能給孩子的命運寫劇本一樣。

年輕作家Adam Smiley Poswolsky在2014年出版的暢銷書《The quarter-life breakthrough》中敘述了他採訪過的許多年輕人。這些年輕人順著父母定下的軌跡往前走,並沒有追尋個人的興趣,這使得他們困惑、憤怒、不快樂。父母們生活在不同年代,他們的職場生活和年輕人並不一樣,他們不一定可以為孩子選擇最好的工作。

圖片來源:Pixabay

作為斯坦福大學的前教務長,作者Julie Lythcott-Haims在自己的教學生活中,以幫助年輕人尋找使命感為自己的任務。她要求學生忘記別人對自己的要求,拋開父母的期許,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當你學習你所喜歡的專業時,你就會有動力去上所有課程,讀所有要求的書籍,在課堂上發表見解,將自己所閱讀的和教授同學在課堂上所講述的相結合,行程自己的觀點。當你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時,你很有可能會獲得一個更好的成績。即使你最後並沒有取得好成績,你也學習了你喜歡的東西,也已經盡了全力,教授很有可能會寫一個很好的推薦信表揚你的好奇心和決心,你在工作面試時也有很多話題可以講。如果你有勇氣拋開他人的想法,學你所想學的事情,你就會獲得你想要的成功。」

發明了無人駕駛汽車與谷歌眼鏡、並創辦了優達學院的矽谷科技大牛Sebastian Thrun認為:你的使命感不止會讓你快樂,讓你找到有意義的工作,還能幫助你成功。他對作者Julie Lythcott-Haims說:「許多孩子並沒有連結自己內心的感覺,他們訓練有素,別人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如果你真的對你的事業很有激情,你肯定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很少人對他們的工作抱有激情,所以只要你對工作有激情,你已經比其他人好兩倍了。當你在職場上拼搏、希望獲得巨大成功時,沒有人能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你必須了解自己,然後告訴自己想要做什麼。」

「怎麼讓孩子在生活中里真正成功,比進斯坦福讀書重要得多。很多人有著完美的簡歷,卻根本沒有激情。看看喬布斯、扎爾伯格、蓋茨,他們的道路並不是任何人給鋪就的。這種趕著孩子走獨木橋的事情實在糟糕,父母有著很好的東西,也願意自己付出很多努力,但他們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從自己行動中獲得快樂的能力,全部被拋之腦後了。」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有風險的,它有可能沒法給予更好的經濟回報。這對於許多中產階級家長而言是一個很艱難的話題,他們無法想像孩子跌落自己的階級。但成功僅僅只關乎金錢嗎?當孩子做他喜歡的工作,生活中充滿快樂和使命感,因此交換少一點的金錢回報。這不也是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嗎?

圖片來源:thehealthsite

在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裡,家長如何平衡好」獨裁式「的學業要求和」寬容/放縱式「的情感需求,成為」權威式「的父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幫助孩子遠離」直升機父母」的轟鳴,培養他們的獨立能力,支持他們走自己的道路,成為他們想要成為的人,我們就可以先把孩子培養「成人」,這才可能繼續」成才「,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也可以度過自己快樂有意義的一生。

排版:Ruiying

題圖來源:pixabay

文章來源: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作者本人公眾號「伊甸園的桃子」,轉載請聯繫原賬號。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微信:SquirrelClub

微博:科學松鼠會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喜歡記得點「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萬物皆可盤,今天教你幾個高級「盤」法!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