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之前,上海芯聯芯宣布宣布2019年初已從Wave Computing取得MIPS Processor的中國地區獨家的商業經營權。

有好多位網友留言,把內容綜合一下,大致意思是:


龍芯抄MIPS,申威抄Alpha,華為拿到ARM永久授權高度自主可控。多虧有飛騰和華為這樣強大的團隊,現在標準上中國已經是領導者。MIPS和Alpha是死路,芯聯芯已獲得MIPS中國地區獨家許可權,龍芯的永久授權成遮羞布。

那就分別談談"MIPS和Alhpa是死路"和華為ARM永久授權的問題

不知道為何,現在很多ARM的支持者,非常喜歡把SW說成是Alhpa,關於這一點,美國人都不認為SW是Alhpa,就國內一大堆ARM的支持者拚命給SW找洋爹。

SW能夠在超算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龍芯能夠在獲得政府資源少的可憐的情況下,實現自負盈虧,並在黨政辦公方面局部取代X86 CPU,在各種裝備上實現國產化替代,無論如何都無法用"是死路"來形容。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相比之下,國內一些ARM伺服器廠商,獲得核高基01專項重點扶持,或地方政府高度扶持,然而在商業市場上被X86壓著打,結果拚命往黨政市場沖,還動用政商關係讓相關部門指定品牌往黨政J國企沖。耗費巨大國家資源去扶持ARM,給日本軟銀做嫁衣,鐵流不認為這是明智之舉。

必須說明的是,華為的ARM永久授權,存在發展權的問題,因為指令集被ARM牢牢控制。無法通過購買ARM授權發展出中國版Wintel。至於網友聲稱的"現在標準上中國已經是領導者",不知道ARM和孫正義是否答應。

相比之下,SW64不存在任何知識產權問題,而且SW還有對外授權SW64指令集的業務。

龍芯也掌握了發展權,擴展了上千條指令集,而且在生態建設上頗具建樹,不少API龍芯是實際維護者,一些重要軟體,已經分為龍芯版和MIPS版了,如果龍芯持之以恆,形成自己的生態。那麼,就能走一條自己的路。而這是購買ARM永久授權根本做不到的。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何況,ARM指令集授權費用非常貴,很多公司對"ARM稅"頗有看法,因此RISC-V才能獲得如此多的支持者,並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獲得大量大中小公司的響應。

想問一下國內這些做ARM伺服器CPU的公司,刨除依靠政商關係,讓GX部等單位指定品牌強推獲得的黨政J國企的政策性訂單之外,從商業市場上其他公司訂單中賺到的利潤,夠支付ARM的授權費么?

作為對比,龍芯和SW都沒有這方面的資本開支。

ARM還有其他限制,比如對外授權IP,龍芯和SW都可以,但ARM陣營的玩家,蘋果也好,高通也罷,華為亦然,都無法對外授權IP。

作為對比,龍芯和SW都有對外IP授權業務,海信、海爾買了龍芯幾百萬套IP授權,一些公司也買了SW的IP授權做產品。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另外,關於所謂ARM陣營IC設計公司自建生態,其實也是非常搞笑的。

華為等公司之所以買ARM指令集授權,就是為了ARM的生態。

由於缺乏獨立自主的決心核信心,選擇跟著洋人身後吃土的技術路線,搭便車。在心態上處於騎牆派,非常符合商業公司只考慮自身的短期利益,不顧長遠核全局的秉性。

而如果自建生態,那麼,既然軟體硬體全部自己搞,為何不自主指令集呢?

難不成錢多的發慌,忍不住花巨資買ARM指令集授權給日本人送錢?

現在,網路上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諸多ARM的支持者,從言論上看,極有可能是華為的支持者,非常喜歡貶低龍芯和申威。無視美帝都不認為SW是Alpha,硬是把SW貶低為抄襲Alhpa;無視MIPS開源,且龍芯添加了上千條指令集,並且自建生態,硬是聲稱龍芯是MIPS馬甲,並用華為買ARM授權為論據從自主性上"吊打"龍芯。

這種做法,其實是為了給華為搶自主可控旗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一些華為粉絲比較狂熱,類似於蘋果粉絲,無視客觀事實,華為必須世界第一,華為已然成為輿論的政治正確。只要文章不這麼寫就噴死你。

另一方面,和如今ARM伺服器全球退潮,商業市場被X86碾壓有關。由於商業市場被X86壓著打,AMD、高通等公司都做不下去了。這麼一來,ARM伺服器CPU自然就只能沖黨政市場了,那麼,鼓吹自主可控,搶自主可控旗幟和話語權,就是重中之重。華為也在各種場合鼓吹自己的ARM晶元自主可控,並動用政商關係讓GX部指令品牌強推(國內同屬ARM陣營的伺服器CPU廠商哭暈,同ARM不同命)。華為官方的這種宣傳,必然會帶來一定的輿論波瀾,進而使一些網友產生誤解。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至於鼓吹華為ARM CPU核自主設計。現在的情況是,國內各路馬甲CPU都鼓吹自主設計,搞"假懷孕"式研發。而且華為還有在十二五核高基成果展上把買A57包裝成完整知識產權,自主研發的前科;以及在央采目錄中,把A57和A72的ARM伺服器CPU都標明自主研發的前科。這種"狼來了",使其官方宣傳的信譽很成問題。

鐵流認為,國內這些橫空出世,短時間一口氣吃成胖子的CPU,不是馬甲CPU,很有可能就是基於國外某款CPU核進行修改的產物。

因為一步登天,一口氣吃成胖子未必技術發展規律,從Intel、AMD、IBM、ARM等公司的CPU發展歷程看,都是迭代演進幾十年。因為後一代都是針對前一代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而每一代改進源碼量一般不會超過25%。而很多問題,都是需要規模化應用才能發現的。正因如此,鐵流在以前的文章中強調,規模化應用對國產CPU非常重要,是國產CPU進步的階梯。

蘋果屬於中途插入,也不是一口氣吃成胖子,而是拿ARM A8、A9、A15改了三代,經過A4、A5、A5X、A6、A6X數代處理器之後,才出自己的CPU核。伯利克這麼牛,RISC-V也是迭代演進,一步一個腳印。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那種幾年搞一個Zen級別的內核一步登天,還宣傳源代碼100%自己寫,就好比一個原來連米格21這個級別的飛機都沒有獨立設計和製造經驗的工廠,宣傳自己花了幾年就能獨立設計和製造了J20一樣不靠譜。

從實踐上看,那種幾年時間吃成胖子,一步登天,比較類似的模式是美國盟友引進F35的技術,並用多年時間學會部分技術,依靠進口核心器件和自製部分零件進行組裝,這才是正常的技術發展規律。

對於那些橫空出世,一口氣吃成胖子,並宣稱100%源代碼自己寫的CPU,最好證明自己自主研發的做法,就是向高校開源。

畢竟,利益集團搞定由少數人組成的評委會不要太容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han芯。

倪光南院士就曾經披露,一些項目如果放到陽光下評審,根本就過不了。向高校開源後,由於能夠看到源碼的人曾幾何倍數增長,利益集團難以堵住悠悠眾口。

鐵流認為,對於那些鼓吹自主可控,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CPU,如果想要衝黨政J國企市場,拿國家資源,必須先向國內高校開源。如果CPU核每一行源代碼真的是自己寫的,向高校開源也沒啥問題,龍芯就對高校開源了兩款CPU核。

拔高ARM貶低自主CPU 根源在搶自主可控話語權

這種做法有三種好處:

一是可以鑒別"李逵"和"李鬼",鑒定真自主和假自主。防止國家資源被馬甲CPU浪費。

二是有利於高校教學,由於西方公司在技術上各種保留,現在高校在這方面問題很多,如果有了現成的高性能CPU全套源碼和設計文檔,就可以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修改或設計,接觸到工業界的源碼,真正的去設計CPU。

三是有利於國內CPU設計公司。這種方式可以給自己培養出一批粉絲和預備役員工。同時,也不會對自己的商業利益造成損害,因為向高校開源只允許教學不能商用,還能夠"自證清白"。如果商業公司對最新的產品開源有顧慮,那麼,將老一代的產品開源總可以吧。

就怕這些馬甲CPU沒這個能力和膽量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流 的精彩文章:

5G基站功耗大 華為方案:加一個「充電寶」
復盤華芯通 瓴盛科技會重蹈覆轍么?

TAG: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