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沒權印錢引發的國家危機

沒權印錢引發的國家危機

存款也得交稅?

自2010年以來,南歐各國不斷陷入債務危機,政府財政狀況岌岌可危。先是希臘,接著是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最後連避稅天堂塞普勒斯也無法倖免。塞普勒斯經濟總量連續三年萎縮,失業率居高不下,進入到2013年3月份,塞普勒斯銀行業因無力支付購買的大量希臘債券而遭受巨額虧損。不得已,塞普勒斯政府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援助申請,希望通過借款來解決自己的燃眉之急。但是歐盟官員卻提出了一個令世界為之震驚的交換條件——向塞普勒斯的銀行儲戶直接徵收存款稅!具體辦法為存款10萬歐元以上儲戶徵收儲蓄總額9.9%,10萬歐元以下徵收6.75%。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搶劫!國內大儲戶、窮人、在塞普勒斯銀行開戶的外國投資者,概莫能免。

歐盟和IMF為什麼要逼迫塞普勒斯徵收「存款稅」呢?因為這筆稅款可以作為援助資金的保證金,有了這筆保證金,它們的援助資金就等於買了保險,不至於「打水漂」。

但對於公眾來說,這種舉措只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錢存在銀行里不安全了。「存款稅」的消息一經傳出,塞普勒斯的銀行就發生了擠兌風潮,迫不得已,塞普勒斯的議會否決了這一議案,事態才逐漸平息下來。

看不見的通貨膨脹稅

這一次塞普勒斯徵稅之所以鬧得沸沸揚揚、舉世震驚,原因並不在於徵稅本身,而在於選錯了徵稅方式。政府已經在民眾的工作、消費等環節徵稅了,連存入銀行的稅後所得也徵稅,誰能受得了?因此其他國家從來不敢徵收存款稅的,塞普勒斯這次可謂是古往今來頭一遭。

但是實際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國家政府都在做著差不多的事情,只不過它們的手段比較高明,通過看不見的通貨膨脹,將國民的收入納入了自己的囊中。通貨膨脹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了,其原因就是政府印了太多鈔票,把我們原有的鈔票價值給注水了。

由於政府掌握著印刷貨幣的權力,一旦財政開支過高,入不敷出,它們就可以通過加印貨幣來進行彌補。但是在一定時期內,社會總的物資是有限的,流通的貨幣一旦過多,貨幣本身的購買力就會下降,人們手中的貨幣價值就在不知不覺間流動到了政府手中。這和政府直接徵收存款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其實質都是民眾口袋中的錢向政府口袋裡流動的過程。因此,這也可以看做是政府向民眾徵收的通貨膨脹稅。

由於通貨膨脹稅相對比較隱蔽,民眾雖然也有感受,但沒有那麼直接和強烈,抵觸心理也就沒有存款稅那麼大了。巴菲特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說過,「對於一個依靠存摺上5%利息收入過活的寡婦來說,零通脹時期120%的利息稅和通脹時期6%的通貨膨脹率是一樣的,兩種情況都讓她的存款變成負增長。她會對120%的利息稅感到氣憤,卻不會注意到6%的通貨膨脹率。」這種情況就是隱蔽的溫水煮青蛙式的通貨膨脹稅造成的。

沒有印鈔權的悲劇

歐盟之所以在塞普勒斯弄出一個觸犯眾怒的存款稅,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塞普勒斯作為歐盟的成員國、沒有自己的貨幣發行權所導致的。其他國家面臨危機時,可以通過增加貨幣發行量、製造通貨膨脹來減少債務,渡過危機,但塞普勒斯卻不行,因為歐元的發行權是歐洲央行掌控的。

這樣一來,塞普勒斯政府就喪失了天然的緩衝方式,只能依靠向歐盟求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歐盟又不可能為了塞普勒斯這樣一個小國而加印鈔票的,因為一旦加印了鈔票,就相當於將塞普勒斯政府的虧損轉嫁到了所有成員國的居民身上,這是其他歐盟成員國不願意見到的。因此,歐盟才會要求塞普勒斯通過徵收存款稅來彌補這一漏洞,這也算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了。

但是很遺憾,這種明顯的強制性稅收根本不可能被民眾所接受,這就像是一個心理門檻,如果今天政府收取10%的稅,明天會不會又要徵收20%甚至更多?一旦開了這個先河,就意味著歐盟地區的銀行已經不再是安全的存款地了,民眾的恐慌必然導致擠兌現金、資金外流等情況,就像塞普勒斯對這像議案表決期間,銀行為了防止民眾瘋狂擠兌,不得不強制關閉了當地的銀行與股市,這對於歐盟日益嚴峻的經濟形勢無疑是雪上加霜。

塞普勒斯的悲劇似乎也在提醒歐盟其他各國,如果政府陷入財政危機後,再不找到一種可以替代通貨膨脹的「利器」,那麼在不久以後,自己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犧牲者。如果歐元區不斷出現這樣的危機,那麼歐元區的就有可能面臨土崩瓦解的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能在野外生存的盲鳥
為什麼熱水 是更好的溶劑?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