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裝甲鐵拳:施特拉赫維茨在哈爾科夫戰役中的驚艷表現

裝甲鐵拳:施特拉赫維茨在哈爾科夫戰役中的驚艷表現

1943年1月末,施特拉赫維茨被召到元首大本營,希特勒的首席副官施蒙特和參謀總長蔡茨勒(KurtZeitzler)將軍接見了他,通知他已被任命為「大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師(簡稱GD 師)裝甲團團長。當時,裝甲團團部已在波美拉尼亞的諾伊哈默爾訓練基地組建,原在北方集團軍群戰區作戰的第203裝甲團2營撤至諾伊哈默爾後,已於1月13日改成GD裝甲團2營(轄3個中型裝甲連),同時第203裝甲團3連被改建為GD裝甲團第13連(裝備虎式坦克)。當施特拉赫維茨來到東線視察GD師原有的唯一一個裝甲營 (於3月1日改稱裝甲團1營)時,其團部、第2營和第13重裝甲連等已在開往戰場的途中。

(上圖)攝於1943年3月上旬,施特拉赫維茨在他的「01」III號指揮坦克上發號施令,搭乘坦克的擲彈兵們正好奇地看著這位「裝甲伯爵」如何調兵遣將。

2月8日,施特拉赫維茨來到哈爾科夫與波爾塔瓦之間的瓦爾基(Valki)村,拜見GD師的上級——「蘭茨集團軍級支隊」指揮官蘭茨(Herbert Lanz)將軍和他的參謀長施派德爾少將。這時,斯大林格勒的地獄烈火已漸漸熄滅,包括第16裝甲師在內的第6集團軍余部已經投降了。施派德爾向施特拉赫維茨介紹了過去幾日里灰暗的戰場態勢——沃羅涅日和西南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後發起的攻勢,已在德軍防線上撕開了300公里的缺口,前者的意圖是以南北夾擊的鉗形攻勢合圍哈爾科夫,後者則試圖前突至第聶伯河,而後南下直撲黑海海岸, 從而將南方德軍全部包圍在巨大的口袋之中。「蘭茨集團軍級支隊」所部分布在哈爾科夫至別爾哥羅德之間,GD師和第168步兵師在別爾哥羅德以北的奧斯科爾河及沃爾昌斯克等地進行延遲阻擊,中路是負責守衛哈爾科夫的黨衛軍裝甲軍,南翼則是仍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第298 和第320步兵師。施特拉赫維茨在探視GD師裝甲營時,曾了解到北翼的危險狀況,當時裝甲營僅剩10輛坦克,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轉戰,堵住蘇軍突破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剩下的坦克和突擊炮身上。

外表鎮定、頭腦清楚的曼施坦因並沒有慌亂,他堅信最基本的作戰準則——進攻能力勢必隨著推進距離的迅速拉長而銳減,事實上他已在籌劃和調遣兵力,準備在恰當的時機發起絕地反擊。當豪塞爾的黨衛軍裝甲軍2月15日擅自棄守哈爾科夫時,曼施坦因並未像希特勒那樣暴跳如雷,而是「熱誠歡迎」解除了防禦任務的3個強悍的黨衛軍裝甲師加入他的反攻序列。曼施坦因向匆忙飛往扎波羅熱的元首解釋說,他將在蘇軍進攻能力趨於衰竭之際發起三階段的致命重擊:第一階段,隸屬於第4裝甲集團軍的黨衛軍裝甲軍和第48裝甲軍將在巴甫洛格勒(Pavlograd)會合後切斷蘇軍西南方面軍的先頭,第1裝甲集團軍所屬的第40和第57裝甲軍將在東面同步向北進攻蘇軍的側翼,進而將西南方面軍逼退到頓涅茨河右岸;第二階段,第4和第1裝甲集團軍將打擊沃羅涅日方面軍的側翼,期間收復哈爾科夫;第三階段,繼續向北進攻,目標是消滅庫爾斯克地區的蘇軍並與中央集團軍群的第2集團軍建立聯繫。在南面保護側翼的是「霍利特(Karl-AdolfHollidt)集團軍級支隊」,負責阻止蘇軍南方面軍沿米烏斯河防線發起攻勢;保護反攻大軍北翼的就是「蘭茨集團軍級支隊」,任務是在哈爾科夫西面阻止沃羅涅日方面軍的繼續西進。不過,因哈爾科夫失守,蘭茨作為替罪羊在2月21日被解職,肯普夫將軍取代了他的位置,這部分德軍的稱謂也隨之改為「肯普夫集團軍級支隊」。

2月19日,當蘇軍先頭坦克距曼施坦因的指揮部只有幾十公里時,被後人稱為「最後的勝利」的「哈爾科夫反擊戰」拉開了大幕。到月底時,被挫敗的蘇軍西南方面軍余部匆忙撤過了頓涅茨河,身後留下了615輛坦克、400門大炮、23000名亡者,還有進入戰俘營的9000名官兵。沃羅涅日方面軍曾奉命把第3坦克集團軍移交給西南方面軍,但在轉進過程中遭到黨衛軍裝甲軍的痛擊和血洗,德國空軍的多個對地攻擊聯隊也對該集團軍造成了重大殺傷,其殘部匆忙撤至哈爾科夫南面後試圖建立新的防禦前沿。

隨著第一階段作戰目標的達成,第4裝甲集團軍迫不及待地發起了第二階段的反擊,黨衛軍裝甲軍開始向北朝著克拉斯諾格勒(Kasnograd) 一線撲去,而肯普夫所部也奉命從波爾塔瓦西北出發,朝別爾哥羅德方向進攻。GD師位於「肯普夫集團軍級支隊」的左翼,師長霍爾雷恩(Walter Hoerlein)將所部分成三個戰鬥群,其中由施特拉赫維茨領導的戰鬥群規模最大,包括裝甲團(欠1營)、擲彈兵團、工兵營3連、坦克殲擊營3連和炮兵團3營,目標是奪取康斯塔庫索夫(Konstakusovo)和佩利考普。施特拉赫維茨戰鬥群於3月7日清晨出發,由於黨衛軍裝甲軍的推進已使蘇軍撤退,該戰鬥群當日下午就輕鬆完成了預定任務。

8日和9日,戰鬥群中的坦克部隊進展神速,配屬的擲彈兵團官兵在泥濘中因跟不上節奏而叫苦不迭。但施特拉赫維茨不為所動,他的戰鬥群到9日日終時已是全師最深入蘇軍防區的部隊,並切斷了奧利沙尼(Olschany) 至博格杜霍夫(Bogodukhof)的道路,為11日攻打博格杜霍夫掃清了障礙。11日上午,GD全師傾巢而出,在攻打博格杜霍夫的戰鬥中,施特拉赫維茨率先突破了蘇軍陣地,深入到城東北的高地後朝著潰退的對手開炮。次日,第1裝甲營營長珀斯爾(Walter Poessl)少校率部歸建,施特拉赫維茨命令他率領1營和虎式裝甲連(13連)攻打格雷沃諾,自己則率裝甲戰鬥群和摩托化步兵進攻比薩列夫卡(Bol.Pisarevka)。

(上圖)攝於1943年3月,施特拉赫維茨(中)與下屬藉助地圖研判雙方態勢,背景是他的III號指揮坦克

黨衛軍裝甲軍所部同日包圍了哈爾科夫,並於15日奪回了這座重要樞紐。與此同時,GD師也在鮑里索夫卡(Borisovka)這個無名村鎮,與蘇軍第2近衛坦克軍展開了一場歷時三日的血戰。14日白天,施特拉赫維茨裝甲團就摧毀了30輛T-34,夜幕降臨時這個數字上升到46輛,許多坦克都是在近距離對攻中被摧毀的。GD突擊炮營也在當日取得了不遑多讓的戰果,該營營長曾稱這是自己「打得最漂亮的一仗」——他的營創下了擊毀43輛T-34 的紀錄。15日,GD師又令21輛蘇軍坦克癱瘓在戰場上,而裝甲團16日又以自身損失4輛坦克的代價摧毀了近30輛蘇軍坦克。

在這些日子的作戰中,施特拉赫維茨曾留下了一段「傳說」,據說發生在他到虎式裝甲連駐地視察時。當時已是夜幕沉沉,他在前哨陣地突然發現遠方有十幾輛蘇軍坦克,似乎正在翻越山脊和朝著裝甲連所在的村子駛來。他告誡左右無令不得開炮,因為他想知道山脊那一邊還有多少坦克和兵力——除了發現的坦克外,還有10餘輛坦克也在山脊附近。由於德軍防線沿村落部署成馬蹄形,施特拉赫維茨想把對手誘至村子中央加以消滅。不想,蘇軍坦克磨磨蹭蹭地逼近村子後散開隊形停了下來,似乎想誘使德軍率先開炮以暴露方位。施特拉赫維茨不為所動,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並未被發現。蘇軍坦克編隊的指揮官踟躕甚久,似乎一直在掂量是否有埋伏,直到拂曉前才一輛接一輛地陸續開進村子,還試探性地炮轟了幾幢房屋。施特拉赫維茨告誡下屬們沉住氣,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T-34將地面搖晃得震顫不已,但訓練有素的裝甲兵們還是屏住呼吸等待團長打響第一槍。就在天邊浮現了第一縷亮光時,施特拉赫維茨的虎式坦克射出的炮彈在灰暗的天空中划出一道曳光,準確地將幾十米外1輛T-34的炮塔炸上了天!其他坦克立即向各自的目標開炮,威力巨大的88毫米主炮撕開了T-34敦實的裝甲,整整18輛T-34很快便被擊毀。越過山脊後一直停在村口張望的第二波T-34立即回撤,但施特拉赫維茨不會讓它們輕易逃脫。他帶著部下發起了追擊,當日又將這10餘輛坦克全數消滅,而他的損失僅是1輛暫時動彈不得的虎式坦克, 天黑前能幹的裝甲兵就把它修好了。

如果這段經歷確有其事,那真稱得上是一次令人印象極深的戰鬥,施特拉赫維茨的自信、冷靜和把握時機的能力確實令人嘆服。3月18日的另一場戰鬥則把他的大膽和指揮水準展示得淋漓盡致。當日,GD裝甲團和擲彈兵團聯手進攻托馬羅夫卡(Tomarovka),首波攻勢就摧毀了15輛T-34坦克和20門反坦克炮,稍後他又將擁有90輛坦克的蘇軍重兵誘入了托馬羅夫卡城中設下的陷阱。據說,他在這裡指揮裝甲團摧毀了足足54輛T-34和少量的T-70坦克!在巨大的混亂和恐慌中,有些蘇軍坦克兵竟然跳出完好無損的坦克掉頭就跑,結果又讓德軍俘獲了15輛坦克。

3月22日,GD師結束了自己在哈爾科夫反擊戰中的使命,準備開回波爾塔瓦進行休整。半個月里,蘇軍5個步兵師和5個坦克旅被GD師重創或摧毀,鮑里索夫卡和托馬羅夫卡戰場上留下的大量坦克、反坦克炮和大炮的殘骸,見證著GD裝甲團、突擊炮營和偵察營等部隊的威力。28 日,希特勒決定將第27枚雙劍騎士勳章授予施特拉赫維茨,以表彰他率領GD裝甲團3月摧毀蘇軍坦克154輛的突出戰功。10天以前,師長霍爾雷恩已獲得了橡葉騎士勳章,還有多位GD師官兵獲得了騎士勳章或金質德意志十字勳章。一向以國防軍第一師自居、頗有點目中無人的GD師官兵,在戰場上目睹了履新不過月余的裝甲伯爵的勇猛作風,無不以自己曾在其麾下戰鬥而感到自豪。除了多謀善斷和指揮有方給GD人留下了至深印象外,施特拉赫維茨總是不畏生死、戰鬥在最前沿的作風也令人折服——他在2月16日獲得的「金質傷員證章」(授予負傷5次以上者)就是最好的明證。

(上圖)攝於1943年3月上旬,GD師的IV號(75毫米長管炮)和III號坦克正在進軍途中,圖中最左側的坦克是施特拉赫維茨的指揮坦克,他正立在炮塔上觀察前方

3月30日,裝甲兵總監古德里安上將來到GD師探視,由於師長霍爾雷恩正在本土休假, 施特拉赫維茨代表GD師接待了這位「裝甲兵之父」。他向古德里安詳細介紹了前階段作戰的經歷和教訓,對裝甲部隊的裝甲兵、機械化步兵和炮兵的配備構成提出了一些建議,同時對虎式坦克的戰力和性能讚不絕口。古德里安非常重視施特拉赫維茨的意見,回去後不僅竭盡全力地提高虎式和豹式坦克的產量,還啟動了裝甲部隊的結構性重組。施特拉赫維茨隨後於4 月17日奉召來到上薩爾茨堡附近的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在這裡的鄉間別墅向他頒發了雙劍騎士勳章。

哈爾科夫戰役後,蘇德雙方都因精疲力竭而無力繼續作戰,但雙方都在抓緊時間休整部隊、補充兵員和裝備,一場新的大戰正在平靜中醞釀。

本文摘《帝國騎士:第三帝國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全傳2018修訂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德軍將意外地發現蘇聯人完全不一樣了
武器和戰術的進步催生了「現代軍服」的出現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