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皇帝能晚10年去世,就不會有屈辱的和親,歷史可能就會改寫

這位皇帝能晚10年去世,就不會有屈辱的和親,歷史可能就會改寫

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位期間實現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大統一。自從秦朝得以建立之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一直處於變革之中。並且秦始皇為了擴張疆域,便不停地派兵去南征北戰。在如何治理國家的層次上,商鞅變法時候的措施一直在秦朝得以開展。不管是在土地措施上,還是在更高層面的管理方法上,秦朝一直都在不斷地做出改變。在充實國庫上,他們統計所有人的田地總數,以此來收取賦稅;在對待貧民的方法和態度上也值得讚賞,秦朝還規定即使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的人,也是可以擁有爵位和土地的,但前提條件是他們必須建立功業。

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商鞅變法時的土地措施使得土地從「王有」慢慢變成了「國有」,直到後來的可以將田地自由買賣,這最終導致了土地私有化。同時為了更好的統治整個王朝,郡縣在全國各個地方都得以建立和推廣,並且管理人員之間形成的關係開始變得相互制約。這種措施的普及與推廣對原有的世襲製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秦朝採用商鞅變法時的各種措施來治理國家,而且非常有成效,獲得了許多成就,秦始皇還不忘要防範外族的入侵。在秦朝時期,兇悍的匈奴多次來犯,這個困擾常常使得皇帝寢食難安。他多次派兵去攻打匈奴,先是秦朝名將蒙恬和楊翁子兩人兩面夾擊匈奴,最終使得匈奴敗北。此後,為了進一步的抵禦外族來犯,秦始皇還派蒙恬沿東西方向去修築長城,在原有長城的基礎之上修建成了萬里長城。匈奴人多次來犯,經過多次的激烈戰役之後,匈奴被打敗不得已向北遷徙,並且數十年來不敢南下進攻秦朝。

蒙恬是一名驍勇善戰的將軍,他不僅幫助了秦始皇收復多處失地,而且修建了馳道和萬里長城。他在秦朝歷史上具有非常卓著的貢獻,也因此得到皇帝的重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過程中,蒙恬功不可沒。那個時候的中國處於統一的狀態,而歐洲卻是四分五裂的,可見秦始皇的確在治理國家上很有才能。

秦始皇在公元前218年意外身亡,本來他是想要將皇位傳給長子扶蘇的,卻不料扶蘇和蒙恬遭人暗算,最終被逼無奈自刎。公子扶蘇有非常強的能力,不過他常常因為反對秦始皇比較極端的措施而使得秦始皇非常憤怒。不過他在治理國家上也很厲害,因此他在窮苦老百姓的心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深得人心。但是在秦始皇意外身亡之後,卻被趙高等人陷害,這真是一個王朝的悲哀和歷史的悲哀。

秦朝被迫落入了胡亥等一些人的手中,於是秦朝統一強盛的歷史便開始改寫了,王朝的衰敗緊著而來。我們所熟知的陳勝吳廣起義就是在秦朝落入胡亥等人手中才發生的。改朝換代之後,匈奴再次來犯,而這個時候的漢朝沒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來抵禦外族,沒辦法只能採用和親的方式來求和。秦始皇如果能夠晚10年去世,匈奴也就不會肆意來犯,那麼中國的歷史可能就會改寫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渠成談史 的精彩文章:

裕隆太后要400萬白銀當生活費,袁世凱只改一個字,便少70%
中國海域的日本沉船,船上有黃金40噸、白金12噸,價值巨大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