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精明一生,最後為什麼會輸給司馬懿?

諸葛亮精明一生,最後為什麼會輸給司馬懿?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軍事家應該說諸葛亮算是一枝獨秀,他一生征戰無數,敗仗極少,勝仗頗多,到三國後期,諸葛亮一連六次北伐中原,在數年的戰爭中,他與司馬懿鬥智斗勇,可以說是一直占著上風,無論從勝利次數,還是從戰略部署上,諸葛亮都比司馬懿高出一大頭,但是最終的勝利者確實司馬懿,讓很多人從心理上感覺很驚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一起剖析一下:

魏國君王曹丕死後,諸葛亮使用計策想要策反魏國大將孟達,對魏國的邊疆進行里外夾擊,孟達也答應了諸葛亮,但是這個計策被司馬懿識破,司馬懿採用了自己的計策除掉了孟達,讓諸葛亮的里外夾擊計策徹底破產,可見司馬懿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通過這個事情可以證明,司馬懿小贏了一次。這也算是司馬懿和諸葛亮的第一次交鋒。

在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中,算是失敗的,只能說不算慘敗,這次北伐中,馬謖大敗,趙雲又失敗,諸葛亮只好收兵,算是司馬懿又一次小勝吧。在第三次北伐的時候,司馬懿已經成為了魏國軍事的中流砥柱,手握大權,試探性的發動了進攻戰略,但是他還是低估的諸葛亮,結果卻是慘敗。總結一下第三次北伐,雖然是魏國大敗,但是諸葛亮只是取得了局部的勝利,並沒有傷到魏國的元氣,因為在當時來講,魏國的綜合國力要比蜀國強的多。

在第四次北伐中,司馬懿已經坐上了魏國軍事統帥的第一把交椅,可能是有點膨脹了吧,又一次發動進攻戰略,可能是有點慌了,又一次讓諸葛亮打敗了,這次戰役可以說是司馬懿敗的最慘的一次,但是他好像是痛定思痛了,戰役打到最後根本就是掛上了免戰牌,堅決不主動應戰,無論獲得怎麼樣的叫罵侮辱他就是不出戰,我個人以為,通過這次戰役司馬懿算是徹底大徹大悟,他憑藉著魏國雄厚的綜合國力,與蜀國準備打持久戰。

最後的兩次北伐,幾乎也就沒有什麼新鮮點了,諸葛亮還是以進攻為主,但是司馬懿就是採取固守的持久戰,一城一池的守,從不主動出擊,大量消耗了蜀國的國力,雖然聽起來有點憋屈,但是面對強大的對手諸葛亮,這個方法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最終利用持久戰的方法拖垮了蜀國,這個和我們八路軍對待日本侵略的辦法極其相似,結局都是勝利,只是時間稍微長久了一些,但是戰爭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勝利,這點諸葛亮做到了。

諸葛亮一生都為蜀國盡忠,為了劉備一統天下的使命,他可以說是拼盡了自己的一生,對大多數人來說,他是對的,他是忠勇的,但是要從另一方面考慮,他連年的發動戰爭,對蜀國的消耗是非常大的,大大的拖垮了蜀國,造成魏國最後能夠一統天下,滅掉了蜀國。這個伏筆也是諸葛亮埋下的,所以說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決,其實失敗的一方就是諸葛亮。

也許你還會感興趣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民間歷史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提滿足一要求便投降,忽必烈為何還下決心殺之?
古人喝酒前為什麼一定要「篩」一下?是酒里有沙子嗎?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