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幸福變局

華夏幸福變局

經歷了2018年的裁員和資金危機之後,華夏幸福(600340)第一次公開承認公司曾經面臨的困局。

4月19日,華夏幸福發布2018年度報告里,《致股東信》開篇即是「水逆的2018年年已經過去」。對於華夏幸福而言,2018年沉重無比,裁員縮編、轉賣項目、引入戰投,直到當下危機暫緩,終於透露出一分往事如煙的情愫。

在2018年之前,華夏幸福的戰略從未發生過大的變動,始終以產業新城為核心,以住宅銷售為現金流供給,重資產開發是核心模式,聚焦核心城市周邊的外溢區域。2018年之後,華夏幸福對戰略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從重資產轉向輕重資產匹配、從核心城市外溢區域轉向與核心城市兼顧、從產業新城轉向與商辦物業兼顧。

在這封信《致股東信》的尾端有這樣一段描述:未來(華夏幸福)新戰略簡單概括為「三個開拓」,即開拓新模式、新領域、新地域。在內部,三個開拓被稱為三新,是新任總裁吳向東提出的全新概念。

吳向東的「新業務」

今年2月19日,前華潤置地明星職業經理人吳向東加盟華夏幸福,出任公司聯席董事長。據悉,吳向東到任後,華夏幸福設立雙總部,吳從華潤帶來近50人團隊坐鎮深圳總部,主要負責華夏幸福新業務的開拓和管理,該團隊僅有百餘人員配置。

過去,作為開發商裡面業務模式較為特別的企業,華夏幸福對資金的要求比同行都高,因其業務受產業新城開發模式所限,前期將大量資金沉澱,且後續回款周期較長。所以,吳向東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增加資金周轉更快的新業務。

吳向東及其團隊要做的「新模式」為輕資產輸出,要做的「新領域」是包括養老、長租等商辦持有型物業。而這些不是華夏幸福創始人王文學和其舊部所擅長的。

華夏幸福內部人員對此描述是:一方面完全保留核心城市周邊做產業新城和住宅,另一方面增加城市核心中的商辦物業和住宅。可以將其理解為兩大股東控制下的雙輪驅動。

這意味著,啟動「新戰略」後,華夏幸福從前的地域布局需要改變,如果說從前是「農村包圍城市」,那麼現在就是包圍之後還要進城。如此一來,華夏幸福將成為全地域布局房企,圍繞都市圈從三四線小鎮向內圈層一線核心城市發散。

董事長王文學與聯席董事長吳向東,分別代表華夏幸福的新舊兩股勢力。如果北京和深圳總部能夠在新舊業務之間找到資金、運營和管理之間的平衡點,那麼華夏幸福的經營邊界將大大擴充,若這一平衡點始終難尋,則其內部將會出現資源爭奪的情況。

「目前兩個團隊相對獨立,可共享行政、財務等服務性資源。」華夏幸福內部人士稱。

據透露,自從去年引入平安作為戰略投資者後,華夏幸福的內部變革就已經在發生,目前其內部在做投資標準化制度建設,要求投資風險管理能力有一定突破,「現在要投一筆錢不太容易,有各種方面的考慮。」

財務隱患暫緩

平安的到來為華夏幸福帶去了諸多不確定性,卻也帶來了財務方面的安全感。

4月19日晚間,華夏幸福發布2018年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營業收入837.99億元,同比增長40.5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7.46億元,同比增長32.88%,這一數字比此前向平安資管的對賭協議高出3億。在華夏幸福與平安的交易中心,華夏幸福承諾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14.15億元、144.88億元和180.01億元。

債務方面,短債減少長債增多,配比更為健康。數據顯示,華夏幸福1年以內到期債務佔比從上一年31%下降到19%,長短期債務比為4.2倍,公司貨幣資金覆蓋1年以內到期的有息負債1.8倍。經營數據和債務數據均顯示,華夏幸福確實已經度過了資金周轉上最艱難的一關。

雖然華夏幸福全年經營性現金流依然為負,但已經有較大改觀,且從去年二季度開始,經營性現金流開始轉正,並持續到四季度。融資端最明顯的例子當屬2018年華夏幸福完成70億公募債發行,是當年民營企業中單筆最大額公募。

對於華夏幸福募集資金的走向,坊間曾有傳言稱,平安的錢並沒有進入上市公司體系,而是進入了王文學的個人口袋。對此,華夏幸福董秘林成紅表示,平安入股的第一筆款項確實沒有進入上市公司體系,而是進入到了上市公司母公司華夏控股中,全部用於解除母公司的股權質押。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目前華夏控股尚在質押股份為7.8億股,佔總股本26.05%,占其持有股份73.13%。而第二筆錢目前仍有一部分流入華夏控股中,在辦理完相關解質手續後,其餘款項將進入上市公司體系中。

在開源的同時,華夏幸福也在節流。引入平安的過程中,華夏幸福減少了拿地投資,減慢了產業新城異地複製的節奏。年報顯示,2018年期末,華夏幸福儲備開發用地規劃計容建築面積約為917萬平方米,而在2017年期末則有988萬平方米,不增反減的土儲數據極為少見,這直接導致了2019年一季報中,公司的房地產銷售收入和產業新城項目的業績均同比下降超過30%。公司對此的解釋是「防風險」。

從2017到2018年,華夏幸福存貨數量增幅僅為10%,土儲數量不斷下降,產業新城異地複製節奏放緩,一系列防風險措施之後,資金安全性提高,但同時也出現了新問題,即土儲不足、後勁不夠。

因此,市場信心顯示,華夏幸福開始在今年一季度大面積購地。但經歷了動蕩的2018年後,華夏幸福驚魂未定,如何在增長和安全之間尋找更合理的平衡,仍舊是公司未解之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13個新職業官宣!玩電競、開無人機的都是有「身份」的人了
去年新能源汽車積分近400萬分,今年一季銷量翻倍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