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比殲20還神秘的國產三代機:採用了隱身設計 最終被蘇35擊敗

比殲20還神秘的國產三代機:採用了隱身設計 最終被蘇35擊敗

利刃/QG

眾所周知,在萬眾矚目的殲-20隱身戰機得以研製成功並批量裝備的同時,我國航空工業同樣在三代半戰機的研發領域也投入了不少精力,諸如我們熟知的成飛殲-10B/C以及沈飛殲-16就是這當中的佼佼者。

當然,除卻這些已經研發成功的型號之外,這當中也不乏半路夭折的失敗項目,作為殲-11B終極改進型的殲-11D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由於種種原因,我們對這一型號到了解基本上是來自於網路上的各種照片,而官方對其又幾乎是隻字未提。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殲-11D這個型號反倒比殲-20隱身戰機還更神秘。

(官方几乎沒有提及過的殲-11D甚至比殲-20還顯得神秘)

幸運的是,在近日曝光的紀念試飛院成立60周年的一部紀錄片當中,航空工業首度對外公開了殲-11D在試飛院進行測試時的珍貴影像資料,而這也給了我們一次近距離了解、細品這款神秘戰機的絕佳機會。

正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樣,殲-11D是屬於殲-11B的終極改進型的定位,因此其大致外形和具備布局依舊延續了殲-11B單座雙發的特徵。不同之處在於,殲-11D主要針對殲-11B較為孱弱的機載航電及武器掛載能力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其翼尖掛架樣式也從此前的階梯狀改成了與殲-16類似的一字狀,用於兼容最新的霹靂-10紅外格鬥彈。

(機載航電、武器系統是殲-11D項目的重點升級對象)

有關最重要的航電系統的升級主要表現在,殲-11D配備了由中電科14所研發的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和新一代光電搜索系統,這兩者的綜合性能均遠超殲-11B目前使用的1493型火控雷達和同類光電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公開的殲-11D近距離圖像中,我們還能發現其在隱身設計方面的諸多細節處理。除了早就為人所知的,可以有效降低RCS的傾斜式雷達天線設計外,殲-11D還在其雷達罩以及機身各處敷設有諸多鋸齒形吸波材料,用於降低整機RCS。這種程度的細節處理,此前只在殲-20上出現過,殲-11D顯然是首款採用類似設計的國產三代機。

(機頭雷達罩清晰可見的鋸齒吸波材料的設計)

當然,或許還有人不知道,就是這麼一款性能絕對稱得上先進的三代半戰機,卻在生產了僅僅2架原型機之後,就悄然地離開了我們的視野。對此有消息稱,目前殲-11D項目已經被終止,而相關的項目成果亦轉入技術儲備。

而導致其落得個慘淡結局的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從根本上講,對於現在的我國空軍而言,單純的第三代重型空優戰鬥機,從功能上是無法與殲-16這種雙座的多用途型號相提並論的,更何況這一型號還和俄制蘇-35SK的任務定位有著直接衝突。因此,蘇-35SK的成功引進,既標誌著殲-11D項目的壽終正寢。

(殲-11D與蘇-35SK在定位上直接產生了衝突)

不過,殲-11D的下馬並不意味著這個項目就這樣離我們遠去。恰恰相反,這一機型雖然幾乎沒有了批量生產的可能,但他卻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在我國空軍中效力。畢竟我們都知道,這款戰機的立項初衷就是定位於殲-11B的終極改進型,而這一型號在轉入技術儲備之後,其各項研究成果最終還是會被運用到殲-11B的中期升級工程之中。

(殲-11B的中期升級將使用到殲-11D的技術儲備)

除此之外,殲-11D在項目研發過程當中所取得的經驗教訓,對於同樣將要在殲-15基礎上實現全面升級的殲-15B艦載機項目而言,亦是一個絕佳的參考對象。總而言之,殲-11D項目所取得成果,並不會因為他的下馬而顯得白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美俄專家連連搖頭:印度五代機還是別搞了 直接進口得了
俄:巴基斯坦要買我90億美元的軍火!巴鐵:我哪來這麼多錢?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