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男人為什麼走哪兒都愛拜把子?

中國男人為什麼走哪兒都愛拜把子?

有時候

兄弟情也是一種浪漫

來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

作者:陳香香

在被打上「三類人」的黑標籤清退出公司之前,在快遞員被下調公積金比例、取消底薪之前,很多京東員工萬萬沒想到,噩運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畢竟他們的老闆劉強東,可是曾經無數次在公開場合與自己稱兄道弟過——

「一定要讓兄弟們活得有尊嚴!」

「一日京東人,一世京東情。公司能做這麼大,都是兄弟們的功勞。」

甚至還信誓旦旦地還許下過「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的諾言。

這並不稀奇,很多企業發家都是建立在「兄弟文化」上的。雷軍帶著八大金剛創小米,俞敏洪也有自己的新東方三大馬車。

劉強東也不例外,甚至還是對兄弟們最義氣的一個。

在京東順風順水的那些年,網上一直流傳著各種劉強東為基層員工謀取福利的視頻,他曾在地方公司視察員工宿舍建設時急紅了眼:「看了員工宿舍我氣得想打人,沒把兄弟們當人!」

也曾在聚餐中,直接為所有工作五年以上的老員工送出一部iPhone。

比起高高在上的老闆,劉強東表現得更像一個和員工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帶頭大哥。

堅持在每一位員工來敬酒的時候都要一口悶,「兄弟跟我敬酒,我不能喝水,那是欺騙兄弟。」

每個人被企業文化深深感動過的員工,都以為自己和「東哥」是一條船上的螞蚱,兄弟情為無數人羨艷。

直到京東快遞小哥當街哭訴自己被拖欠了整月工資,996工作制度被京東默許為「全情投入」,基層日夜加班卻連基本工資都保不住……

員工們才發現,在如此吃人不吐骨頭的大環境下,自己也會成為被推下船的累贅。

然後用血淚教訓向後輩發出忠告:要小心所有動不動叫你「兄弟」的人,尤其是你的老闆。

可偏偏,習慣於人情社會的中國人,又是最喜歡和別人稱兄道弟的。

俗話說得好,有兄弟行遍千里,沒有兄弟寸步難行。

回顧幾千年來的華夏文明,比起單打獨鬥,一起結營寨,一起打硬仗,一起分杯羹,才是亂世梟雄們的成事之道。

並且很多時候還都有著不怎麼光彩的起源。

比如電影《投名狀》的片名,就出自《水滸傳》中林衝上山,白衣秀士王倫給立的條件——以他人之命,換兄弟之義。

這種用以約束他人行為的方式,造就了或大或小的利益團體。稍微掌控不好,就容易被慾望裹挾著共同下沉。

在武俠小說里,拜把子被塑造的更俠肝義膽一些。

在刀光劍雨的江湖裡打拚,遇見一個高手,如果我殺不了你,你殺不了我,那便交你這個朋友,這是古往今來武林豪傑的共同準則。

大家不僅能一起侃侃大山,關鍵時候還能救命。

就像分別和四位後來的皇帝拜把子的喬峰,就因為朋友交的好解決了不少麻煩。

現代人雖然沒有這麼硬核的快意恩仇,但「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結拜情誼卻被漸漸流傳下來。

這不,前段時間在齊齊哈爾到青島的火車上,就有三位男子在喝了一斤二鍋頭、吃了一包花生米之後,直接在車廂內磕頭跪拜結成兄弟,拉著全車旅客作見證。

不知道的圍觀群眾只當是原本就認識的三位老哥耍酒瘋,沒想到哥仨在上車之前完全素昧平生。

說起來,這很有可能只是發揮了東北人自來熟技能,只要有個不算劍拔弩張的開始,很容易嘮著嘮著成了兄弟。

得虧只是到青島,如果火車直奔三亞,那還不得梁山108好漢了。

不過大家還真別小瞧如此草莽的認親方式,也不只是東北人才愛到處認兄弟。

想當年多少懵懂無知的80後,都曾在中二的年紀羨慕過銅鑼灣兄弟團所向披靡的氣勢。

打群架也能想陳浩南一樣有800個兄弟鎮場面,成了最大的奮鬥目標。

畢竟,在追求狂拽酷炫的年紀,比起女孩子們酸溜溜地拉著手一起去廁所,沒有什麼比結拜更適合男生來表達對彼此的欣賞了。

拜了把子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指天盟誓,義同生死,代表自己願意像古人一樣為兄弟兩肋插刀。

也算是一種男人的浪漫吧。

雖然一群初中小男生冒充古惑仔的後果,最後是以——以為自己是青龍幫,被班主任發現後,硬生生被改成「青龍學習小組」——的屈辱而告終吧。

被坊間笑談很久的「人生四大鐵」: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嫖過娼,一起分過贓,99%的兄弟團都只是實現了第一個。

但很顯然,中二的少年們在乎的並不是「成大事」,而是儀式感。

於是你看到,中國人以桃園三結義為模板,結合地方特色,發展出了無數約定俗成的結拜流程。

最基礎的,就是找個桃園,找不到桃園也要找幾根桃樹枝。買幾種上好的乾果,挑幾個水靈靈的大蘋果,再找個街邊小飯館借來尊關二爺像。

幾人焚土為香,面北而跪,喝下一碗烈酒之後,一個喊大哥,一個喊兄弟,這禮便是成了。

嚴格一點兒的流程呢,可參見香港電影《黑社會》。

除了提前要找好見證人,還得百度來起碼不少於100字的誓言,兄弟們讀完最好能把自己感動的稀里嘩啦。

為表誠意,還得互相撂幾句狠話。比如什麼「如違此誓,天神共厭」啦,「基友一生一起走,誰先脫單都是狗」啦。

更真誠點兒的,甚至要割破手指頭滴進酒里然後喝下(啤酒不行,至少得40度以上的二鍋頭)。

雖然血腥,但這可是有歷史依據的。清人寫《說唐全傳》說當年單雄信和兄弟們結拜之時,就因為刺血只刺出清水,老天覺得他們結拜不真誠,才造成了最後的反目。

如果實在怕疼,不想割自己的手指頭。買只大公雞放血,喝雞血酒證明參加盟約也可以,這就叫做「歃血為盟」。

為了證明這份來之不易的兄弟情,總有人程序不怕多,代價不怕大。

但這有時候也會導致很多意外,比如萬一喝了帶傳染病的雞血,不就壞事兒了嗎。

電影《三個孬傢伙》

因此更多情況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如今結拜的步驟可簡化多了,99%的把子都是在酒桌上拜的。

剛剛在火車上結拜的三位大哥就是典型代表,觥籌交錯間就把兄弟認了,你永遠想像不到中國人借著酒勁能野成什麼樣。

如果是在KTV喝酒則更好說,三巡酒過,開著原唱、勾肩搭背吼上一首《我的好兄弟》或者《兄弟抱一下》,這門親事就成了。

喝著酒結拜雖然快意恩仇,但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很容易酒精兒過了就「六親不認」了。

就像下面這對女婿和老丈人一陣噸噸噸噸噸噸之後,就成了兄弟。然後……誰醒酒快誰尷尬。

這同時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太把一時激動說的話當真。

就拿那句「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來說吧,聽上去義氣,卻萬萬不能動真格,真到實現那一天未免也太不吉利。

不然本來是兄弟約定好在紅塵中互相扶持,變成集體自殺利器,那多不好啊。

這話就跟愛你一萬年一樣,也沒見誰真愛過一萬年。任何情到濃時許下的承諾,實現了自然最好,但都是不能強求的,也沒什麼好意難平的。

畢竟嬉笑之後、相忘於江湖,還不是最悲慘的結局。

更慘的是,他們都當玩笑,只有你當真了。

多數的時候,所謂「異姓兄弟」之間彼此會有一種道德上的約束,能夠同甘共苦;

但在巨大的利益分歧面前就難說了。江湖上出賣兄弟的事從來不少見,古有轟動一時的刺馬案,今有娛樂圈最著名的插刀教。

結拜兄弟,甚至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常見的詐騙手段。

慣用套路是借錢稱兄道弟窮仗義,還錢了卻人影無處尋,連個反目的機會都沒給人留。

一句「既然是兄弟了,就不要計較那麼多了」,就把人噎了回去。

這樣一看,劉強東如今打臉自己的「兄弟論」倒也很好理解。有事兒是兄弟,沒事兒是小弟,這就是弱肉強食的江湖。

說到底,兄弟這個詞永遠是日久見人心的,而不是靠誰比誰拜把子的時候口號喊得響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外灘 的精彩文章:

用20張實探圖看香港瑰麗,感受窗外「六千萬的風景」

TAG:新外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