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經歷了從實用、把玩到當下的「展覽」模式,已經變得十分理性且不再神秘,而「臨摹」與「創作」的轉換應用始終是擺在眼前的永恆難題。

在國展面前,你是否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在全國性的書法盛會中一展身手?

從往屆國展作品來看,大字行草和大字隸書一直是入展獲獎的熱門之選,而在這兩個書體之中,由於隸書更偏向於靜態的書體,相比於行草書靈動複雜的用筆結字、章法布局而言,能夠更輕鬆地進入狀態,或許只需一兩年的功夫,就能找到創作法門。

那麼,既然有了基礎,當我們面向國展的時候,創作時又該注意些什麼呢?

創作什麼形式的作品,才能夠在數萬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呢?

如何安排作品整體和局部的關係,進而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呢?

作品的落款、鈐印、拼接等等有哪些講究,如何避免因細節錯失入展資格呢?

這些問題,或許讓真正在隸書領域有所建樹的專業老師來闡述會更好一些。於是,墨池學院特邀請了當代篆隸名家、第二屆蘭亭獎得主王墉老師為你進行解答。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王墉(王鄘),別署淘古、允廬、陽和書生、守一居士,1971年生於河北正定縣。師從尹沫、王友誼、曾翔、胡抗美諸賢。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學院特聘教授,河北滄州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書協第二屆國學班成員,《青少年書法報》編委,河北省書協隸書委員會成員。

蟬聯六、七、八屆「友誼獎」篆書十佳,當選2015年度「全國十大青年書法家」稱號(青少年書法報主辦),《中國書法》雜誌2010年8月、2012年4月、2017年3月專版推介。

王墉老師研習書法四十餘年,於篆隸、唐楷、魏碑、行草中都下過功夫。近些年主攻隸書,書法創作也以隸書為主,篆、楷、行、草為輔。他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展覽中20次多入展、獲獎,囊括了篆、隸、楷、行、草五體,其中也是篆隸最為突出。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 王墉作品

王墉老師說:「隸書是我國古代承前啟後的一種字體,其風格變化多端,異彩紛呈,或大氣或雄渾或委婉或空靈,不一而足。隸書起源於秦朝,成熟於東漢,沒落於唐宋。清末則異軍突起,名家輩出,繼承漢隸遺韻,伊秉綬、鄧石如、金農、趙之謙、何紹基、齊白石等名家大師各具面貌,皆取其一而成名。學習隸書自有途徑,應以漢隸為根基,進行全方位、有深度的臨摹與創作。

然而當代隸書創作多以展覽為主,以小字大篇幅居多,多以幾個條幅拼接在一起,字寫得工穩平和,字形娟秀,章法以平穩為主,面目比較單一,漢碑朴茂、開張、雄渾之氣象極為罕見。需要參考明清隸書名家的大型條幅創作,以增強氣勢,再加上漢隸的古茂、雄沉及金石氣,融合現代展廳有限度的裝飾、色彩搭配、適度做舊等手法,使作品古今結合,奪人耳目。既有使人眼前一亮的視覺衝擊,又能展現作品深厚的傳統內涵。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 王墉臨《石門頌》

王墉老師的作品主要取法《泰山金剛經》、《鐵山大集經》、《祀三公山碑》及《葛山維摩詰經》。以漢碑為基礎,以摩崖刻經為情趣,在恪守傳統的基礎上,注重法度,追求高古、力求達到天然質樸,率意自然,平中有險,收放有度,樸拙天真,拙中含巧的自然審美趣味。結體以《金剛經》為主,參以《三公山碑》的筆法和章法,借鑒《大集經》空靈、散淡的字法,追求作品的古雅情趣。字形或大或小、或方或圓,篆與隸、奇與正、庄與諧、古典與現代的融匯統一。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 王墉臨《張遷碑》

王厚祥先生曾說:「美從大的方向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自然美,一是精工美(人工美)。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原生態形象、色彩之美,反映到書法創作中,那些不加雕琢的,或沒有雕琢痕迹的自然形態和自然變化了的形態,屬於自然美的範疇。比如粗獷的線條,因筆畫多少而形成的大小不同的字形,因自然書寫或受自然事物大小疏密規律影響形成的章法形式,都屬於自然美。精工美是受某種審美追求的影響人工打造的藝術形態,精工美多以精緻、規範、整齊、對稱、方正為特點。在藝術創作中,自然美和精工美不可或缺。少了自然美,作品則會缺乏自然生機,缺乏原始的鮮活和古樸。少了精工美,作品就會顯得技術含量低,粗糙隨意。

王墉很好地把握住了自然美和精工美的關係,他的隸書初看是粗獷的,自然散漫,亂石鋪街。而細細品去,每一個字又都有出處,線用古法去寫,形由經典去造,一片高古蒼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 王墉作品

不僅是在書寫方面,王墉老師在作品形式上也是多有研究。注重作品形式色彩是當代書法以展覽為主要欣賞形式決定的。同樣一件作品怎樣才能有更好的展覽效果?這是每一位書家都要思考的問題。王墉老師的每一件作品從形式上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管從拼接的樣式,用紙的顏色,還是作品本身的章法形式,落款鈐印,無不苦心孤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 王墉作品

王墉老師說,雖然當下創作多圍繞展覽進行,但往往也因為這個原因,習隸者不去學習諸賢的成功之路,變古之法,而是學習某些名家的字體、墨法、章法。急功近利,心浮氣躁,做法令人深感憂慮。如果你真的喜愛隸書,希望在隸書領域得到長足發展,必要溯本追源,立足秦漢,著眼清賢,關注當代。學習經典漢碑,融會貫通,博採眾長,以他法融入我法,構建自己的書學體系。

對此,王墉老師也分享了他的隸書學習與發展方向:堅持漢隸學習方向,以厚朴、古茂、蒼茫為審美原則,旁涉金文以增加隸書的高古之意。學習行草以激活隸書的板滯之氣,遠搜旁引,使自己學習的隸書本體不斷豐富,修復學習中的不足之處。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 王墉臨《鮮於璜碑》

話說回來,既然王墉老師在隸書領域造詣頗深,對打造投展作品又手到擒來,你難道不想跟他討教幾招嗎?要知道,王墉老師的書法工作室自2016年開班以來,幫助眾多書法愛好者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掌握了創作的門徑,學員們收穫頗豐,成績斐然: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那麼,身為隸書愛好者的你,是否準備好接受一次針對性的國展隸書創作訓練了呢?

你是否想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國展作品打造技巧呢?

你是否想快速提高大字隸書的創作水平呢?

又或者,你是否想和王墉老師直接交流、與同水平的書友共同切磋進步?

想要衝擊國展的你,快來參加【通往國展之路——大字隸書創作訓練營】吧,讓我們和王墉老師一起,用6周的時間,以摩崖隸書為例,梳理大字隸書入展規律,掌握大字隸書核心創作技巧,快速提高創作水平。

本課程適合人群:

有志於國展,具備較好的隸書臨摹基礎和一定的創作基礎,能夠較為精準地臨摹至少一種摩崖隸書的書友;

不適合未學習過摩崖隸書或剛接觸隸書,以及專攻工穩類隸書(如《曹全碑》、《乙瑛碑》等)的書友。

通過本次課程你將掌握:

1. 如何進行單種摩崖風格大字隸書創作

2. 如何融合多種風格進行大字隸書創作

3. 國展大字作品創作注意事項

4. 對聯、中堂、條幅、條屏形式大字隸書創作技巧

但是當你完成本次課程之後,你會發現,你學到的不僅僅是這幾種風格或形式的隸書創作技巧,而是一種對你終身有益的創作理念,以及面向國展投稿的創作意識。

下面是【通往國展之路——大字隸書創作訓練營】的詳細介紹,相信能消除你的某些疑惑。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王墉老師作品欣賞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揭秘國展創作技巧:兩類作品最易入展,但從這個角度入手見效最快

添加微信微信liangchanglishao,進群與老師交流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啟功先生為何力薦智永楷書《千字文》?
從零基礎到NO.1,吳昌碩的「石鼓篆書」是如何登峰造極?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