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藥煎服有講究,弄錯方法好葯也會沒療效

中藥煎服有講究,弄錯方法好葯也會沒療效

說到煎煮中藥,很多人會說煮中藥嘛,放水煮開一會喝就是,那有那麼多講究?其實不然。廣東省廣東省中醫院中醫疑難雜病門診主任徐國峰指出,中藥煎服講究多,掌握其中的要點,藥效增加治療效果好,若是馬虎對待則可能令藥效減半,療效大打折扣,近日在廣東省中醫院舉辦的大講堂活動上,專家專門提醒市民中藥煎服需要注意的事項。

1、 煎藥容器選擇要正確

瓦罐、砂鍋、搪瓷器皿、不鏽鋼為宜,嚴禁用鐵器、銅器,以防止金屬器皿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

中藥煎服有講究,弄錯方法好葯也會沒療效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瓦罐、砂鍋是傳統的煎服器皿

2、 煎藥前不需洗中藥

醫院藥房的中藥材在製成飲片前經過了一系列炮製,包括去雜質、晒乾等一系列程序,衛生條件已經達標了,不必再用水洗。不少藥材中含有水溶性的成分,水洗會讓這些有效成分部分溶於水而流失。中藥有些藥材是粉末狀的,有些藥材在配藥時要研碎,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會造成這些藥物的損失,影響療效。

注意:有的藥材在炮製過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膽汁等輔料,而這些輔料都易溶於水,若用水洗,會導致部分輔料流失,從而影響藥物療效。

3、煎藥水位選擇

煎藥加水量的多少受飲片的重量、質地等影響,一般以高出葯面2cm為宜。為了便於有效成分的煎出,在煎藥前先用清水(即無雜質的井水、自來水),將藥材浸泡20~ 30 分鐘,使藥材組織內部充分吸收水分,細胞壁膨脹軟化,藥物的有效成分容易滲透到水分中。不宜使用60℃以上的熱水浸泡,否則藥材里的蛋白質遇熱很快就會凝固,引起細胞壁硬化,在外層形成緊密的胞膜,不利於有效成分的溶出。

注意:煎藥時不能在中間數次加水,也不能把葯煎干(糊)了再加水重煎,煎糊的藥物成分遭到了破壞,療效也因此降低。另外有些藥物煎糊以後,產生了其他功效,如荊芥是解表葯,煎糊以後變成了荊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產生了止血效能。

4、掌握煎藥火候

一般先用武火,沸騰後改為文火。煎藥時間應根據藥性而定,一般葯為20-30分鐘左右。

提醒:

解表葯、清熱葯、芳香類藥物宜武火急煎,時間宜短,15-20分鐘即可。

滋補藥先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慢煎,時間宜長,可煎40-60分鐘。

5、注意特殊煎法

沖服藥:某些貴重或芳香類藥物不宜加熱煎煮的,應研為細末,調入煎好的葯汁或開水中沖服,如牛黃、麝香等。此外,散劑、藥物的粉末和鮮品的自然汁也需要衝服,如沉香粉、三七粉、生藕汁等。

包煎藥:有些藥物對咽喉有刺激性,或者易粘鍋,如辛夷、車前子、旋覆花等,宜用紗布袋將藥包好,再放入鍋內與其他葯同煎。

另煎藥:有些貴重藥物,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時被其他藥物吸收,可以另煎,如人蔘、羚羊角。

後下藥:有些藥物煮久易揮發其有效成份,需在中藥將要煎好時加入後下藥,煎煮約5分鐘即可,比如砂仁和木香。

中藥煎服有講究,弄錯方法好葯也會沒療效

砂仁和木香不宜久煮,應後下

6、服藥時間有講究

不少人感覺中藥難喝,又或者感覺服藥後效果似乎不理想,這除了有的葯本身味苦之外,還可能和服藥沒有選對時間有關。

病位不同:病在上焦,如外感、頭面部疾患,宜飯後一小時服;病在下焦,如虛勞、腰腿部疾患,宜飯前一小時服;急重病不拘時服;慢性病定時服。

補益葯與瀉下藥,宜空腹服。對胃腸有刺激的葯宜飯後服。安神葯宜睡前服。

【來源:廣東省中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中醫藥 的精彩文章:

泡上它,做個養生的996,護眼養血補肝腎
省名中醫王清海:中藥降血壓到底有沒有副作用?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