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從什麼時候開始?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從什麼時候開始?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該所聯合國內外學者共同研究發現,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始於工業化早期的19世紀70年代左右,而不只是發生在近幾十年觀測資料豐富的時段。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從什麼時候開始?

相關論文最近在《自然-可持續發展》(Nature Sustainability)雜誌發表。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副研究員段建平聯合英國氣象局哈德萊中心武培立等國內外10位共同作者,從氣溫的季節性變化入手,利用觀測資料、樹輪等代用資料和氣候模式資料檢測了人類活動對氣溫變化影響的早期信號及開始時間。

研究發現,觀測資料顯示的氣溫季節性弱化,實際開始於19世紀 60~70年代,而且同步地發生在了青藏高原、歐洲甚至北半球的中高緯度區域,而在之前是相對穩定或不顯著的小幅度增強趨勢。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從什麼時候開始?

基於以上事實,研究人員進一步利用多個全球耦合氣候模式模擬的結果進行了檢測和歸因分析。結果發現,北半球中高緯度區域自19世紀70年代以來的氣溫季節性弱化可歸因於人類活動的影響,而且人類活動對其的影響機制存在緯度效應。

段建平說,這一研究結果充分說明,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其實是始於工業化早期的,而且其影響也遠不只是氣溫升高和極端氣候事件頻發,而是「淡化」了氣溫的季節差異,使得四季越來越不分明。

具體來說,在北半球高緯度,溫室氣體是引起夏-冬溫差弱化的主要因子,而中緯度區域溫度季節性的弱化主要與人類活動排發的硫酸鹽氣溶膠有關。這是由於溫室氣體增溫效應在高緯度地區最為明顯,而人類氣溶膠的排放主要發生在北半球的中緯度區域,且其冷卻效應對夏-冬溫差的影響也在中緯度區域最強。

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從什麼時候開始?

據了解,氣候變化的歸因不僅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科學問題,也是國際氣候談判的重要科學依據。然而,近年來相關研究的絕大部分工作聚焦在了近幾十年的器測資料時段,而且主要是針對變暖趨勢和極端氣候事件個例開展了歸因研究。

目前的廣泛認識是,人類活動對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氣溫變化產生了顯著影響,而且確信程度高,但對於「人類活動對氣溫變化的影響始於何時、在工業化早期時段的影響是否普遍」這一科學問題,證據卻相對匱乏,確信程度也較低。(丁佳)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19-0276-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您為什麼搞起科研那麼勤奮那麼拼?」
花朵產生「毒花粉」不讓蜜蜂吃!二者背後「各有心機」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