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若戚繼光在明末,能打過努爾哈赤嗎?金庸:努爾哈赤四百年出一位

若戚繼光在明末,能打過努爾哈赤嗎?金庸:努爾哈赤四百年出一位

有網友留言:明末努爾哈赤崛起時,若民族英雄戚繼光還在,他能打過嗎?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這名網友進一步說解釋,源自金庸先生生前對努爾哈赤的評價,

「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努爾哈赤。這個用兵如神的統帥,傳下了嚴密的軍事制度和紀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戰士,此後兩百年間在全世界所向無敵。」

這個評價實在是很高,但是戚繼光也很給力,比如撰寫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軍事著作,更是流芳百世。更重要的是,兩人生活的時代也是接近。這位網友的問題其實漢文帝也曾問過,當年他被匈奴的南下困擾的夜不能寐。

漢文帝對馮唐說:「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時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馮唐直擊打臉漢文帝,別做夢了,即使那兩位大神在,你也用不了。回到明末,以當時的情況,戚繼光活著也沒用。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打仗首先要軍餉,這點無比關鍵。古代士兵與敵人浴血奮戰,99%都是為了養家糊口。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東南沿海啥的倭寇叫苦連連,關鍵在於戚家軍軍餉豐厚,一級士兵一年軍餉10兩,殺一個倭寇賞銀30兩。

重賞之下,戚家軍嗷嗷叫,在他們眼中倭寇就不是敵人了,而是白花花的銀子。可到了萬曆後期,軍政廢馳,官員腐敗,當然普通士兵一年還能領到10兩銀子,可各種獎賞,就沒了。在徐光啟的《恭承新命謹陳急切事宜疏》中,就對當時士兵軍餉給出自己的看法:

「今京營之軍月米一二石……營軍操日不多,且質明而散,正須各尋生業以糊其口。若食餉一二石,又須日日肄習,必皆化為餓殍矣。營軍所以不振而易嘩者,病根在此。」吃飯都吃不飽,這樣的待遇,能招到像當年戚家軍一樣的士兵?做夢!

既然吃不飽,又讓我幹活,當兵也絲毫沒有榮譽感,結果往搶奪老百姓。比如當年在抗倭戰鬥中軍紀嚴明、戰功赫赫的廣西「狼兵」,到了明末成為了一直禍害老百姓的軍隊,「所至騷擾,雞犬不寧。聞瓦氏兵至,皆閉門逃出,殆與倭寇之過無異焉。」

一沒有軍餉,二沒有高素質的士兵,十個戚繼光也束手無策。更糟糕的還在後面,當年戚家軍裝備精良,在《車步騎營解·步營解》中,我們得知步兵營滿員編製的官、軍構成和人數。

滿員總人數2699人,火兵216人,內銃手為1080人,殺手1080人。這樣的配置,加上大量激賞措施,戚家軍讓敵人聞風喪膽。反觀明末,士兵身上完整的鎧甲都沒有,而後金騎兵都帶著精鐵製作的面甲,在後金騎兵的衝鋒下,明軍死傷慘重。試想,這樣的情況下,戚繼光在還有意義嗎?孫傳庭、袁崇煥哪一個不是威震敵人的將領,結果呢?

參考資料:《明季北略》、《明朝軍事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三姨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原來崇禎不用當亡國之君,當初若聽此人意見,大明還能延續兩百年
對中國最友好的日本首相:一生欽佩周總理,公開聲稱先祖是中國人

TAG:十三姨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