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四件事家長別忽略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四件事家長別忽略

高情商的人在社會中更能如魚得水,左右逢源,但是社交能力並不像學數學、物理可以學幾個月就突飛猛進。所以,父母必須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1、培養孩子基本的社交禮儀

如果孩子自身是一個不懂禮貌的小朋友,就很難融入到團隊活動中。所以,家長要做一個懂禮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帶著孩子一起做,並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禮儀和規則。可以通過觀看質量上乘的動畫片,比如天線寶寶、寶寶巴士;也可以通過親子閱讀,教會孩子基本的禮貌。如,玩遊戲要排隊、想要玩他人玩具必須先徵得對方同意、撞到別人要說對不起、接受幫助要說謝謝之類的。


2、教給孩子具體的社交技巧

孩子的心地都是善良單純的,但有時候不知道要如何表達自己的善意和想法。這就需要家長手把手具體地教孩子遇到情況可以怎麼說怎麼做。比如,一群小朋友在玩「跑跑抓」,孩子在一旁看了心頭痒痒,很想加入他們的隊伍。家長就可以教孩子,在合適的機會過去問看上去是「孩子王」的小朋友「我很喜歡你,可以加入你們一起玩嗎?」或者讓孩子上前去分一些小零食,「拉攏」大家,表達想和大家一起玩耍的意願。


3、創造條件鍛煉社交能力

有的孩子膽子比較小,在外不敢主動和不熟悉的小朋友一塊玩。家長可以創造條件,讓幾個孩子熟絡起來。比如,幾位家長帶著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出去玩,使孩子在放鬆愉快的氛圍下打開心扉接受他人。或者家長在家裡給孩子開個小派對,邀請孩子幼兒園同學、鄰居小朋友一起到家裡玩,讓孩子學做小主人。

當然,在這之前,仍然要和孩子說清基本禮儀,比如玩具要一起分享,如果有不想給小朋友玩的玩具,現在先收起來,待會不要拿出來等等,避免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因為自家孩子的不懂禮貌引起爭執,造成相互之間的不快,弄巧成拙。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如果孩子明確表示不喜歡和某個小朋友玩,家長不能強制讓兩個孩子在一起,強扭的瓜不甜。

4、鍛煉孩子主動完成任務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溝通,教孩子如何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鼓勵孩子主動完成任務,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去超市買東西,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櫃檯結賬,教孩子要說些什麼,注意些什麼等等。世界都是善意的,周圍的人看到這孩子如此獨立,一定紛紛讚揚,無形中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就算孩子什麼表揚都沒有得到,但孩子依舊會為自己的「長大」而感到自豪和高興。在今後的人際交往中,顯得更加的大氣自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社交能力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家長在培養孩子社交能力時,別忘了自身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禮貌待人、主動大方、關心他人、文明守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柏BJ 的精彩文章:

被寶寶撞見那種事,家長智慧應對4步走

TAG:柏柏B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