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熱河抗戰,為何蔣介石的援兵姍姍來遲?蔣介石:一切盡在掌握中

熱河抗戰,為何蔣介石的援兵姍姍來遲?蔣介石:一切盡在掌握中

日軍佔領山海關之後,受國聯日內瓦公約的束縛,暫緩對中國的軍事行動。在國聯會議中,中國代表據理力爭,寸步不讓,請求國際聯盟出面制止日本的暴行,將軍隊撤出東北。面對國聯的壓力,日本人惱羞成怒,宣布退出國聯,對中國熱河省發動了軍事進攻。蔣介石本來答應張學良的增援部隊姍姍來遲,熱河抗戰短短10餘天就宣告失敗,其實這一切都在蔣介石的掌控之中。

抗擊日軍

1933年2月23日,日本關東軍主力盡出,以第6師團、第8師團,第10師團一部,混成第14旅團,騎兵第4旅團,關東軍直屬隊及張海鵬偽軍等共約10萬人,兵分四路,向熱河大舉進攻。

此時駐守熱河的是張學良的東北軍,並且張學良此時已經意識到了自己不抵抗招致的後果,就是國土淪喪,日本人得寸進尺,自己被國人痛嗎。痛定思痛,張學良決定奮起反擊,將日軍驅逐出東北。所以他下命令,東北軍全線抗敵,阻止日軍佔領熱河省。

張學良劇照

20餘萬東北軍集結熱河境內,準備與日軍決一死戰,在張學良看來,自己的裝備雖然落後於日軍,但是兵力是日軍的二倍,最起碼可以堅持三月有餘,然而在短短的十餘日之間就全線潰敗,退出熱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原因之一:東北軍軍紀渙散,將帥無能。俗話說一將無能全軍受累。此時的東北軍就是這樣,主帥張學良染上了毒癮,面黃肌瘦,已經無法承受將要到來的壓力。而湯玉麟等老一輩常以長輩自居,不聽號令,忠於張學良的張作相又優柔寡斷,難堪大任。而東北軍整體裝備陳舊,缺乏訓練,面對日軍的虎狼之師,潰敗也在情理之中。

蔣介石

原因之二:援軍姍姍來遲。本來蔣答應張學良要派遣軍隊北上抗日,當時答應的是6個師的主力部隊,火速趕往熱河支援抗戰。然而實際到達指定作戰地點的卻只有三個師,並且姍姍來遲。直到熱河戰役結束,承德失守之後,關麟征的第25師才抵密雲。次日,黃傑的第2師抵通縣,而第83師按計劃還要晚半個多月,這樣的支援速度,可以看出蔣介石是別有用心的。

抗戰劇照

原因之三:蔣介石的圖謀,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蔣介石統一全國之後,任命張學良為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委員長是蔣介石),統轄北方几十萬大軍,然而能真正為他所用的只有自己的東北軍二十餘萬人。山西的閻錫山,西北的馮玉祥,在中原大戰中與張學良早有嫌隙,不可能對張學良唯命是從。

其實蔣早已料到張學良必定會敗,因為東北軍入關,早已失去了往日地頭蛇的威風,軍紀渙散。張學良期待蔣支援他,但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切盡在蔣介石的掌握之中,蔣介石此時已經算計著這位在軍事上唯一可以和自己抗衡的張少帥了。

抗戰雕塑

蔣介石表面上答應張學良派兵北上抗日,實際上卻姍姍來遲,並且承諾中的6個師變成了3個。而他的中央軍還在剿共,不可能北上去支援張學良。這樣一來既騙過了張學良,又安了全國人民的心。張學良戰敗之後,責任多半在於他,自己已經表示出了抗戰的決心,並且派兵給張學良,再次戰敗就說明張學良抵抗不力。其實蔣已經為張學良安排好了後事,一切盡在掌握中,張學良迫於壓力下野,遠赴歐洲考察。

參考書目《國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蛀蟲 的精彩文章:

夷陵之戰劉備戰敗,一座城卻因他而出名,成為了著名的景點
投「北大」的筆,從「黃埔」的戎,他最終成為蔣介石的得力戰將

TAG:歷史小蛀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