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從小在姥姥身邊長大」,那些老人帶大的孩子,其實也很優秀

「我從小在姥姥身邊長大」,那些老人帶大的孩子,其實也很優秀

文 | 齊麗娟

公眾號《真實故事計劃》中曾刊登過一篇文章,名叫《尾隨我十八年的姥姥》,這是一篇由盲人鋼琴調律師陳燕口述,編輯整理的一篇文章。

陳燕從小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在被父母拋棄的情況下,由姥姥撫養長大,姥姥並沒有因為她身體方面的原因,對她差別對待。而是根據陳燕的實際情況,教給了她很多生活的技能和道理,最終,陳燕依靠自身的努力成為了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八零後和九零後父母的通病就是在自己帶娃和父母帶娃之間搖擺不定,因為工作生活等壓力想要父母分擔帶娃,卻又對父母的帶娃能力和教育觀念等方面有諸多質疑,最終因為育兒問題與父母產生矛盾的大有人在。

上文中提到的陳燕的姥姥也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沒有淵博的知識和文化,她教給陳燕的只是普通的道理自食其力,但就是這些最普通的生活道理,有時候卻又是我們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站穩腳跟需要明白的最基本的道理。

老人也許不懂很多科學的育兒常識,但是他們懂得很多樸素的生活道理。

著名節目主持人倪萍老師有本書叫做《姥姥語錄》,裡面收錄的都是自己姥姥說過的話。姥姥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後你靠的是你自己。姥姥也說過:吃了一輩子小虧,佔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

據倪萍回憶,自己從小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姥姥只是一個沒上過學的、普通的家庭婦女,說出的很多話也帶有濃濃的生活氣息。但這些樸素的話,細細體會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理,後來每次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她總會想起姥姥的人生哲學,幫助她走過一個個人生中灰暗時刻。

比起父母,老人們更願意讓孩子們去嘗試。

因為工作繁忙,丁丁被送回老家過暑假,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每天晚上雷打不動的,丁丁都要和媽媽視頻。據丁丁媽媽說,自己的兒子半個月沒見,都成了小黑猴了。每天視頻的時候,都會跟自己展示他的成果,如上樹摘的果子,下河摸的小魚等等。

丁丁媽媽心裡一直犯嘀咕,自己平時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在爺爺奶奶那裡全部變成了生活日常,如果真的有危險怎麼辦?暑假結束,丁丁從老家回來,媽媽對著兒子仔細端詳了一陣,發現除了黑了點,其他地方都好好的。

便對丁丁說,讓他以後注意點,不要再去危險的地方了,結果丁丁一本正經的對媽媽說:「媽媽,我爺爺可比你有數多了。我上樹,他在下面接著我,我下河,他也寸步不離的保護我,我要是有一點越界的行為,他會馬上制止我的。」

孩子的好奇心是無限的,有的時候,我們帶娃過於保守,不敢讓孩子嘗試,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成長。老人與父母一樣,也是從心裡愛孩子的,但他們承襲了老一輩人育兒的方法,就是摸爬滾打的讓孩子成長,儘可能的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孩子嘗試,才能更好的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

其實,無論是父母帶娃還是老人帶娃,都各有各的利弊。我們要做的,就是就育兒理念在整個家庭內部達成一致,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要尊重和支持對方。本著共同的目的帶好孩子,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才是最重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深入童模市場:最火童模日賺3萬,孩子淪為家長賺錢的工具?
好不容易帶一次寶寶,孩子竟然積食,婆婆拿出「秘方」藥到病除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