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背景下,智能製造產業的變通之道

「智能+」背景下,智能製造產業的變通之道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繼人工智慧之後,又一個概念的首次被寫入引發了智能產業的轟動,即「智能 」——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拓展「智能 」,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狹義上,這一概念所對應的正是眼下極受關注的智能製造產業。作為國之根本,無論是哪一次變革,製造業的重要性都是不容小覷的。而在近年,國際上颳起了一股「智能」風,製造業也迎來新一輪變革。

現如今,在包括《中國製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等在內的諸多文件中,「智能製造」已經成為了一名常客,且早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


傳統製造業「智能」改革迫在眉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此前曾說,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全球興起,中國面臨著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競爭的雙重擠壓,因此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智能綠色發展迫在眉睫。

這一「急迫」也反映在了市場方面,譬如富士康,去年宣稱計劃在未來5-10年內用機器人替換80%的人類工人,又比如倉庫,過往人來人往的車間中如今只能看見24小時「忙碌作業」的各類物流機器人……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用機器人「直接」替換人的現象多發生在大中型企業中,因為所謂的替換並不只是簡單的替換,其中還涉及後台系統的重構等等,是一個相當浩大的工程。對於小企業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可以隨意跟風的事情。

相比於大中企業,小企業受限於企業規模不具備足夠的資金去支撐智能化的升級改造,且信息化水平、自動化水平等都較為薄弱,數據管理也相對較差,且其中的部分廠商還處於「解決溫飽」的邊緣。對於他們而言,智能製造似乎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事實真是如此嗎?難道面對智能製造所帶來的成效,「能力相對薄弱」的小型企業就該「放棄」嗎?在智能製造時代,圍繞大中小型企業,什麼才是適合他們的智能化道路?


什麼是切入智能製造的最佳姿勢?

於傳統企業而言,從自身對效率的追求,到國家層面政策大環境的推動,智能製造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從傳統製造轉型到智能製造,傳統製造業里里外外涉及到許多環節,轉型意味著其中的某些環節需要來一次大變動。繼而也催生出產業新需求。

在需求的推動下,智能製造市場規模也隨之水漲船高。數據顯示,至2023年,我國智能製造市場規模將達到2.81萬億元,涵蓋工業機器人、3D列印、智能感測器、智能倉儲物流、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等多個細分產業領域。

隨著智能技術的升級,諸如工業機器人等以往既已存在的產業需要進一步的智能升級,AR眼鏡等新技術產品、新產業也開始湧現,而5G等新技術的即將出現也將催生出新的需求與產業。

於創業者而言,創業的第一步就是找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並以一個相對安全的姿勢進入智能製造產業。細分領域這麼多,現狀與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哪些領域是自己還能夠進入的?又該如何正確找到適用於自己的市場切入點……這些都是創業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圍繞以上問題以及更多需要探討的問題,在2019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舉辦期間,鎂客網「M-TECH 2019硬科技產業創新峰會」也將與之同步開展。本次峰會將推出智博會兩大分論壇,聚焦智能製造和智能醫療。

5月9日,在由鎂客網主辦,創新奇智聯合主辦,合力、SIPAI、蒲公英孵化器協辦,江蘇省智能裝備產業聯盟磁支持的「智能+製造業新未來——M—TECH 2019智能製造創新產業論壇」中,我們將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學者、標杆企業、投資人等,從國家政策、產業製造等角度出發,聚焦「智能+」背景下,智能製造產業的技術發展、應用現狀及未來,在對產業進行解惑的同時,為行業認識提供交流平台、啟發新思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鎂客網 的精彩文章:

蘋果缺5G晶元,華為或伸出橄欖枝
OPPO全新Reno系列大放光彩,十倍混合光學變焦革新手機攝影史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