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何魯迅說「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原來因為這一點

為何魯迅說「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原來因為這一點

在我國的近代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文人,魯迅先生就是其中一個。他可以說用筆當成了武器,喚醒了很多中國人。後來他的很多文章都變成了經典之作,我們在課本中也能看到他的一些文章。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往往憎和尚,而不憎道士」。

很多人都不知道魯迅先生為何會這樣說,魯迅先生以前是一個醫生,但是在看到國人的麻木不仁以後,他就決定棄醫從文,喚醒沉睡的中國人。至於魯迅先生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外界家也是進行了很多的猜測,其中一種說法是他在諷刺自私自利的中國人。

首先佛教是從外面傳到我國的,並不是我國傳統宗教,但是後來也成為了我國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傳揚的是一種普度眾生的思量,也是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很多信仰佛教的人他們往往都是為了佛祖保佑自己,和佛教的理念完全相反,所以人們就「憎和尚」。

道教是我國傳統的一個宗教,它所宣揚的是一種順其自然,長生不老的理念。也就是都是為了自己考慮,相對於佛教來說就是一種利己主義,這也和人們普遍的觀念相符合,所以人們就「不憎道士」。但是在發生戰爭的時候,兩個教派的做飯卻截然相反。

很多道士都下山抗敵,為我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而和尚卻關起山門,外面的世界和他們完全無關。等太平以後,道士們就歸隱山林,而佛教就出來開門營業,所以人們討厭和尚也是有道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歩武 的精彩文章:

此人被槍決以後,毛人鳳對天長嘆:終於為戴笠報了大仇!
老漢將古董當成煙灰缸使用,他用兩包煙交換,最後賣了180萬

TAG:天下歩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