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中國青少年賽事差在哪?

中國青少年賽事差在哪?

足球發展,很多時候並不僅僅只是讓孩子去踢球那麼簡單,而首先是需要觀念、理念上的改變,真正認識足球運動的意義與價值。

第19屆地中海杯國際青少年足球賽在北京時間21日正式落下帷幕。由於參賽的六支中國球隊均未能闖入八強,因而後面的比賽都是在西班牙當地球會或外國球會之間展開。

作為一項傳統賽事,一個只有2萬多人的小鎮,能夠承辦有超過300支球隊參賽規模的大型青少年賽事,這本身就很值得研究,而這樣的比賽本身,恐怕並不僅僅只是爭奪「錦標」。

10多年前第一次聽聞「地中海杯」這項賽事,當時還是因為中國92年齡段國少隊應邀參賽,而且期間還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件。不過10多年之後,當記者第一次有幸親臨現場時,發現這其實是一項類似「青少年足球節」性質的賽事。實際上,賽事最初僅僅只是吉羅納當地以及加泰羅尼亞地區孩子們的節日,隨著發展逐步變成了整個西班牙孩子們的足球盛會,最終演變成一項世界性的賽事,像今年就總共有來自六大洲超過300支隊伍參賽。

不只是地中海杯賽,西班牙的馬德里在同期還承辦了另一項青少年足球賽——伊貝爾杯賽,性質其實和地中海杯差不多;而在巴塞羅那,也還有其他青少年足球賽。之所以這麼多的青少年賽事,恐怕很重要一點,還是因為歐美的節假日太多,或者說歐美的小孩子們是幸福的。就像4月21日正好是西方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復活節(Easter Day),歐美很多學生們開始享受假期。恰恰是因為有假期,各地可以組織這樣的青少年足球比賽,而且也可以長途遠行,因為完全不影響孩子們的正常學業。

其實各國也都在組織青少年賽事,但像英格蘭的利物浦、埃弗頓、法國的馬賽等諸多知名俱樂部之所以派隊參加地中海杯,則完全是從球隊適應不同的技戰術風格、打法等角度考慮,讓孩子們能夠有更多的交流與學習機會,體驗完全不同於本國的足球。

但是,在國內恐怕就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每年除了寒假與暑假之外,最長的可能是國慶和春節,但也都是闔家團圓的假期,且時間也相對短。加上中國的學生的日常就是以「補課」為主要任務,甚至恨不得連寒假和暑假也全部都佔用,於是那些踢球的孩子們想要外出參加足球比賽,所面臨著的諸多障礙與困難,恐怕無需多說。所以,很多時候,大家都在感慨國內的青少年孩子為什麼無法踢球、無法像歐美孩子那樣,甚至很難冒出有希望的好苗子,客觀現實的差異明擺著。某種程度上,這完全就不是能否出好球員的問題,而是現行的不同制度、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縛著中國的孩子們,扼殺著孩子們的天性。

以參加這次地中海杯的武漢尚文隊的小球員為例,三支球隊中,以2003年齡段的隊伍在西班牙的時間最長,他們從2015年9月份就已經開始整隊在巴塞羅那留學,而且從2017-2018賽季就開始參加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當地同齡正規聯賽。

球員都是上午正常去各自不同的學校上課,然後下午3點集中到場地參加訓練,訓練結束之後返回駐地,或者是上其他文化課,或者是接受輔導老師的文化課輔導,然後周末再參加正規的聯賽。像最近又趕上了西班牙的復活節,學校放假,球隊就來吉羅納參加這項地中海杯賽,而球員的文化學習絲毫不受任何影響。但在國內踢球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像尚文的這些孩子那樣有那麼多的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的校園足球發展依然任重道遠,這其中涉及到一個教育體制問題,某種程度上,教育制度不進行改變,尤其是讓教育去掉所謂的「產業化」,很難讓校園足球正常而全面地發展起來。更進一步說,中國青少年孩子的健康也很難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到歐洲觀看青少年足球賽,記者並非第一次,像以往法國的土倫杯賽、蒙太古杯賽、義大利的維亞雷喬杯賽等,經常跟隨中國的國字型大小隊伍前往。坦率地說,像地中海杯與土倫杯賽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差異,只不過參賽球員的年齡不同而已。而且,所有比賽並不是集中在一個場地進行,而是充分利用周邊各個市鎮的球場展開比賽。但是,第一次現場觀看地中海杯賽感覺就一個「累」字,因為這次來參賽的總共有6支中國的球隊,記者希望能夠多看看這些中國青少年球員的表現,與歐美同齡球員之間的差距,因而看完一場比賽之後光趕路去看下一場比賽,路途上就需要40分鐘至50分鐘不等。

地中海杯杯賽的比賽場地遍及整個布拉瓦海岸。

不過,雖然趕路較為辛苦,但是,不管是什麼年齡段的孩子,都是在標準的足球場地上展開比賽。所到之處,每一個比賽地點都是當地俱樂部球隊的主場,或者是市鎮公共球場,這些球場全部都是免費為這次賽事使用。因此,地中海杯賽名義上是在吉羅納省內進行,但實際上卻是以吉羅納市為中心,遍及整個布拉瓦海岸,布拉瓦海岸是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東北部赫羅納省的一段海岸線,從巴塞羅那東北60千米的布拉內斯,到法國邊境。各個場地分布在沿布拉瓦海岸的不同地方,從最南的城鎮到最北的,開車需要至少一個半小時。恰恰是因為遍及的地方較為廣泛,所以才能讓超過300支球隊在短短的4天時間內打完所有比賽,累計比賽場次超過1000場。

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想像的事情,因為一個最簡單的現實:哪裡去找出那麼多可供孩子們比賽所使用的場地?因此在國內舉辦賽事,最多也就邀請四五支球隊,集中在一地簡單進行一個循環賽,而像目前正在海門進行的2005年齡段隊伍所參加的珂締緣杯賽,能夠有16支隊伍同時參賽,已經算是相當不容易了。

要知道,地中海杯涵蓋男子七個不同年齡段、女子一個年齡段的隊伍,而且全部都採用11人制的場地進行比賽。此外,男子還有U12年齡段有七人制的賽事。當國外的U12青少年球員已經完全採用11人制場地進行比賽時,國內依然還是採用五人制或七人制進行比賽,於是從足球的技術、戰術角度,我們國內的青少年球員何以去與國外同齡球員相比?當然,這已經是後話了,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

所到的每一個場地,記者發現全部都是當地社區的公共體育設施。場地其實都相對簡單,遠不如國內為主辦運動會而修建的場地那麼「高大上」,除了個別場地屬於天然草坪之外大多數都是人工草坪。而且,看台也相對簡單,多數甚至連看台都沒有,因為使用這些場地的俱樂部在西班牙當地僅僅只是參加地區級別的聯賽,大多數屬於第四級、第五級甚至第六級聯賽。

然而,恰恰是因為基礎雄厚,也才使得西班牙的足球人才能夠不斷湧現。

觀看地中海杯賽,記者注意到,除了最後的半決賽與決賽,每場比賽都啟用三名裁判之外,其他場次全部都只有一名主裁判,連助理裁判都沒有,更別說第四官員、比賽監督了。換作是在國內,這肯定要為外界所詬病。但在西班牙,甚至包括記者以往所到過的其他歐美國家,類似這樣的國際比賽都是採用如此安排。而且,即便是像加泰羅尼亞地區當地的青少年正規聯賽,也僅僅只是一名主裁判,根本不存在助理裁判和四官一說。

開幕式上的中國球隊入場儀式。

有意思的是,如果是在同一個場地連續進行比賽,常常出現一名裁判吹完比賽之後進更衣室,換上另外一套顏色的裁判服,然後馬上緊接著吹第二場。而國內辦賽各種青少年比賽,哪怕年齡再小,在裁判費用方面也強調必須要配全各種裁判以及監督,而且還是一大筆開支。或許,兩種不同的方式,所展現出來的理念就完全不同,青少年足球比賽需要競技,但競技絕對不是第一位的。

更讓記者感慨的是,整個地中海杯賽期間,不存在所謂的「安保」一說。無論來到哪一個場地,都沒有見到保安人員。不管是人多人少,也不管是小組賽或最後的名次戰,所有場次全部都是免費開放,只有最後的冠亞軍決賽象徵性地售票,但保安顯然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是復活節,不僅僅西班牙的學校放假,很多西班牙人也都休息趕到球場看球,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度假」。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安保人員,這在國內恐怕是根本無法想像的事情,因為國內主辦任何青少年賽事,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安保問題,而且還必須支付一大筆「安保費」。這或許就是不同的環境與制度所決定的。

讓記者最為感慨的是20日晚上觀看巴塞羅那U16隊與塔拉戈尼亞吉姆納斯蒂克U16隊的一場半決賽,後者在小組賽中曾以3比0取勝了武漢尚文03年齡段隊伍。這兩支隊伍都是參加加泰羅尼亞大區這個年齡段聯賽第一級別的隊伍,巴薩排名第一、塔拉戈尼亞排名第六(武漢尚文僅僅只是參加第三級別聯賽),是一場「火星撞地球」的賽事。

比賽場邊都有專門的醫護人員。

50分鐘比賽時間裡,主裁判出示了13張黃牌、1張紅牌。放在國內,如此多的紅黃牌,或許將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但是,整場比賽依然還是順利結束了,即便是現場有超過五六百名觀眾,整個比賽的氣氛也依然很好。可如果換成是放在國內進行,出現這樣的情況下,或許我們的相關部門會首先質問:比賽都打成這樣了,怎麼還能不安排「安保」?這或許就是理念上的根本性差異。

足球發展,很多時候並不僅僅只是讓孩子去踢球那麼簡單,而首先是需要觀念、理念上的改變,真正認識足球運動的意義與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周報 的精彩文章:

一場意甲裁鬧帶來的虛幻亢奮!
「冷門」不斷歐冠變天?歐洲豪門要加速辦「歐超」了?

TAG:體壇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