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童年的傷痕有多疼?一位倆寶媽媽的含淚回憶

童年的傷痕有多疼?一位倆寶媽媽的含淚回憶

大家好,我是圈主華川(川媽),育有一兒一女。曾留學歐洲,是美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在此與您分享二胎孕、產、育兒知識,以及自家倆寶的親子教育經驗。

川媽說:在華川家庭課堂,每天都有家長跟我交流學習感受。今天有些不同,一位倆寶媽媽在聽完早課後,給我發來了幾千字的童年回憶和人生反思。我一字一句看下來,心疼不已。

早上起床,反覆聽了川媽今天的早課。剛才又一次坐下來靜靜聆聽,不知不覺,已淚流滿面。川媽說的很多經歷,我都感同身受。

有些事情,是我一輩子的遺憾。小學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記得小學二年級開始,就非常喜歡看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除了幹家務活,基本上都是在看書。那時候,老師經常把我的作文作為範文在班上朗讀,那個場景,至今都記憶深刻。

然而很遺憾的是,上完初中,就沒有繼續上學。我考上了高中,但是父親以家裡經濟困難為由,沒有讓我繼續學業。在社會上打工幾年後,選擇讓我去學電子專業的中專。所謂的中專,就是那種培訓班式的,根本不能算是學校。

關於不能繼續完成學業的原因,待我有時間,好好細說。這又涉及到我父親從小的成長環境。爺爺奶奶就生了我爸爸一個兒子,沒有兄弟姐妹,所以我猜想家裡所有的最好的東西包括所有的愛,都給了他。

在那個年代,家家都有三四五六個兄弟姐妹,吃不飽穿不暖,不僅要幹活還要挨餓受凍。對於我的爸爸來說,應該是比較幸福的。爺爺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在海南島某海鹽場工作。爸爸的成長環境應該沒有受過同齡人所受的苦,所以造就了他做事情無法堅持、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沒有為家庭努力奮鬥扛起作為人父的責任與擔當。

一直以來,我都對自己沒有繼續完成學業耿耿於懷。其實,當初家裡的情況,並不是很差,如果一家人踏實努力,不至於上不起學。在那個年代,每個家庭都有幾個孩子。有的時候在心裡問自己,許多比我家更困難十倍的同班同學,人家父母都選擇讓孩子繼續上學,而我,為何不能?

歸根結底,還是父親怕吃苦,做什麼工作都無法堅持。而母親呢,是一個強勢的人,承擔了家裡大部分的事情。母親勤勞能幹,做小生意賺錢。賣豆腐、賣菜,什麼能賺錢,都會想辦法去做。而我,從小跟著她走街串巷,也體會了賺錢的艱辛,明白母親的不容易。

母親事情做得很多,但是,嘴巴比較嘮叨。他看不慣我的父親,那種無所事事,不努力上進的樣子。經常一說就是一大片,在我父親看來,那是罵他。而父親嘴巴比較笨拙,加之母親說的是實情,他就對母親拳腳相加。記憶中,他們為了很小的事情,都可以吵起來。比如,在餐桌上,為了一碗菜的咸、淡,為了哪個人多夾了幾下菜,可以大聲爭吵。然後把前前後後的事情一扯在一起,一頓飯吃得索然無味。

童年,對於我的影響是巨大的。一直以來,都想把這些心歷路程記錄下來,但是都沒有動筆。今天,在聽了川媽的早課後,又打開了我塵封的記憶。一直覺得很自卑,自己只是個初中畢業生而已。在別人討論高中、大學生活的時候,選擇沉默。因為,那是我心中永遠的痛。

其實我明白,我之所以會粗暴地對待兒子,會打他們,是因為我受原生家庭影響很深。我小的時候,父母也會打我,用竹鞭還有晒乾後的杉樹枝。

杉樹枝經過六七月太陽的曝晒,變得鋒利無比,抽在腳上和手上,那鮮血,一小顆一小顆的冒出來,火辣辣的疼。竹鞭抽打在身上,留下一條條深深的印跡。

已記不清到底是為什麼挨打,小時候的我,感覺還是比較乖巧懂事,會幫家裡干許多的農活。洗衣做飯不用說,割禾、插秧更不在話下。因為在農村,很多家務,現在都可以清晰的回想起來。小學就在家的對面,隔著一條小河,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山上割一擔柴回家,春天露水深重,會把衣服褲子都打濕。

大概7點半到家,然後吃早飯,奶奶做好的飯糰,吃完飛奔去上學;中午12點放學,提著一大桶全家人的衣服,到河裡去洗。

洗完衣服,回家吃午飯。因為媽媽做豆腐,需要幫忙放火燒水,燒豆漿。那是一個好大好大的鐵鍋,裡面裝滿了水或者是豆漿,需要燒得翻滾沸騰,才可以去上學。所以,每次都是聽到學校里的上課鈴聲,才能挎上書包用最快的速度跑過去。

下午放學後,挑水澆菜。現在回想起來,那麼小的年齡,挑兩個圓圓的大鐵桶,裝著滿滿的水,都不知道是怎麼挑起來的。

做完所有的事情,才有時間學習、寫作業,寫作業和看書,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成了一種奢侈的願望。

每當周六周日的時候,要陪著媽媽去賣菜,有的時候周二周三也去。她挑一擔豆腐,我挑一擔白菜。凌晨4點鐘起床,天都還沒亮,有時候需要打著手電筒才能看清路。

特別是冬天,那個冷啊,打霜的天氣,到處都是靜寂的一片,整條馬路上只有我和媽媽的腳步聲在沙沙地響著。挑著家裡種好的白菜到礦山上,賣給在那裡挖礦的工人。山路崎嶇,幼小的身體挑著滿滿一擔菜,跟著媽媽,一步一步的往山上走。上山的路,有很多沙子,走幾步會滑下來。這個時候,就要用手抓住旁邊的小樹或者石頭,每一步都要走得很小心,如果一不留神,有可能摔下懸崖。

……

從來沒有對任何人說過這些話,以前聊天的時候,偶爾和先生提起過沒有上學的憒憾,他說,肯定是因為成績不好, 如果每次都考第一名,父母還會不讓我去上學嗎?

我只有苦笑。

很多痛,都是自己才能明白,別人無法感同身受。

除了傷痛的記憶,童年對我最大的影響,是讓我極度的自卑、缺少自信,連最簡單的騎自行車,因為自己不敢嘗試,所以一直都不會。直到這段時間,才鼓足勇氣學會。

同時,我也不擅於對孩子、對家人表達愛,我不習慣擁抱,用語言表達愛也不習慣。另外,還有,當孩子表現達不到期望時,我會用很粗暴的管教方式,一如父母當年對我的懲罰。

……

借著這一次進入華川家庭課堂的機會,我開始反思,也慢慢把心結打開。往事不可追,我現在能做的,是儘可能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愛我的孩子,愛我的家人,不要讓我自己的孩子,也像我一樣,在心底留下累累的傷痕和無盡的遺憾。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讓孩子心理健康的秘籍:夫妻和睦,尊重子女
50元4節北美精英外教在線課,4-12歲都能學

TAG:二胎媽媽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