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女人付出越多,男人越不愛你,只因做錯了這件事

女人付出越多,男人越不愛你,只因做錯了這件事

文 |羅近月

來源 |張德芬空間(ID:tefenchangpublic

有一對夫妻,在我的諮詢室里吵了起來。

妻子抱怨說:這日子我過夠了!憑什麼這麼多年都是我在為家付出?

丈夫說:憑什麼你說只有你在付出,我忍你的脾氣這麼多年就不算付出?

我問妻子:多年為家庭付出很不容易,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的?

妻子說:羅老師,不瞞你說,我真的是心太軟,每次看到他有什麼需要,都忍不住為他著想,可是他完全不為我著想。

「能為他著想的,這讓你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這讓我感覺自己做得沒錯,很開心!」

我問丈夫:妻子說為你著想會讓她開心,你呢?是什麼讓你可以忍受她的壞脾氣這麼久呢?

丈夫說:我覺得做男人不應該這麼計較,所以不願意小題大做。

「不跟她計較,讓你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這讓我覺得自己像個男人!」

「這種感覺你喜歡嗎?」

「當然,還是有點自豪的!」

我說:「你們的確都在為對方付出,但似乎自己收益也不少啊!」

有很多夫妻,都跟上面的這對一樣,感覺自己在關係里很辛苦,不被對方看見和理解,於是心生抱怨,認為憑什麼只有自己付出而對方不付出。

實際上,在任何關係里,從來沒有單向的「付出者」,每個人都是「付出者」兼「得到者」。

關係里,從來沒有單向的「付出者」

為什麼上文中夫妻,都想做好丈夫或好妻子,卻又對伴侶怨氣重重呢?

因為他們只看到自己的付出,看不到自己從付出中的獲得。

比如,妻子多年為家庭付出,處處照顧丈夫的感受,這讓她覺得自己是個好妻子,她從這樣的行為中獲得了一種滿足感。

然而,當看著丈夫獨自要去做點什麼,不那麼需要她時,她就會感到很難受。

於是,這些時刻,她常常代替丈夫去完成事情。

當她繼續大包大攬,承受越來越多的事時,她的疲憊感急劇上升,滿足感開始下降,她開始埋怨先生為什麼一點不替她考慮。

而實際上真要她放下一些事情,不去干預,她又很難做到。

所以,很顯然看起來是在為家庭付出,但是妻子更需要這種付出,來獲得自己在關係里的存在感。

也就是說,在妻子付出的那一刻,其實她已經得到了她想要的那種感覺。只是,她以為做得越來越多時,這種滿足也將會越來越多,而這種滿足得到之後就開始下降,她才會在後來感覺到被虧欠。

她想要先生給她回報,來彌補這種被虧欠的感覺,然而先生卻很難理解為何她似乎故意把自己搞得很辛苦。

而先生也一樣,忍耐妻子會讓他獲得自豪感,覺得自己很Man,但他也因此承受更多的指責和委屈,當這種Man的感覺只減不增,他承受越來越多妻子的負面情緒時,也會埋怨妻子為什麼不理解他的痛苦。

所以,他們一開始為對方付出,都是為了滿足自己。

到後來不再滿足時,常常以為是對方出了問題,卻忽略了自己最初從關係里的獲得。

因為獲得這種滿足,他們的關係被卡在一個僵化的位置,想要更多,卻無法更多,然後開始無止境地埋怨對方。

關係不會虧欠

任何人只會滿足你一部分

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妻子,默默忍受不計較的丈夫,這樣的角色分別給了這對夫妻滿足感,但顯然也帶來了其他難以調和的問題。

當妻子一定要付出時,丈夫就必須接受自己是一個不能付出的角色;

當丈夫默不吭聲時,妻子就必須接受自己是一個頤氣指使的角色。

他們彼此特別想要在關係里的某種獲得,所以要讓對方在某些時刻,必須變成一個對應的僵化角色,比如不負責任,情緒化。

有一位妻子跟我講,自己家的條件一直比丈夫好,生活多年後,丈夫一直最不滿意的,是自己在婚姻里變成了一個吃軟飯的人。

妻子十分驚訝,她覺得自己沒有嫌棄丈夫,卻意識不到丈夫會這麼痛苦。

她什麼事都是自己搞定,但有時也會埋怨丈夫不給力。

但她卻沒有覺察,正是因為丈夫的不給力,她才可以一直享受著那份在關係里獨有的優越感。

所以,每一份關係,都是施與受的平衡,沒有一個人會在關係里被虧待。

當你付出的時候,其實你也是在得到;當你得到的時候,其實也是一種付出。

這樣,我們評估關係時就不能只看表面,只在意誰做了什麼,誰沒有做什麼,而要看到關係里存在某種深度的對等和平衡。

比如,一個朋友請你吃飯,她付出了錢,得到了你的陪伴。你付出的是情感和意願,得到了對方的經濟上的照顧。

所以,在關係每一次施與受的交換之中,某方面資源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從這樣的交換中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也給出了別人想要的。

然而,你可能因為這種交換獲得某一種滿足,卻不能指望一次交換獲得更多、更深、更持久,或者更多種的滿足。

關係能滿足你一部分的需要,但無法同時滿足你的其他需要,當你對關係的交換有太多不合理的期望時,抱怨就產生了。

這時,我們需要從抱怨中去理解自己,看見自己付出所換回來的滿足,是否重要到必須把自己推到一個僵化的位置上,這樣我們才會因為被自己解放,而重獲在關係里的自由。

你的內在匱乏

決定你在關係里的位置

當你有某種內在匱乏和缺失時,你就會特別渴望在關係里去得到,於是你會為此付出。

同時,你得到這部分也會限制你,讓你不能去得到另外的部分。

這就好比,當你把手伸進一個瓶里,如果你想死死抓住一個東西,那麼在你得到的同時,你握緊的拳頭就無法拿出瓶口,你就沒辦法活出自由。

那些在關係里痛苦的人,正是因為很想得到一個部分,所以才無法得到另外的部分。

他們很容易理解成是對方和關係讓自己不能自由,卻很難意識到是自己的缺失限制住了自己。

比如,前面例子中的那位妻子,她缺乏自我價值感,所以她需要通過不斷付出,展現對別人有用來確認自己的存在,如此她從中獲得了短暫的滿足;

然而,當她固守在用付出去獲得存在感的位置,她就無法擁有一段平等的、被珍惜的親密關係。

那位先生也一樣,他缺乏對男性的身份認同,所以只能用避開衝突的方式,來顯得自己更像一個男人。

用如此方式的自我確認,讓他一次次避開面對關係里的問題;當他固守在用不計較去獲得身份認同的位置,他就無法獲得一段深入的親密關係。

有人說:「人生這場戲的最終結局,其實就是一個個選擇疊加起來的總和。」

我們都是從自己過去的經歷中走來,曾經缺失的,會促使自己去做出一個又一個的選擇,這些選擇會部分滿足你,也會部分限制你,這會一次次決定你在關係里的位置,最終決定你的人生軌跡。

所以,如果你感覺自己在關係里很痛苦,意味著你可能需要有一些覺察,幫助自己去看到,是什麼讓自己卡在了關係里如此痛苦的位置。

如此你才有機會真正走出痛苦,活出自己的新人生!

——心有助,不孤獨——

很多學員反饋,自己在家裡的存在感十分的低,辛苦地勤儉持家,貼心照料家庭成員,卻始終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和關愛。

愛我的人請分享到朋友圈

沒看夠的這裡一定有你愛的

你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的精彩文章:

男人:「我出軌就是為了報復你」
那個婚姻美滿的女人,出軌了……

TAG:心之助女性心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