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醇親王世系

醇親王世系

和碩醇親王是宣宗成皇帝脈下宗支,清代鐵帽子王之一。始祖為宣宗成皇帝第七子奕譞。

奕譞,道光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子時生,生母庄順皇貴妃烏雅氏。道光三十年,封醇郡王,准用紅絨結頂,金黃袍色。咸豐九年,准分府後在內廷行走。十一年七月,常朝免叩,補領侍衛內大臣。同治三年,加親王銜。十一年九月,晉親王。以德宗承嗣大統故,恩封世襲罔替。光緒五年,賞親王雙俸。十一年,管理海軍衙門,總理節制沿海水師。十二年,賞杏黃轎。光緒十六年,增加護衛,十一月二十一日丑時薨,年五十一歲,稱號曰「皇帝本生考」,謚曰賢。十八年四月廿一日申時奉安。

奕譞的封號為「醇」,滿語為「gulu」,意為「純正」、「淳樸」。以淳樸這方面的意義而言,還是很符合奕譞性格的。

父母

父親:道光帝

母親:庄順皇貴妃烏雅氏

兄弟

皇長子愛新覺羅·奕緯,隱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

皇次子愛新覺羅·奕綱,順和郡王,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皇三子愛新覺羅·奕繼,慧質郡王,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皇四子愛新覺羅·奕詝,即咸豐帝,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皇五子愛新覺羅·奕誴,過繼給惇恪親王綿愷,為惇勤親王,母祥妃鈕祜祿氏。

皇六子愛新覺羅·奕訢,恭忠親王,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

皇七子愛新覺羅·奕譞,醇賢親王,母庄順皇貴妃烏雅氏。

皇八子愛新覺羅·奕詥,鍾端郡王,母庄順皇貴妃烏雅氏。

皇九子愛新覺羅·奕譓,孚敬郡王,母庄順皇貴妃烏雅氏。

福晉

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道員

承恩公惠征之女,慈禧太后之妹。

大側福晉:顏扎氏,來福之女,是慈禧太后從內務府「秀女」中選出來特賜予醇親王的。

二側福晉:劉佳氏,五品典衛德慶之女。

三側福晉:李佳氏,德純之女。

兒子

第一子:載瀚,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所生,同治五年(1866年)十一月初三日卒,年兩歲。

第二子:載湉,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所生,即光緒帝。

第三子:未命名,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所生,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初九日卒。

第四子:載洸,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所生,光緒十年(1884年)四月二十四日卒,年五歲。

第五子:載灃,側福晉劉佳氏所生。宣統帝生父,攝政王,襲醇親王。

第六子:載洵,側福晉劉佳氏所生,清末海軍大臣。

第七子:載濤,側福晉劉佳氏所生,一開始過繼給貝子奕謨為嗣,清末軍咨府大臣。

女兒

第一女:第一側福晉顏扎氏所生,同治五年(1866年)十月十八日辰時卒,年六歲。

第二女:側福晉劉佳氏所生,三歲殤。

第三女:側福晉李佳氏所生,死年二十八歲。

醇賢親王奕譞

1840年—1890年:醇賢親王奕譞,初封郡王,1864年加親王銜,1872年進親王,1874年准世襲罔替,謚賢。

醇親王載灃

1884年—1890年:不入八分鎮國公載灃,奕譞五子,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1889年進不入八分鎮國公。

1890年—1945年:襲醇親王。

奉恩輔國公載洸

1881年—1884年:奉恩輔國公載洸,奕譞四子,無嗣

奉恩輔國公載洵

1887年—1902年:奉恩輔國公載洵,奕譞六子,初封不入八分輔國公,1889年進奉恩輔國公,1902年承奕志嗣。

貝勒載濤

1890年—1902年:不入八分鎮國公載濤,奕譞七子,初封二等鎮國將軍,1894年進不入八分鎮國公,1898年加貝子銜承奕謨嗣。

醇親王府

溥儀出生在醇親王府,但是在他出生之前,北京還有另一個醇親王府,而後來還又開始修建第三座醇親王府,所以,嚴格來說,醇親王府在北京就有三處。

因為醇親王府出了光緒和溥儀兩位皇帝,每出一個皇帝,那就是潛龍邸,王府就如雍親王府改建雍和宮一樣,就不能住人的,需要另外建府。

醇親王墓

七王墳:又稱醇親王墓,是清末第一代醇賢親王奕譞的陵墓,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十七歲被封為醇郡王,後因協助慈禧太后發動北京政變,被賞賜親王「世襲罔替」的恩榮,加封醇親王爵位,是晚清顯赫的家族之一,1891年,奕譞病死,死後大清按照皇帝典禮為其舉行喪葬,葬於妙峰山,其位於北京西郊北安河西北10餘里的妙高峰古香道旁。

七王墳為唐代法雲寺遺址,金章宗時「西山八院」之一的香水院,醇親王在蔚秀園養病,到西山響堂,看中此地,慈禧和光緒賜銀五萬兩買山建墳。七王墳於同治七年( 1868年)開始籌建,光緒二十六年(190O年)竣工。選墳的經過,據說,1868年夏天,在醇親王府工作過的兩個太監,說:「西山響塘畝的南面,有個「九龍口」,九峰環抱,景觀好。」醇親王就帶姓托的風水先生前去察看。不知為什麼,托姓先生沒有講出所以然來。後又請了李堯民看。他看了「九龍口」,認為山高地狹,不能採用,但遠望妙高峰時,連連叫好。爬上妙高峰,李堯民四下勘察,稱讚不已。他指著一棵古松的西北方位說,那裡是來龍的「正脈」。醇親王大喜,當即決定,墓址選在這。

當時的墓地周圍,最大的古松高達六丈多,還有一棵銀杏樹,圍粗竟然三丈五尺!銀杏樹蔭遮蓋將近一畝地,上面結滿果子,已有千百年的歷史。醇親王命人把山溪引來,開出一水塘,放養一千多尾魚,按風水的說法,叫做製造「生氣」。後來這株白果樹被慈禧命人砍掉了,據說是白果樹的「白」字下面葬王爺,暗含著「皇」字。當時光緒皇帝極力反對,因為這株白果樹,帝後弄的很僵。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大清朝山西的右衛滿城
一度強盛的大金帝國為何衰敗?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