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詩經》中的植物,美了千年,快和娃一起來讀吧!

《詩經》中的植物,美了千年,快和娃一起來讀吧!

《詩經》作為中國古代詩歌開端,

如同一幅幅生動的畫卷,

其中的每一株植物

都承載著兩千五百多年前

人們的悲喜與感懷。

今天,

帶著孩子一起跟隨《詩經》的腳步,

俯首找尋草木中流轉的古老詩意……

國風·王風·采葛

彼采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說

「樂哉新相知,憂哉生別離」,這是一首表達思念的小詩。一日不見如三月、如三秋、如三歲,採用物理時間和心理時間上時間差的有悖常理的寫法,極言其思念之切,思念之深。雖然誇張,但又使人覺得入情入理,後人將其濃縮為「一日三秋」的成語。

那個采葛的人啊,一天沒看見她,好像隔了三月啊。那個采蕭的人啊,一天沒看見她,好像隔了三秋啊。那個采艾的人啊,一天沒看見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植物小課堂

古代采葛供織布,采蕭為祭祀,采艾以醫病。葛,葛藤,其皮可製成纖維織布;蕭,又名香蒿;艾,菊科植物,其葉供藥用。

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

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tiāo),君子是則是效。

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詩說

這是周王宴會群臣賓客的一首樂歌,詩以鹿鳴起興,後來《鹿鳴》成為貴族宴會或舉行鄉飲酒禮、燕禮等宴會的樂歌。曹操在其《短歌行》中直接引用前四句,表達求賢若渴的心情。唐、宋科舉考試後舉行的宴會上,也歌唱《鹿鳴》之章,稱為「鹿鳴宴」,可見此詩對後世影響之深遠。

鹿兒呦呦不停叫,呼朋引伴吃蒿草。我有嘉賓滿客廳,談吐高雅道理明。示人寬厚不輕薄,君子學習好楷模。我有美酒獻賓朋,嘉賓暢飲樂盈盈。

植物小課堂

蒿:今之青蒿,別名香蒿、草蒿等。常零散生於低海拔、濕潤的河岸、沙地及山谷,路旁,古時以嫩苗葉作菜蔬食用,全草可做飼料,鹿類等野生動物較喜食。

國風·秦風·蒹葭

(jiān)(jiā)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詩說

這是一首寫求而不得的詩歌,意境飄逸,神韻悠長,被後世吟誦至今。

河畔蘆葦碧蒼蒼,深秋白露結成霜。我所思念的人兒,就在水的那一方。逆著水流沿岸找,道路艱險又漫長。順著水流沿岸找,彷彿在那水中央。

植物小課堂

蒹:即沒長穗的荻。形狀像蘆葦,生於山坡草地、水邊濕地。嫩芽可作蔬食。葭:是初生尚未秀穗的蘆葦,生於淺水或低濕潮潤處。蒹和葭常用作謙詞,或指思念異地友人。「人隨鴻雁少,江共蒹葭遠。」

國風·鄭風·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縞(gǎo)衣綦(qí)巾,

聊樂我員(yún)。

出其闉(yīn)闍(dū),有女如荼。

雖則如,匪我思且(jū)。

縞衣茹藘(lǘ),聊可與娛。

詩說

這首詩樸實無華,卻在平淡中蘊含著豐富的感情。後世常用此詩來表達「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情感態度。

出了城東門,女子多如雲。雖然多如雲,不是我心上人。身著白衣蒼艾裙,才讓我感到親近。

出了外城門,女子多如花。雖然多如花,不是我心上人。身著白衣紅佩巾,才讓我感到歡欣。

植物小課堂

荼:即苦苣菜,全草有白乳汁,嫩莖葉可作青綠飼料。茹藘:茜草,其根含有茜紅素,可製作絳紅色染料。

國風·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yì)筐,遵彼微行,

爰(yuán)求柔桑。

春日遲遲,采(fán)祁祁。

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詩說

這是一首規模宏大的敘事詩,通篇用「賦」的手法,以節序為脈絡,不時出現景物點綴,形象而又生動。

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叫人縫衣裳。春天的太陽暖洋洋,黃鶯兒枝頭把歌唱。姑娘提著深竹筐,沿著小路採摘忙,專采那些柔嫩桑。春日的白天長又長,采來的蒿葉一筐筐。采蒿姑娘心悲傷,怕那公子將我搶。

植物小課堂

蘩:白蒿,植株有香氣,據中國植物物種資料庫統計,我國蒿類眾多,蔞蒿嫩莖葉可作菜蔬食用。

國風·衛風·淇奧

瞻彼淇奧(yù),綠竹猗猗(yī)。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

有匪君子,終不可諼(xuān)兮。

詩說

這首詩讚美了衛國的一位君子,德容縝密莊嚴,秩然不亂。

眺望淇水岸彎彎,綠竹蔥蔥映兩岸。文採風流的君子,如同象牙經切磋,如同美玉經琢磨。矜持莊嚴貌威武,光明正大胸磊落。文採風流的君子,終記心中永不沒。

植物小課堂

綠竹:綠,也作「菉」,又名王芻。竹,即萹竹,是一種草。一說是指綠色之竹,生於低山坡上,筍可食用,可作觀賞植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家花園 的精彩文章:

匠心!這就是中國園林的魅力
入室有花草,綠植常陪伴

TAG:私家花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