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薩爾滸戰役中,明軍兵力占絕對優勢,為什麼卻輸得一塌糊塗?

薩爾滸戰役中,明軍兵力占絕對優勢,為什麼卻輸得一塌糊塗?

都知道明王朝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朝代,從不和親,不納貢。但到了已經建立近200年的時候,國家統治開始腐朽,官僚階級忙於黨爭,荒廢國事,下層人民不堪重負。連續的天災大旱和沉重的稅務負擔使得各地農民紛紛起義,曾經輝煌無比的大明朝已經是內憂外患。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而明王朝軍隊四處鎮壓起義,疲於奔命,主力無法顧及遼東的防務,而駐守遼東的關寧部隊也開始腐化墮落,訓練荒廢,裝備陳舊,缺糧缺餉,名義上有十餘萬部隊,但各級將領吃空餉,虛報數量,實際上不過數萬人,戰鬥力極差。

而後金政權在公元1616年已統一女真建州,海西,東海諸部,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制度,規定出戰時每旗定額出兵7500人,而且都是騎兵部隊機動性強,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戰爭時期就是全民皆兵。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後金政權在戰爭前則積極準備,包括在前線囤積糧草,給各旗補充武器和馬匹,積極備戰,操練部隊,在軍隊戰鬥力方面已經處於有利地位。

大明朝廷卻一向都比較輕敵,要知道敵我戰力對比並不是只是簡單的看人數,還要看軍心和戰鬥力。明軍對金軍,和後來的國軍對日軍差不多,雖然數量佔優,但指揮和戰鬥力方面確實有不小的差距。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綜合來說,薩爾滸戰役大明慘敗是多個原因造成的,在不成熟的條件下出兵還分兵四路,也沒有準備預備隊來防止突髮狀況,甚至沒有留一隻騎兵精銳,開戰前沒有等步兵精銳川浙軍團,戰鬥中各路軍隊沒有統一的指揮,基本上各路明軍都是自己打自己的。

而且明軍發動薩爾滸戰役前,是由於明朝朝廷財政緊張,無力長期供養遼東集結明軍作戰部隊,明中央朝廷不顧戰場實際,一再催促楊鎬發起進攻。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於是楊鎬得到命令不得不坐鎮瀋陽,倉促間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當時努爾哈赤制定的作戰方針是「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最終慘被後金各個擊破。

明軍在軍事上犯了倉促應戰,輕敵冒進的錯誤,在作戰中又不集中兵力與敵接戰,各路部隊距離過遠,互相救援不及時,各路統兵將領又為了保存實力,畏懼不前,結果都被後金部隊各個擊破。

軍事雜談驛站

要知道明軍主帥楊鎬是援朝的重要將領,戰績一直都很不錯,其手下的將領也極為熟悉遼東的局勢,薩爾滸戰役中明軍的整體布置上雖有不妥,但也並不致命。

要命的是大明軍隊的情報泄露嚴重,沒有把內部的姦細控制起來,比如李如柏就很有嫌疑,這才讓滿清準確的知道明軍的動向,並敏銳的抓住了戰機。後金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薩爾滸戰役作為明清戰爭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也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楓影雜談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軍:從得意到失意,做戰俘也有酸甜苦辣之分?
蒙恬北伐的秦軍到底三十萬還是十萬?他們確實是精銳中的精銳

TAG:江南楓影雜談 |